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方便面生产量多少包(中国每年方便面消费量)

最近有很多兄弟都在搜每一年方便面生产量多少包这个问题。还有其他网友想搞清楚中国每年方便面消费量。对此,碳百科准备了相关的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

本文关键词:疯狂自救 流量赚钱

阅读时长:5分钟


夜幕降临,烧开一壶水,就着升腾的热气和扑鼻的香味,吃下一碗方便面,这曾经是加班的你,熬夜追剧的你,亦或赶火车的你经常遇到的场景。

曾几何时,方便面成为我们生活中重要的“朋友”,尤其在疫情之下,是继口罩之后的硬通货!

走进超市,你会发现大包小包抢泡面的人又成了“一道风景”,热门口味也是一抢而空,然而方便面在线上的销量也是势如破竹。

淘宝的数据显示,春节后的一个月里,搜索“方便面”的人数增长了200倍;京东大数据显示,从除夕到初九十天内,方便面就售出了1500万包;苏宁大数据显示,2月3日至2月6日,苏宁小店方便面销量环比猛增了342%。

为应对缺口,康师傅旗下天津工厂更是在武汉封城之前,就开启三条生产线日产超400万包,成为疫情影响下极少数马力全开的企业之一。

曾被全民各种吐槽的老网红“泡面”,如今遭到疯抢,网红泡面又再一次上了热搜榜。光#宅家泡面都被玩坏了#这一话题,阅读量就达到2.5亿,讨论达到4.7万,可见网友们对过气老网红的“宠幸”。

然而,就在方便面销售量急剧下滑,被人遗弃的那几年,这一次的爆火真的是要翻身了?

1、 平民网红,逢乱必出

谈起平民网红方便面,人们喜欢绘声绘色地描述第一包泡面的起源:

台湾来的魏家兄弟在大陆创业失败,1.5亿新台币的本金几乎亏光,心灰意冷地他们从内蒙坐绿皮火车返回北京,泡了一包从台湾老家带的方便面,结果香味引得一车厢的人都来围观。

魏应州四兄弟由此发觉商机,在1992年8月,他们以“方便地吃饱”为核心诉求,开发了第一包康师傅“红烧牛肉面”,就这样,人们迎来了一个全民爱吃方便面的年代。

此后,方便面在中国的营业额曾有连续18年的递增,2000-2011年被称为泡面的“黄金时间”。

截止到2011年,泡面行业总产量为483.83亿包,销售额达到557.76亿元,中国成为世界泡面第一大国!

这意味着中国人吃掉了全球4成的方便面,相当于每秒有1275包方便面被打开,每人平均每年会吃近29包方便面,是当之无愧的国民网红。

在美国彭博社的记录里,方便面市场与农民工热潮一同崛起,“建筑工地上随处可见的方便面碗,有如地面上高耸的起重机一样多”。它们是中国经济繁荣时期最直观的象征。

而在中国的绿皮火车时代,方便面更是中国流动人口走南闯北的必备“神器”;出门在外,饥寒交迫之际,来一碗泡面,足以温暖人心;似乎每一个创业大佬都有一段难以忘怀的“泡面史”。

而在每一次的特殊时期中,方便面的价值就更加突显。曾经的98年洪灾,2003年非典,汶川地震,再到如今的肺炎疫情中,方便面几乎逢乱必出,成为救急救难的硬核好物。

2、 疯狂自救,也难逃“失宠”的厄运

2013年,方便面的高光时刻就结束了。2013年是国内方便面销量由升到降的重要拐点。

1、疯狂自救

随着外面平台的大肆入侵,“宅经济”“懒人经济”等网络词语风靡一时。疫情灾难下,在高损耗、高房租、高人工成本的压力下,众多餐饮门店纷纷试水外卖,但很多餐饮店发现,开通外卖后,点外卖的人并没想象中多,一天的收入甚至不抵耗材。

随着外卖补贴的减少和不断提高的人力费用,外卖的价格越来越高,因此在价格格偏高的情况下,方便面具有方便快捷、囤货属性和高性价比使其成为热门。

所以在疫情期间,方便面能够自救的重要原因其实是它自带的产品属性。但面对近几年一路下滑的趋势,方便面恐难逃“失宠”的厄运。

2、方便面难逃“失宠”命运

其中,对方便面生意影响最为致命的,是消费升级带来的消费行为变化。消费者不再满足于“方便地吃饱”,他们渴望更加新鲜、健康、更有品质感的商品——哪怕这会让他们多花一些钱。

方便面早已不再是“高级舶来品”的味道了。人们除了感叹全自动化的生产流水线,每天生产线每分钟500包方便面的高速生产量,还会顺道感叹“还是油炸食品啊”,渐渐的泡面也就被贴上了“垃圾食品”的标签。

而且方便面行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沉浸在争夺“龙头”的竞争中,无法回应这种需求的变化。“20年前我们吃的方便面…今天还是同样的产品,这是所有方便面生产企业共同责任。”

统一企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侯荣隆在公开演讲中这样说,“我们花了非常多的时间关注竞争对手,但较少花时间关注消费者。同质化的竞争弱化了创新能力,而替代性的创新产品,并不能被收入增加了的消费者所认可。”

所以,方便面的疯狂自救,归根到底,依靠的是特殊时期产品本身的固有属性,而非基于顾客痛点的调整。

疫情只是起了“加速器”的作用,当疫情结束后,随之而来的“报复性”消费,方便面势必渐渐成为回忆。面对快捷出行,遍地开花的外卖、更注重健康的人群,方便面已然不再方便。


3、 爆品思维:用流量赚钱

60年的老网红,方便面,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它可能只是人们出于怀念品味的记忆味道,或是为了尝鲜偶尔吃一下的零食,更受欢迎的可能是那些小包装、小分量的杯面,只是应付饿肚子的临时对策。

方便面从高光到跌落,给我们很多以产品作为驱动的传统企业带来哪些启示呢?

过去,很多传统企业想着怎么卖掉更多的产品,现在都已经垂死挣扎。产品不好卖的一大原因是,你的思维还停留在用产品去赚钱,而互联网时代,那些分分钟就能卖爆的企业都是在用产品去圈人。

他们早已从差价思维变成了流量思维。

在前端,打造一款爆品去吸引用户流量,在后端,设计了更加丰富的产品链,让吸引过来的客户买单。

比如,大家熟知的小米,小米之所以能市值600亿,就是因为它根本不是一家硬件公司,它背后2.8亿的米粉才是它最大的资产。

在前端,小米用超高性价比的手机去引流圈人,形成庞大的粉丝社群,在后端,又有足够丰富的产品链,像小米插座、小米手环、小米之家等等,都成了米粉消费的主要战场,甚至有的产品刚一发布,就分分钟被抢光。

收割这么大流量的背后,最要归功于的就是前端小米手机“免费”圈人的爆品属性。

结语:

产品不好卖、找不到用户,是互联网时代下传统企业都会面临的劫难。难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企业还在用已经被淘汰的思维在做这个时代的生意。

不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设计出用户需求的产品,不找到自己产品的定位,就很难取得盈利。

大家如果愿意深度了解、系统学习新型社群商业模式做转型,闯过这次病疫难关,让企业变得更强,关注并私信我们“想学”我将拉您进我们的线上直播群,由我们的专业导师为您讲解!同时我们也将线上为您全面讲解企业管控、薪酬、绩效、股权、营销、文化等企业刚需问题,足不出户,随时随地为自己充电。

本文地址: https://www.tanjiaoyicn.com/n/1700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部分来源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或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牧汞
    最早吃的第一个品牌不是康师傅而是美厨,不知道怎么的就莫名其妙的这牌子没了
  • 姬曝
    最早吃三鲜伊面
  • 伯喘
    记得,这是日本公司?
  • 牟虹聘
    宏润,大家有吃过么?泡出来的比煮出来的好吃![呲牙]

    联系我们

    938401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baban38@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