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泮溪酒家(深圳泮溪酒家月饼)

最近有很多热心观众都在问深圳泮溪酒家这个问题。还有其他网友想搞清楚深圳泮溪酒家月饼。对此,碳百科整理了相关的教程,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1984年11月1日,深圳大大小小的粮店贴出告示:即日起,买粮不需要凭粮本,三号大米每斤由0.146元调到0.29元。无论多少年过去,我的思绪仍会经常飘回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在那个凭粮票吃饭的年代,深圳率先取消粮食统购统销和票证管理,开启了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先声。

每月粮食定量只有30斤

1982年,深圳市粮食局变更为深圳市粮油公司,办公地址在罗湖东门老街,而我也在这一年大学毕业来到深圳工作。

那时深圳经济特区建立还不到两年,深圳主城区集中在现在罗湖区的一小部分地区,以东门老街为中心。

作为深圳市粮油公司职工,当时我每个月只有30斤粮食定量。那时我单身,被安排住在东门菜市场旁边的湖贝粮仓宿舍。除去粮食定量供应,偶尔买点肉菜给调剂一下伙食,我都高兴得不得了。

取消粮票有其特定条件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之初,也就两三万人。随着特区建设,1981年到1982年,30多万人一下子涌到了深圳。他们很多人没有迁户口或是农业人口,自然就没有粮食供应关系,也不能按粮食统购统销政策解决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加上管理体制尚未完善,当时粮食市场管理较混乱,充假掺杂、粮食走私等乱象屡有发生。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后,原有耕地大多转为建设用途,特区成为粮食纯销区,粮食供应主要依靠其他产粮区调入和从外地采购。为慎重起见,在彼时只有327.5平方公里、几十万人的深圳经济特区率先进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已具备了一定的前提条件。

港商吃不上饭触发改革

当深圳相当多一部分人只能在市场上解决吃饭问题时,统购统销的粮食管理制度就出现了相当大的不适应性,而这种不适应性在当时作为深圳商业文化中心的罗湖表现最明显。

泮溪酒家是从香港过罗湖桥到深圳后的第一间酒家,不少港商来深圳吃的第一顿饭都在这里。港商们有钱,但没有粮票,所以来深圳却“眼睁睁吃不上饭”。因此,泮溪酒家总经理把这个问题反映给市相关部门,希望市里允许泮溪酒家买一些高价粮,做成“高价饭”,让没粮票的客人也能吃得上饭。这个建议很快就获得批准。没过几天,泮溪酒家总经理就反映:“没粮票也能吃饭,大家都说好。”

1984年11月1日,“购粮不再凭粮本”告示张贴出来。深圳开启粮食流通市场化道路探索的同时,深圳市粮油公司更名为深圳市粮油贸易公司,迈向市场。(口述/广东深圳 范卫平 65岁 整理/申卫峰)

本文地址: https://www.tanjiaoyicn.com/n/1904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部分来源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或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联系我们

    938401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baban38@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