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木梨(酥木梨的功效)

最近有很多网友对酥木梨充满疑问。还有朋友想了解酥木梨的功效。对此,碳百科准备了相关的教程,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我们以《七里河史话》为蓝本,冠以《印象七里河》之名,力求用翔实的资料描绘七里河的沧桑巨变、世风民情,传承文化薪火、历史风韵,探究成败兴衰、发展规律。展阅这幅历史画卷,从中能够触摸到社会进步的脉搏,领略到历史长河中形形色色人物的沉浮和事件的变迁,深刻地感受到七里河人民艰苦奋斗、开拓奋进的昂扬精神。希望更多的朋友通过《印象七里河》认识七里河,了解七里河,走进七里河。

长期以来,七里河区域内,特别是水磨沟、袖川地区、笋萝沟(西果园沟)、黄峪沟前展地区,一直处于城郊范畴。兰州市不断扩大,人口增加,主副食品全靠四乡农民供给。区境农村自然成为古城人民主副食品供应地之一。区境的农业经济受兰州的发展影响很大。几千年以来,曾历经初始的牧业区,后为牧业、农业区,农业、牧业发展区、农业经济发展区。全区农业总的以粮油作物为主。到明、清、民国时期,粮食作物土地面积12.23万亩左右,以旱作农作物为主。夏粮以小麦为主,占粮食作物的58.63%左右,秋粮作物以马铃薯为主,占粮食作物的23.22%左右。夏、秋杂粮作物占18.15%左右。农业经济内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在后山石质山地,包括阿干镇、湖滩、魏岭、黄峪、西果园镇的后山地区,主要生产小麦、豌豆、扁豆、青稞、马铃薯、蚕豆。中部黄土梁峁,包括八里镇的南部、彭家坪镇的贾家山、石板山,魏岭乡,西果园镇、黄峪乡的中北部地区,主要种植小麦、豌豆、扁豆、马铃薯、糜子、谷子、玉米等。一年一熟,部分水地复种或间作荞麦、糜谷、蔬菜。在黄河谷地阶地和沟坝地区,包括八里镇,彭家坪镇的中北部、崔家崖、马滩地区,多属黄河提灌水浇地,已大量发展蔬菜、果品生产。蔬菜的品种,根菜类有萝卜、胡萝卜、大头菜、圆根、甜菜、菊姜(洋姜)等;茎菜类有莴笋、球茎甘蓝、葱蒜等;叶菜类有白菜、结球甘蓝、菠菜、油菜、芹菜、芫荽、雪里红、茼蒿、茴香、苋菜等;花椰类有菜花等;茄果类有茄子、辣椒、番茄等。瓜类的品种,有西瓜、甜瓜、黄瓜、番瓜、冬瓜、南瓜、丝瓜等。豆类的品种,有豇豆、刀豆、大刀豆,另外还有食用菌生产及蕨菜採集等等。果品栽植主要分布在彭家坪镇、八里镇、秀川地区,部分分布在笋箩沟(西果园镇)、黄峪沟、魏岭地区。品种有苹果类、梨类、桃类、葡萄、枣、花椒、核桃、山楂等。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百合、韭菜、韭黄、韭薹、冬果梨、软儿梨、酥木梨等名优特产品,驰名省内外。

区境内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明洪武年间,在阿干地区发现煤炭资源,开始采煤,出现煤炭采掘业,很快改变了农民在农闲时开办小型酿造、腌制作坊和承揽泥木石工匠的小手工业状况,带动制陶业、冶铁业及铁器加工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清末至民国时期,后山二阴地区继续种植青稞、豌豆、大燕麦和马铃薯等,中部干旱地区种植小麦、马铃薯、糜子、谷子、玉米等。黄河谷地袖川地区水磨沟及笋箩沟(西果园沟)、黄峪沟、魏岭的前展地区。蔬菜种植面积随着兰州人口增加有所扩大。1949年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000多亩。果品总产量达到82.56万公斤。

八里镇花寨子西坪的鲜桃

民国期间一些资本家在区境内小西湖等地开办工厂,特别是抗日战争期间,一些内地资本与技术西移。在吴家园、小西湖广场周围,骆驼巷、骚泥泉等地出现工业区。

城市人口的增加,促进商业、饮食、服务业的发展,加之民国24年(1935年)甘川公路的修通,沿途商业餐饮业店铺、马车店及沿途小店铺增多,握桥西至九间楼的榻板子、欀欀子(一种建筑、生活用材)制作销售一条街的延伸,骚泥泉一带木厂增多。金天观雷坛河畔的柴草农副产品市场,握桥以北雷坛河下游地段的蔬菜、瓜果集贸市场活跃,阿干镇商业饮食服务业形成规模,小西湖、西津桥附近形成商业、饮食、服务业点,在西果园、王家堡形成新的商业点。清康熙七年(1668年)兰州成为甘肃的省会。民国30年(1941年)兰州建市,市区不断扩大,又加剧了区境内农业向城郊型经济发展,山区生产的粮食除小麦外小杂粮深受城里人喜爱。以西果园镇袁家湾庙儿沟、青岗岔为主地生产的百合,马滩、崔家崖、崔家大滩生产的韭黄、韭菜,郑家庄的蒜苔,任家庄的青豆,水磨沟的各种萝卜、芹菜、苴莲、香菜,五里铺、孙家台、八里窑、上、下西园等地的冬果梨、软儿梨、酥木梨,柳家营、双营子、蒋家坪、刘家堡、王官营等地的杏子,深受城乡人们喜爱,名扬省内外。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权进一步大抓农业生产。1955年1月17日至19日中共兰州市第四区(后为七里河区)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党员大会,明确提出全区工作的重点:全力为工业建设和市政建设服务,做好对郊区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展以互助合作为中心的农业增产运动,扩大蔬菜、瓜果种植面积,开展养猪、养鸡与计划生产,满足工人和城市人民对蔬菜、瓜果和其他副食品的需要,发展城乡经济。与此同时,中共第八区区委(后为阿干区)亦召开同样的会议研究部署工作。为区境内农工商等业的发展明确思路,制定措施,力求全面发展。

农村,在经历减租减息、土地改革、互助合作、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变革,实行农、林、牧、副、渔、工、商、建、运、服等业的全面发展。同时,进行平田整地、兴修水利、良种引进、科学施肥、深耕细作、强化田间管理。粮食生产,1949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14.18万亩,亩产62公斤,总产879.10万斤。1956年播种15.02万亩,亩产115.50公斤,总产6134.81万公斤。20世纪50年代后期——60年代初期由于自然灾害出现徘徊停滞状态。1965年,粮食播种面积152600亩,亩产97.50公斤,总产1487.85万公斤。1978年面积132572亩,亩产107公斤,总产1418.52万公斤。1983年面积129270亩,亩产151公斤,总产1951.98万公斤。蔬菜生产,1949年面积0.30万亩,1956年0.70万亩。1956年兰州市人民政府将区境内彭家坪镇彭家坪村、蒋家坪村、龚家湾村、王家堡新村、土门墩新村、任家庄新村、牟家坪村、西坪村,秀川街道郑家庄村,马滩村,崔家崕村、崔家大滩村,八里镇西园村、五里铺村、八里窑村、后五泉村、崕头村、二十里铺村、花寨子村、侯家峪村等确定为全市蔬菜基地,供应口粮,让其专事蔬菜生产。1975年兰州市人民政府确定西果园镇袁家湾村为兰州市百合发展基地,供应口粮,让其专事百合生产。1977年蔬菜生产面积1.21万亩,1990年基地面积12000亩,非基地面积2100亩,品种203个。蔬菜总产1978年4000万公斤,1990年5444万公斤。水果品种135个。其中苹果65个、梨38个、桃9个、杏9个,葡萄10个、枣、花椒、核桃、山楂各1个。面积1980年7739亩,总产面积1980年7739亩,总产398.70万公斤,1986年11418亩,总产1039万公斤,1990年15972亩,总产1099.70万公。造林种草、畜禽饲养形成一定规模。乡镇企业1958年起步,1980年达到29户,从业人员1424人,完成产值508.41万元,实现利润71.62万元。1985年发展到70户,从业人员5434人,完成产值3421.40万元,实现利润234.98万元。1990年发展到57户,从业人员8846人,完成产值11006.80万元,实现利润416.90万元。改革开放以后农业进一步调整区划和产业结构,将区境农村划分为滩川沟坪果菜区、前山粮果区、后山粮食百合林牧区、分类发展。并在继续抓好粮、菜、果、百合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扩大百合产业,1990年全区百合面积达到8196亩,当年收获面积2732亩,亩产1373公斤,总产量达375万公斤,种植百合的村社达60余个,种植户8300多户。1995年,全区百合留床面积1.22万亩,收获3714亩,总产量达49.2万公斤,产值达1768.3万元。扩大韭菜、韭黄产业,1997年全区韭菜种植面积2200亩,覆盖韭黄1700亩。2010年韭菜种植面积3200亩,产量1200万公斤,其韭黄700多万公斤。扩大新红星果品产业,至2010年末,面积达到2600多亩,有1600多户村民每家都有1亩以上的果树,近1000多万公斤果品远销国内各城市及尼泊尔、印度等地。扩大设施农业的发展,到2010年全区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1万亩,其中日光温室面积达到5800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26.23%,大牲畜存栏35.5万头。

来源:七里河史话

本文地址: https://www.tanjiaoyicn.com/n/2036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部分来源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或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联系我们

    938401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baban38@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