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鱼(琴鱼是什么鱼)

最近有很多老铁都想得到琴鱼的回答。还有一部分人想知道琴鱼是什么鱼。对此,碳百科收集了相关的攻略,希望能帮助到你。

钱江晚报·小时记者 柏建斌 影像 王卫星

“琴高一去不复见,神仙难有亦何为,溪鳞佳味自可爱,何必虚名务好奇。”

知道同朝梅尧臣老家有一种神奇之鱼,欧阳修和诗一首。

这种鱼在梅尧臣的诗里是这么被形容的:

大鱼人骑上天去,留得小鳞来按觞。吾物吾乡不须杰,太官常膳有肥羊。

什么美味之鱼能让欧阳修以和诗来奉劝好友,能与之相伴便应该知足了呢?

这便是安徽泾县的琴溪里繁衍至今的琴鱼。

今天,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小柏菜”就带大家去吃吃这种美味。

1】古法诱捕

“要捕捞这琴鱼,必须清明之后,要大晴天才行,差不多了。”和当地老渔民汪恭良相约已有几年,今年清明后终于接到了他的电话。

一个预计出太阳的清晨6时,我和老汪一起,由琴溪桥一旁下到岸边。

“知道今天转晴,早早地就让人开始筑坝了,先要断了水才行。”一大叔正担着泥往溪中走去。

怎么抓鱼要在溪里用石块垒一条坝?

琴溪时宽时窄,水流方向自错综复杂。琴鱼大小基本不超过一寸,要在湍急的石滩上捕捞,就得先做好前期准备。

“选择一块靠岸边水较浅、离溪流中心远一些的的水面,筑上石头坝,这样,坝后面那一片溪滩的水便慢慢退下去。琴鱼往往都聚集在石头之间,水渐渐退去,小鱼儿就现身了。”老汪反复和我讲他的捕捞之法。

挑泥的大叔姓林,他说垒起来的石坝还有缝隙,得用塑料纸将一面覆盖,然后用泥巴将下部填实,这样,溪水便不会再流入坝后的溪滩了。

“你看水面像是有小雨滴下,其实是下面的小鱼儿在快速游动。这鱼游的速度非常快,东转西转,水面就会出现小水花。”

水越来越浅,整个溪滩只留下几条水沟,此刻,隐约能够看到水下成群的小鱼了,那便是琴鱼。

在几处完全干涸的石堆,老汪抓起几条在青苔中挣扎的琴鱼说,琴鱼虽小,但和别的小鱼儿长相不一样。“全身褐黄色,颜色比较深,有说龙头凤尾,也有说虎头蛇尾,它双目圆睁,看上去还是蛮生猛的。”老汪特别强调说,市场上假的琴鱼不少,真的琴鱼有一个显著之处,就是每一条头部下面肚皮上有一个吸盘,水急的时候会吸附在石头上。“这个吸盘像个小酒杯,我们称之为金酒杯。”

资料显示,琴鱼鲈鱼目,虎鱼科,形状的确奇特。口出龙须,嘴宽,重唇四鳃,槎头秃尾,鳍下尾曲。

老汪给琴鱼的总结是:龙头凤尾金酒杯。

溪滩全是大大小小的石头,这么小的鱼儿在此间穿梭,抓捕还真是一门学问,我们只能静观其变。

“水渐渐少下去,鱼儿会越来越紧张,它们最后会朝着水流的反向游动。”老汪指挥林大叔在石头坝上开一个口子,形成一股小水流。

我终于明白了老汪的用意了。

这个时候,老汪和林大叔一起,分别在几条水沟的上游放下几个倒刺的篓子。其中的一个,设置在石头坝那个水流途经的水沟里。

“大家都不能再出声了,琴鱼很鬼,一有响声便散开。”老汪说,根据他的经验,安静一个小时左右,鱼儿便会进篓。“这个竹篓经过特别制作,也是上辈传下来的,琴鱼只能进不能出。”

果然,一小时不到,那条水最浅的沟中,鱼儿开始结队向上游去,一群群进入了竹篓中。

“提篓吧”,蹑手蹑脚走过去,提起竹篓,倒着打开后面的盖子,满竹篓的琴鱼倒进了水捅,足有一斤多。

临近上午11点,石头坝附近的竹蒌也进了鱼群。

“这捕鱼办法都是一代代的人传下来的。”老汪说,琴溪很长,但就是附近几公里能够捕到琴鱼。“如果这个时候天气好,水不太大的话,一个渔季下来能够捕捞几百斤。”

2】传统制作

忙了一个上午,我们收获了琴鱼6斤。

清洗和挑选是第一步,虽说琴溪里抓捕的大都是琴鱼,但各种小鱼小虾掺杂其中,挑选颇费时间。“有小泥鳅、小虾,特别是一种带刺的小鱼,刺到手要痛几天。”

老汪夫妇一起动手,一个多小时下来,将近一半的琴鱼清理干净了。

接下来水煮。

这是重要一关,煮过头,琴鱼便烂了,会糊成一团,无法完成下面的焙烤。

这个步骤由老汪的妻子完成。

“先把水烧开,然后倒入琴鱼,继续加火,并加入盐、酒、生姜和辣椒,直到所有的鱼都浮起来为止。”这个过程中,老汪妻子拿起最先浮起的琴鱼给我们看,每条下面的“金酒杯”,真的是十分明显。

琴鱼全部浮上了水面,往锅子中加入冷水。“再次烧开后,就要快速用漏勺捞起,放在焙烤的竹编上。”

用于焙烤的器皿也是传统的竹编。下边置铁锅,内放木炭,上面一个竹框,中间高而四周下沉,刚好与炭火温度相匹配。

煮好的琴鱼均匀地摊在竹框上,下面的炭火按照老汪的经验进行调整。“炭的要求比较高,为了焙烤琴鱼,我们每年都早早地去山里挑选优质烈炭,不能有潮气,而且要去年炭头。”

焙烤一般要9个小时左右,期间要不断控制火候,因此晚上都要睡在加工房。

“你们可以试试,先随便挑几条。”应老汪要求,我们挑着几条琴鱼放进嘴里,味道很鲜,但咬起来比较费劲。“你们吃的还没好,试试这几条。”我们从老汪手中接过他挑选的,放进嘴里一咬很脆。“这就是我们要求的细嫩酥脆,看上去必须色泽明洁不焦不黯。”老汪说,细心焙烤的琴鱼干,存放数月也酥脆如初,宛如鲜活。

除了琴溪村,新元村、乐琴村、马鞍村沿琴溪、汀溪及漕溪地段,是全国唯一的琴鱼生产地。“捕捞户大大小小近30家,但加工制作基本上只有我们一家。”

老汪和儿子两人,是安徽省的琴鱼干制作非遗继承人。

3】佐茶贡品

据泾县志等文献资料记载,琴鱼作为贡品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因为已经焙烤,享用琴鱼显得十分方便。

在泾县,琴鱼水蒸蛋是一道十分接地气的美味小菜。和平时蒸蛋的操作一样,最后上锅蒸前加入适量的琴鱼干就行。

蒸蛋出锅时,每条琴鱼周围会出现深色的鱼汁,你用汤匙取之入口,鲜香顿时满盈。而最为特别的是,蛋已下肚,但嘴里的琴鱼则越嚼越有味,鲜香不绝。

“琴鱼还是佐茶精品,可以用作茶点,更能和绿茶一起冲泡,就是很特别的琴鱼茶。”老汪说,逢年过节用琴鱼沏茶,用这样的杯中佳茗待客,也算是泾县一绝。

大董点评:

用琴鱼干拌芹菜,也是一绝

我去过安徽泾县,也吃过烘培过的琴鱼。用琴鱼和当地的白芹拌了吃,琴鱼干香,特别酥脆。琴鱼的鲜味使得白芹味道鲜灵起来。

这是最好的鲜味剂。

安徽泾县琴溪里,水还是那么敞亮,溪流的唱着歌欢快跳着舞,一切都是这样安详,繁衍至今的琴鱼,溪流又是多么自由的天地呀……

用烘培过的琴鱼做茶,别有一番天地雨露滋味。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 https://www.tanjiaoyicn.com/n/1917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部分来源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或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0条)
  • 蒙晌判
    是不是就是趴地虎啊?
  • 能肇
    劝君莫打三春鸟,幼鸟待抚窝里停。劝君莫捕清明鱼,怀子万千水中行。
  • 卫洞
    你们这种捕法估计都能给它整绝种了
  • 充蓄愚
    咕嘟鱼,也叫迷咕墩子!具体的字不会写,大概的发音。
  • 戎盲
    我们这边叫泥骨仃
  • 支双享
    坐标河南信阳,我们这不要太多。没有人吃,钓鱼最烦的就是麦穗跟这个[捂脸]
  • 纪培觉
    我们这里叫石bia子
  • 利彰阵
    好像是淡水虾虎鱼
  • 漆雕葬
    泾县在中国独有特产有(琴鱼,宣纸,香菜,扬子鳄,木梳)
  • 赏替蜂
    涸泽而渔就是这个意思吧?照这样下去,琴鱼就变成了传说
  • 上官弹
    我们这儿叫 麻沙头 鸡鸭都不吃
  • 厍浓斜
    土郎姆子鱼
  • 牧藤
    什么独有,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
  • 支厦
    麻沙跍儿鱼!
  • 农验矗
    我们叫它婆鱼 径县人太坏了
  • 罗账栏
    这种鱼看起来易繁殖,能不能尝试人工养殖?让全国能食用上。
  • 公羊吃买
    是不是沙咕噜趴?
  • 胥阐
    我们这叫麻骨闹儿
  • 董驭索
    过去很多!泥爬虎
  • 侯膨
    我们这边叫石巴子,或者岩鱼。河里不少啊[呲牙][呲牙][呲牙]

    联系我们

    938401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baban38@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