张松怎么死的(张松下场)

张松怎么死的?最近有很多热心观众对这个问题干到困惑。还有其他网友想知道张松下场。对此,碳百科准备了相关的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三国小人物志0050:惨遭出卖的益州叛徒张松

本文作者为黄昏深处,主编为萨沙,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

张松,三国时代西川蜀郡人,是益州牧刘璋麾下的一名官员,也是一位外表和才华极度不成正比的人。在《三国演义》小说中,描述他为益州別驾,身长不满五尺,言语有若铜钟,长得是额头尖,鼻偃齿露,活脱脱是一副猥琐的老鼠样……

然而,掩盖在龌龊外表之下的,是他满腹经纶的才华。不但能说会道,而且记忆力超人,过目不忘。由此也一直很得刘璋重用和信赖。



赤壁之战过后,张松受刘璋所托,出使许都与曹操会面,却不被曹操所礼遇……后来又因为口无遮拦,乱揭曹操的败仗老底(濮阳遇吕布,赤壁会周郎,华容逢关公,渭水避张绣等)等原因,被老曹乱棒打出许昌,赶回益州……

就在郁郁回归的途中,张松路过荆州,却受到了刘备诸葛亮等人的盛情款待。感怀在心的他,在临别之时将精心绘制的“西蜀地形图”赠与刘备,并建议刘备带兵入蜀,自己也愿为内应,帮助刘备取西川之地。



然而没想到,后来因为和刘备“书信来往”,谋事不周导致了泄密,使得张松的“内应”身份也被暴露。最终为亲哥哥张肃所告发,被大怒的刘璋全家问斩……

应该说,演义小说里面的张松,是一个形象特点鲜明,而且非常有个性的人物。他的“丑”和他的“才”都令人印象深刻,过目难忘。甚至有后世的好事者,编出了“人中张松,马中灰鬃”这样的调侃之词,与“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相对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至于他为刘皇叔入川取益州所立下的功劳,也是有目共睹的(光一张详尽的地理图就价值无量)。只可惜,一次意外而莫名其妙的泄密,却令他赔上了自己和全家人的性命,没能活到刘备占领成都,并对他论功行赏的那一天……

历史上真实的张松,是否和《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所描述的那副形象一模一样?

我们还是翻开史料记载,来试着寻探一番。



陈寿所著《三国志》中,并没有关于张松的独立传记。我们只能从其他人传记里的只字片语中,并结合《华阳国志》等相关史料,来寻找张松这个人物,在历史上留下的一些蛛丝马迹。

首先,演义小说中所描述的,张松的字为“永年”……其实“永年”二字,是另一位益州名仕彭羕的表字。而《华阳国志》中清清楚楚地记录着,张松的字是“子乔”。(《华阳国志·卷十一·后贤志》记载:南安将军张表,字伯达,成都人也。伯父肃,字君矫,广汉太守。父松字子乔,州牧刘璋别驾从事。)



至于张松的相貌,史料上只是记载他个头不高,相貌普通,看起来并不起眼而已。并不是如演义里面所描述的,那副夸张的猥琐模样。不过,张松的才华还是值得肯定的。几乎所有提到过他的史料,都记载他思维缜密,脑子反应快,语言能力很强,说话也滴水不漏……

看得出,虽然没有演义里面所描述的那么夸张,但张松确实属于是那种外表不算出众,但是在才华上,却相当惊艳的人……



关于张松入仕的过程,史料上并未记载。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他所在的“蜀郡张家”,并不能算得上是当地的“豪族”。顶多只能算是规模比较大,人丁也比较多的“大家族”而已。

我们知道,刘璋在继任“益州牧”以后,为了蜀中政治态势的平衡,也为了安抚益州本土人士。他曾经提拔过一批西川本土的寒门人士,入仕为官,并担任各方面的职位。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的是,一般意义上所说的“寒门”,并非是如很多人所认为的那样,是指“家境贫寒”的家庭,如农民子弟,奴隶后代等(底层人士想入仕为官的可能性,在中国历朝历代都是微乎其微)。而是指没有后台,且缺乏政治资源的家族。

而张松所在的张家,就是在刘璋的提拔之下,走上了益州的仕途。张松成为了刘璋的近身亲信“別驾”,他的哥哥张肃担任了“广汉郡”的太守。还有后来在雒城大放异彩的猛将张任,很可能也是他们张家的人(张任同为蜀郡人,同样姓张)。



也就是说,刘璋对于张松的家族来说,其实是有“提拔之恩”的。而张松后来的所作所为,完全无异于“以叛报恩”之举。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张松出使许昌,并面见曹操的过程;以及他到后来改变主意,决定帮助刘备的事情。

并非是如《三国演义》上所写,张松出使曹操的时间点,是在赤壁之战过后,而且还挨了曹操一顿乱棒,差点没从原来的“猥琐侏儒”,被打成手断脚瘸的“残废侏儒”……



据史料记载,张松出使曹操的事情,是发生在曹操南下荆州,并接受了刘琮和荆州大家族们(蔡瑁张允蒯越等)投降的时候。这时候的曹操,不仅已经统一北方,而且兵强马壮。再加上荆州已经落到了曹操手里,无疑是使得坐镇益州的刘璋非常忌惮。

一旦曹操干掉了盘踞江东的孙权,就等于是统一天下之南北……对于弱小的刘璋来说,和强大的曹操武力对抗是绝不可行的(刘璋连张鲁都对付不了)。唯一的办法,就只能是臣服,或者说是投降……所以,刘璋就派张松担任他的使者,前去和曹操“结好”,实际上等于是送上“降表”。



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曹操却并不待见张松,导致张松这次“乞降”完全失败。甚至,就连降表都没能递上去,张松就被迫踏上了归途……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从来只听说过“劝别人投降”而被拒绝的,却没听说过“劝别人接受自己投降”这等上好之事,还会被别人拒绝的。

这就好比是送到嘴边的肥肉,不咬一口也就罢了,还要唾骂给你送来肥肉的人?能干出这事来的主,脑子里恐怕都不止缺了一根筋……



曹操这究竟是在想什么呢?其实,只要我们探寻一下细节就会明白,曹操对张松的“乞降”作出这样的反应,也并非是不合理……

事实上,刘璋派张松去见曹操,表面上是送的“降表”,想表示臣服之意。实际上,却是在和曹操谈条件,意图以“称臣纳贡”为名,打消曹操派兵攻打西川的念头(已经向你称臣,就是你的地盘了,还打什么打?)……

就此,不单可以保持自己独占益州,并割据一方的土皇帝地位,还能证明自己这个“益州牧”头衔的合法性(刘璋之前继刘焉而上位,一直未得到朝廷的正式认可)。



毫无疑问,聪明绝顶的曹操,一眼就看穿了刘璋的用意,也明白张松此次前来的目的。这时候的他,北灭袁氏南占荆州,正值事业的最高峰,正是意气风发、傲视天下的时候……在他这时候看来,要派兵入蜀、灭掉刘璋,只是分分钟的事情,哪还用得着和你谈什么条件?

所以,曹操只会接受刘璋的“无条件投降”,而绝不会接受刘璋的“有条件臣服”。不过,他也并不会当面点破这些,直接拂刘璋的面子。而是对刘璋的使者张松不冷不热,要么避而不见,要么见而不谈,要么谈而不应……最终目的就是想办法劝退张松,以此拒绝刘璋的臣服降表……



看得出,演义小说上所描述的,张松是因为貌丑而被曹操所不悦,并口无遮拦乱揭曹操老底,还使得曹操自毁“孟德新书”等剧情,都是在老罗笔下虚构的。

最终,他只是因为受到曹操的冷遇,并领会了曹操想表达的意思,才决定回归蜀中。并非是如小说上所说的那样,是被曹操乱棒打出,狼狈至极……

那么,张松是什么时候和刘备集团勾搭在一起的呢?



既然,张松访曹的事情是发生在赤壁之战以前,那就不可能在回益州的路上,和刘备“不期而遇”了。因为这时的刘备已经逃到了江夏,地处荆州东门,并不在在张松回川的半路上。而且,刘备刚刚遭遇了长坂坡之败,孤城困守自身难保,张松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去找他共谋什么“入川大事”……

事实上,关于“张松献图”的故事,也是小说中虚构的。就连演义中所提到的,他给刘备所献上的,那张著名的《西川地理图》,至今都无法被证明,是在历史上确实存在过的东西。



据史料记载,张松在离开曹操那边之后,并没有路过荆州,而是径直地回到蜀中。而且自那以后,他就开始力劝刘璋,应该和刘备联合,一起对付共同的敌人——曹操……

一般认为,这是因为张松在曹操那里过得不开心,受了委屈和冷遇,故怀恨在心。所以,他要以此为报复,故意在刘璋面前误传曹操的意思,并把刘璋往敌对曹操的路上引,以此给曹操添堵……

然而,根据我们刚才的分析,张松这只是如实转述了曹操的态度,并没有刻意歪曲,且公报私仇的意思。说白了,既然“臣服结好”这条路走不通,那又还有什么必要,再对曹操那边抱有任何幻想呢?



不过,张松建议刘璋与刘备结交,这个动机可就真的没有那么单纯了……后来的事实也告诉我们,张松其实很早就和刘备有所勾搭,而且他也在了刘备图谋西川时,在蜀中承担起了“内应”的工作……

张松为什么会倒向刘备?这是因为在张松从曹操处,回归到蜀中以后的这段时间里(几个月到一年间),天下大势就发生了很剧烈的变化……



首先,是曹操在赤壁遭遇了大败,在孙刘两军的通力合作下,看似强大的曹军一溃千里,从水上到陆地都节节溃退,损失惨重(军中瘟疫也是个很大的影响因素)。这也就预示着,曹操原本一片大好的形势,被瞬间逆转。短时间内一统天下梦想,也真正成为了“梦想”……

接着,就是刘备的突然崛起,他利用自己之前在荆州驻扎过七年之久的“地利”优势,以及手里有刘表长子刘琦这张王牌,再依靠诸葛亮等荆州本土名仕的帮助,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趁着孙曹两家全力干仗的机会,趁虚而入占领了荆州的大部分城池……



于是,几乎在一瞬间,刘备就摆脱了败军流寇的身份,逆袭成为了一方有兵有地盘的诸侯……可以说,刘备的实力膨胀之快,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虽然和曹操相比,实力还有较大的差距,但是霸者之气,已经是隐隐浮现……

而刘备的异军突起,也使得天下形势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尤其是在人心浮动的益州,在刘璋这个压不住场子的“暗弱君主”坐镇下,很多大小官员的心里面,都开始蠢蠢欲动了起来……



据史料记载,首先出访荆州,并与刘备会面的人,并不是张松,而是刘璋麾下的官员法正。他也是第一个向刘备表达归顺之意,并建议刘备西取两川的益州人。所谓的“西川地理图”,很可能也是在这个时候,由法正之手,转交到了刘备的手里……

当然,“西蜀地形图”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法正真正交给刘备的东西,可远远不止一张地图那么简单。从之后发生的事情来看,刘备在与刘璋翻脸之后,几乎是顺风顺水,很快就打到了成都附近。而且这一路上的城池关卡,基本上都没有太强烈的抵抗……



看得出,刘备在入蜀以后,不仅摸清了西川的地理路线,还想方设法收买了很多刘璋手下的人。由此可以推断,法正等人交给刘备的资料,除了蜀中详尽的地形、道路、关隘、要塞等信息外,还有各地的驻军守将名单,粮仓武库的具体位置,以及各郡县的战备情况等等……

如此详尽完备的资料,自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准备好……看得出,张松法正等人,在这件事情上,真的是操了很大的心。为什么,他们会对刘备如此投怀送抱,对“叛刘璋,迎刘备”之事如此上心呢?



我们知道,法正是蜀中“东州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也就是当年跟随刘焉入蜀的那批人,并且很得到刘焉信任与重用。而张松,原本只是蜀郡的庶族,是刘璋给了他们家族入仕为官的机会,才由此得到了富贵……

也就是说,法正和张松二人,原本都应该是刘璋的铁杆兄弟才对。为什么恰恰是他们俩人,成为了最先背叛刘璋,并且开始偷挖刘璋墙角的人呢?

其实,法正的动机不难理解。因为自从刘璋上位“益州牧”以后,就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刘焉的政策。



据史料记载,刘璋为了维护统治,对于益州的“本土西川派”和外来的“东州派”,采取“相互钳制”的平衡手段。这无疑使得东州派非常不满,因为他们是之前跟着刘焉来到蜀中的,而刘焉之前也一直倚重于他们,并利用他们去压制益州本土的“西川派”。

而刘璋现在玩平衡手段,无疑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东州派在蜀中的地位。所以说东州派的人,现在对刘璋感到有所不满,也是肯定的。再加上刘璋的能力,远不如他的老爹刘焉。所以东州派中比较有能力代表人物如吴懿,李严等,都并不认可他。



至于张松呢?他是被刘璋提拔起来的益州本土人士,他背叛刘璋的唯一原因,恐怕就只能是因为他的私心了……

据史料记载,张松曾不止一次在旁人面前感叹抱怨,说他的主公刘璋暗弱无能,而自己在他麾下做事,完全是明珠暗投,根本发挥不出应有的才能……

诚然,刘璋的军政能力一般,算不上什么雄才大略的人物。但是,张松要是真觉得刘璋无能,跟着他没什么前景,反而耽误了他自己的前程。那他完全可以换个工作,跳槽到其他地方,到别的老板那里去打工。



然而,张松并不是这么做的。他的做法是“换老板”,引一位新的老板进来,取代自己现有的老板。再以此为邀功,作为自己在新老板麾下,飞黄腾达的资本……不得不说,张松这种吃里扒外的行为,实在是有些不厚道。

更何况,刘璋也不是什么人神共愤的昏君暴君;相反,还是个为人宽厚,执政柔和的仁义之君。所以张松“换老板”的行为,真没有什么“正义性”可言。更不用说,之前刘璋还对他和他的家族,有过提携之恩。而张松的所作所为,真无异于是在恩将仇报……

俗话说,天理轮回,终有昭彰,报应不爽……张松后来也为他的行为,而付出了最惨重的代价……



凭借着巧舌如簧的说辞,和对刘璋性格弱点的把握,张松法正等人终于成功压倒了反对派(黄权,王累等人),说动了刘璋。他们知道,刘璋一向对手下的实权派人物,尤其是像庞羲、李异这类手握兵权的将领们,并不感到不放心。

所以,即便是北方汉中的张鲁十分讨厌,不断纵兵南下抢掠,刘璋也不敢轻易出兵剿之。因为这样等于是给了他们,独自带兵外出的机会,让他们随时都可以拥兵自重,且割据一方……



所以,他们建议刘璋去请来刘备,让这支外来的人马,有效威慑住(清理掉)这些有二心的蜀中实权派人物们。还能让北边的张鲁,甚至是许昌的曹操都明白,刘璋和刘备两家已经联合在一起,荆州和益州两州也已经结为坚固盟友,通力合作,试问天下还有谁敢小觑?

(《三国志-蜀书-刘璋传》记载:因说璋曰:“刘豫州,使君之肺腑,可与交通。”璋皆然之,遣法正连好先主,寻又令正及孟达送兵数千助先主守御,正遂还。

后松复说璋曰:“今州中诸将庞羲、李异等皆恃功骄豪,欲有外意,不得豫州,则敌攻其外,民攻其内,必败之道也。”)

……………………………………………………………………………………

就这样,刘璋亲笔写信,由法正转交,去荆州请来了刘备刘皇叔,正式率兵入蜀。而后来发生的事情,也就不用再赘述了……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张松之死,真的是如同我们一直以来所认为的,仅仅只是一场意外吗?

据史料记载,张松因为书信泄密,而被兄长张肃告发,而导致杀身之祸的事情,正好是发生在刘备进驻益州一年多以后,与刘璋翻脸为敌的时候……这,难免有点过于巧合,也难免让人心中起疑。为什么早不泄密晚不泄密,偏偏在这个时间点上泄密,到底是意外,还是有人刻意而为之?



恐怕,还是人为泄密的可能性更大……至于泄密的人会是谁,这个也不难推断,因为是所谓的“密信来往”,书信只会传输于“写信人”和“收信人”这两个点之间。也就是说,如果有泄密,那么问题也只会出在这两个点上(送信人都是双方信得过的人,在传输过程中泄密的可能性太小)。

张松自然不会自己出卖自己,那么剩下来,唯一还有可能泄密的点,就只能是刘备那边了……



据史料记载,刘备在葭萌关驻军一年多以后,就以曹操再次南下,荆州危急等理由,向刘璋请辞回荆州,先处理家中之事,这无疑是让刘璋感到十分恼火。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明年,曹公征孙权,权呼先主自救。先主遣使告璋曰:“曹公征吴,吴忧危急。孙氏与孤本为唇齿,又乐进在青泥与关羽相拒。)

当初,刘璋请刘备入川,在金钱粮帛上可以没少花费,还派出手下的部队,由刘备全权节制……结果刘备到了葭萌关,和张鲁只是对峙,却从不交兵(顶多只是象征性的小打小闹),反而是把精力放到了厚树恩德,和收买人心等方面……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璋增先主兵,使击张鲁,又令督白水军。先主并军三万余人,车甲器械资货甚盛。是岁,璋还成都。先主北到葭萌,未即讨鲁,厚树恩德,以收众心)



而今,刘备又拿人手不短,吃人不嘴软,打张鲁的事情还八字没一撇,就要打道回府。不仅如此,刘备还要求刘璋再给钱给物给兵,支持他先回荆州把曹操打跑了,再回来帮他收拾张鲁……试问面对着这样无耻的请求,又有谁能微笑着接受呢?(《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乃从璋求万兵及资(宝),欲以东行)

果不其然,刘璋对刘备的难看吃相勃然大怒,但也并未就此翻脸。只是在刘备的要求上打了个五折,先给一半。并承诺在刘备回来帮他干掉张鲁过后,再给另一半……(《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璋但许兵四千,其余皆给半。)



刘备这究竟是想干什么呢?他带兵入蜀,难道目的就是到葭萌关度假,拿着刘璋的给养,吃吃喝喝一年就走?

当然不是,刘备的目的是为了取益州之地。而今所谓的“先回荆州”,也只是他计划中的一记虚招而已。他要用这样看似“无耻”的手段,来激怒刘璋,并逼迫刘璋先动手,并将双方撕破脸干仗的责任,都推到刘璋身上。以此维护住自己一直以来的好名声……



那刘备的具体计划是怎样的呢?第一步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借曹操南下的理由,提出先回荆州,并且在钱粮补给上,向刘璋提出很多不合理要求。而刘璋不忿于刘备的不要脸,就在后勤给养上打折。至此,刘备至少有了第一个理由,那就是刘璋克扣粮草,意图以此为要挟,将自己的人马困在蜀中……

不过,仅仅是这样的理由明显是不够的。就这样撕破脸出兵,也太牵强,实在有点太说不过去。所以刘备需要更为充分的理由,最好是刘璋,能够先作出军事上的部署,然后自己是“被迫”反击的。这样,才能让自己不背上任何一点罪责,并且对名声丝毫无损……



于是这时候,张松的“密信”就这么恰到好处地,“意外泄密”了……这一泄密不要紧,原本就对刘备有了疑心的刘璋,这下子终于认清了,刘备“仁义”面具之后的真面目。也终于是明白,刘备之所以带兵入蜀,其实是想鸠占鹊巢,目的是冲着他的益州地盘去的。

就这样,大发雷霆的刘璋,急败坏地处死了叛徒张松。接着,又下达命令,让各地守将紧守关隘,不得让刘备通过……这样一来,无疑是又中了刘备的下怀。

刘备从此可以在宣传口吻上说,明明是你请我来到蜀中帮你打仗,结果你不单在后勤上克扣我,还想断我的后路,把我困死在葭萌关……如此一来,我是被迫反击的,不想和你翻脸也不行了……



只是可怜的张松,恐怕到死为止,都想不通自己和刘备之间的秘密通信,是怎么泄露的。更不知道自己在刘备的计划里,仅仅只是一个棋子的角色。最终刘备牺牲他这个卒子,目的也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名声,和实现政治宣传上的目的。而到头来身首异处的张松,对此却一无所知……



写到这里,我们也算是大致理清了,关于张松这个人物的生平。就此,可以为他作出一个客观的评价。

看得出,张松的形象和事迹,和演义小说中所描述的也差不多,只是并没有那么夸张。同样是貌不惊人、外表平庸;也同样是满腹经纶、才华出众;不过,他的才能水平,也没有到能称上“大才”的地步。不然,刘备肯定会爱惜他,不会以牺牲他为代价,来成全自己的名声……



而且,张松的政治眼光也是有限的。至少,他并没有看透刘备的计划,也没弄清楚刘备“假意回荆州”的真实用意。反而是急匆匆地又写去了一封劝阻信,结果被刘备巧妙利用,泄露出去,反而是给他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

而据史料记载,刘备在得知他的死讯以后,还表现得十分悲伤,哀叹道:“是张肃杀了我的内应”(《华阳国志》记载:君矫杀吾内主乎!)



毫无疑问,这又是刘备在演戏……事实上,在攻下成都,领益州牧过后,张肃等人非但没有受到刘备的任何责罚,反而是全家入仕,比之前在刘璋麾下更得重用。

而且,当时刘璋也只是处死了张松一人(演义上说是全家问斩),并没有罪及其他人。张松的儿子张表,后来在蜀汉为官,并历任尚书、庲降都督等官职,最终官至“后将军”的高位,也算得上是飞黄腾达了……



只可惜这一切,张松却是看不到了……但是个人觉得,他并不值得可怜,因为他本来就是卖主求荣,干的就是吃里扒外的事情。最后被人出卖背叛,身首异处,也算得上因果报应,罪有应得……

或许,还是清代历史学家蔡东藩给他的那段评价最为贴切:

食禄应思勉效忠,

如何卖主妄邀功?

西川未去头先落,

奸猾由来少善终……



PS:其实,张松和许攸有些相像,同样是才能出众,也同样是得到君主的重用。但也同样是有投机之心,为了自己的飞黄腾达,背主而求荣……

最终,二人的下场也差不多,都是因为政治上的原因而被牺牲,甚至在身首异处的时候,他们都还不明白是为什么。

也许,这也正是政治斗争的残酷性所在……有时候你在这盘大棋上,自认为是下棋的人,掌控了全局;却不想只是别人的一颗棋子,会随时被牺牲掉……

所以说,普通人若是玩不懂政治的话,还是不要去玩的好……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本文地址: https://www.tanjiaoyicn.com/n/2311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部分来源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或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0条)
  • 贡藻
    关键点:出卖张松的,是否是其兄张肃?如文中所说:只能是两个点出了问题,除去张松这个点,问题只能出在刘备那里。关键是:刘备如何能让张肃出卖张松?这个问题不说清楚,则全文的立论是站不住脚的
  • 时涧窥
    吕思勉称张松为倾危之士,对任何老板来说,都是祸害。陈宫也如此,害了曹操,最后又想害吕布。
  • 通攒
    张松这种人 在现实社会数不胜数
  • 阳昌
    这个分析有道理[赞][赞][赞][赞]
  • 楮结仰
    不合理,出卖张松,直接全盘暴露了,还邀什么名,还未成功,少了内应更是损失
  • 许黔
    卖主为人不齿
  • 公孙奠
    新三国法正张松两个蜀奸相互试探那段还是很搞笑的。
  • 楚灾
    刘备不可能出卖张松,小编脑洞大开!
  • 上官闲虫
    张松只是卖主求荣的小吏,陈寿安能为他立传
  • 诸扮崭
    新版三国张松就是被刘备这头的庞统坑了,诚心帮助刘备,反被当成刘备出师有名的牺牲品。
  • 翟墟寞
    萨沙,这个张松跟你有几分相像……
  • 束邦涸
    三国演义里,赤壁之战不是诸葛亮的功劳吗?张松又说赤壁遇周郎,前后矛盾?
  • 都骨受
    写的太好了
  • 池懦
    演义上说是刘备采讷孔明计将回张松的信故意送到其兄张肃处而致松全家被斩杀之!
  • 经掏
    好像新三国里就是这么演的 故意泄密 搞死张松 然后刘备被迫反击[捂脸]
  • 赵已曲
    像张松和法证这种出卖老板的人,可耻!觉得老板不行,可以跳槽吗!
  • 郝一揉
    关健点没编排对,干啥非要透露给张松的亲哥哥,他父母若有人还在,不抽他么?万一兄长护着弟弟呢?不如透露给他人。这人正好与他兄长说了,自己不去邀功举报,这人也是,透露给谁不好,编不妥啊。
  • 蓟磋
    作者写得很好,逻辑性强,分析透彻。
  • 卜虚
    真如你所说的话 那张肃也是刘备的人了,可能性极小。大事未成之前,就除掉刘璋身边眼线可能性不大。再说蜀道难行 各个关隘是不好打的 弄不好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就这也还折了军师庞统。
  • 习音
    分析的很深刻到位[赞][赞]

    联系我们

    938401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baban38@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