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银鱼(鄱阳湖银鱼干)

最近有很多老铁都在问鄱阳湖银鱼这个问题。还有朋友想知道鄱阳湖银鱼干。对此,碳百科收集了相关的攻略,希望能为你解除疑惑。

大银鱼是东亚地区特有的优质鱼种,鱼肉营养丰富,口感鲜嫩,经济价值高,是国际上有名的“鱼中上品”。从外观上看,大银鱼身体呈半透明状,体侧多见黑色小点,表面无鳞片,鳍骨皆可食用。

在分布范围上,大银鱼在朝鲜、韩国以及中国均形成了自然种群。神奇的是,这种鱼不但能在海水中生长,还能适应淡水、咸淡水环境,自然种群通江达海,遍布河湖,规模效益极为可观。

在国内,大银鱼曾被誉为“四大名鱼”之一,很多地区因盛产大银鱼而被授予了“大银鱼之乡”、“大银鱼第一县”的称号。以黑龙江的杜尔伯特县为例,大银鱼已成为该县的支柱鱼,年产量可达1400吨,一年贡献数千万产值,这块“蛋糕”不可谓不诱人。

大银鱼移植近40年,最大可长到32cm

大银鱼身体细长,形似面条,俗称面条鱼、面杖鱼。此鱼有一特殊习性,那就是会发生食性转变:规格较小时,大银鱼以浮游动物为食;当体长达到8cm左右时,开始转变食性,能捕食一些小型鱼类;体长超过12cm时,食性凶猛异常,全以小型鱼虾为食,并有同类相食的现象。

大银鱼是银鱼科中最大的鱼种,比常见的太湖新银鱼(5~8cm)大出数倍有余。在太湖,大银鱼体长多为10~15cm,目前有记载的最大个体长到了19.7cm。

而在长江以北,大银鱼的个头还能更大些。山东省的三里庄水库因盛产大银鱼而扬名,库区的大银鱼常规可达15~20cm,当地渔民还曾捕获一条32cm的大银鱼,重达50克,这也是国内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纪录。

除了规格较大之外,大银鱼还具有高繁殖率的特征,二者是形成渔业规模的两个必要条件。

研究表明,成年的大银鱼在每年12月中下旬开始繁殖,最晚可持续到次年的4~5月份,繁殖周期很长。由于生长速度快,一年生一年灭,大银鱼也具备了强悍的繁殖力:一条20克重的雌鱼,产卵量高达4.6万粒,相对繁殖力平均为2354粒/克。

鉴于以上两大特性,很多科技工作者看到了背后的移植潜力。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多地将大银鱼列为了重点“扶持”对象,尝试通过引种、移植开发,进而收割“银鱼红利”。

首个成功案例是在1985年。当时,乌盟水产站、苏州蚕院、岱海渔场等多方共同协作,将太湖中的大银鱼移植到了岱海,最终在1995年大获成功,开渔产量达31万公斤,引发全国轰动。

因移植投资小、效益极高,大银鱼很快就成了全国渔业者的“财富密码”。可查阅的资料显示,目前全国移植大银鱼的省区有21个,在长江以北,所有的省级行政区均从中获益,移植成功的新闻频繁见诸报端。

与此同时,大银鱼也展示出了不小的“脾气”。当全国性的移植进入高潮时,大银鱼渔业也出现了棘手的难题。

岱海大银鱼:移植9年才成功,第10年突然失踪

移植大银鱼,最大的难题就是产量不稳定,种群波动极大,而这又和很多因素有关。

前文已提及,大银鱼成功移植的第一站是岱海,但成功背后也是几经波折。

岱海是内蒙古高原上的一个闭塞盆地湖,1987年时湖面面积147.5平方公里,平均水深7m,蓄水容量约10亿m³。该湖水面辽阔,盐碱度较高,透明度超过1m,水质环境适合大银鱼的增殖。

在1987~1988年,当地渔场相继投放15万粒、50万粒鱼卵,但未曾激起涟漪,渔民捕到的大银鱼只有12条,规格10~20cm不等,完全达不到商业开发的条件。

经过研究后,当地采取了两项新的“保鱼”措施,这两个举动也是后来成功的关键。

首先是在1991年,当地对红鳍鲌等肉食性鱼类予以控制,清捕敌害生物,前四年共捕除320吨鲌鱼,使得大银鱼的天敌显著减少。其次是稳住水环境,停止冰下大拉网的作业,有效保证了大银鱼在冬季的繁殖规模,湖区的银鱼储量终于呈现出增多的势头。

在1994年冬季,岱海渔场已经能捕捞到1500kg的大银鱼,自然种群初具规模。为进一步刺激繁殖,岱海渔民采集了1500万粒鱼卵,另外又人工引入了800万粒,这为次年的银鱼大爆发奠定了基础。

果然在1995年,岱海如期出现了大量的银鱼鱼群,最高日产量达到了1.4万公斤,仅采用机船生产就捕捞了245吨的渔获。生产年度结束后,湖区累计出鱼310吨,创利1550多万元。

短暂的甜头过后,岱海的大银鱼却急剧跳水,在第10年就匆匆退场。1996年初,当地渔场组织了700多人的捕捞队伍,累计采卵4700万枚,另自投2300万粒,本以为这些创纪录的鱼卵会在年底带来大丰收,但结果却出人意料:投入鱼卵后,大银鱼似乎集体失踪了!

在长达6个月的测捕时间内,大银鱼的幼体、成体全都一无所获。专家调查后指出,大银鱼的鱼卵为沉性卵,对湖底的水温、溶氧等条件要求苛刻。去年冬季,水下大拉网长期作业,导致湖底的淤泥被搅混翻浮,形成了一个缺氧层,导致鱼卵无法正常孵化,这是大银鱼“全军覆没”的真正原因。

岱海的经验表明,大银鱼的移植是一个“喜忧参半”的过程,年年高产难上加难。在移植期间,湖底环境、饵料条件、天敌数量都会对银鱼种群构成威胁。例如,科研人员发现西太公鱼和河鲈都对大银鱼有不利的影响,彼此呈现出捕食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

另外,大银鱼的捕捞量也不容易确定。在繁殖季节,大银鱼的生物量达到巅峰,个体规格最大,肥满度最好,如果此时过度捕捞,则会导致繁殖群体减少,产卵规模降低,次年的渔获必然也会随之降低。如何确定科学的捕捞额度、确保子代种群稳定,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中国是最大的受益国?

目前,大银鱼的移植很难保证稳定的产量,国内鲜有湖库能做到连年高产。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连环湖,该湖的阿木塔泡和牙门喜泡表现抢眼,在2014-2018年的产量都达到了300多吨,是值得推广的成功案例。

总体上,大银鱼还是对我国的渔业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还助力中国成为了世界银鱼的第一国。可以说,我国是银鱼移植推广的最大受益国。

在银鱼的种质资源方面,我国也是首屈一指。全世界共有17种银鱼,按照规格可分为大银鱼和小银鱼,寿命均只有一年。其中,中国共有15种银鱼,占世界种质资源的88%;我国还另有6个特有种,堪称银鱼的“大本营”、“资源库”。

在产量方面,目前全国银鱼产量维持在3~5万吨左右。银鱼的产地按资历也分成了两大阵营,第一种是太湖、鄱阳湖、洞庭湖等老牌原产地,名气大,品质优,产量可达上千吨。尤其是太湖,年产量曾多次突破2000吨,最高曾达3000吨,是国内银鱼的“种源基地”。

第二种则是博斯腾湖、岱海、滇池等后起之秀。从投放受精卵到种群扩张,从初具规模到爆发性增殖,银鱼产量在增速喜人。其中,滇池在1985年还斩获了3500吨的超高产量,在全国引起巨大轰动。

上世纪80~90年代,大、小银鱼被人们誉为“游动的活鱼矿”、“水下软黄金”,有些地区还出现了“一条银鱼盘活一片湖”的说法,沿湖渔民获利匪浅。时至今日,我国的银鱼产业仍方兴未艾,加工产品畅销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市场,为出口创汇做出了贡献。

本文地址: https://www.tanjiaoyicn.com/n/2137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部分来源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或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联系我们

    938401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baban38@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