螟是什么意思(螟是什么字)

最近有很多兄弟都十分关心螟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还有朋友想了解螟是什么字。对此,碳百科收集了相关的教程,希望能帮助到你。

庚子年,六十年一轮回,十二生肖尾首交替,注定着这是不平凡的一年。非洲大地遭遇了70年不遇的特大蝗灾,蝗虫过境,遮天蔽日,寸草不生。

数以亿计的蝗虫跨山过海,从遥远的非洲大陆扑向了亚洲,巴基斯坦和印度正遭受其害,顽强抵抗。巴基斯坦如临大敌,出动农药直升机迎击,结果寡不敌众,落荒而逃,毫无招架之功,可见蝗虫大军令人胆颤的恐怖“战斗力”。

农药直升机灭蝗

说到蝗灾,就得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自古以来我国就是超级农业大国,蝗灾时有发生,据近代清史稿记载,有清一朝268年,发生过137次蝗灾,42次特大蝗灾,几乎是2年一小灾,5年一大灾,可见灾害相当之频繁,那时人们是谈蝗色变。

蝗灾的最早记载可追溯先秦时代,诗经有云,“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伤我田稚。”意思就是要赶走蝗虫和蟊贼,不要再伤害我的庄稼。说明当时的农民将蝗虫视为害虫,厌恶级别甚至高于小蟊贼,恶名在几千年前已被记录在案。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何况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古代。西汉年间,那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儒家大师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的唯心论,他将无法解释的自然灾害说成是上苍对人民的惩罚。哪里有灾,就说明其地方人民的德行不够。

于是,蝗虫竟然摇身一变,从人人诛之的“害虫”变成了除恶卫道的“神虫”,地位瞬间攀升至至巅峰。每每蝗灾过后,愚昧的人们就会在村头集中祭拜“蝗神”,如若国家受灾范围扩大,皇上还要下“罪己诏”,真让人啼笑皆非。

董仲舒

时代在变迁,忏悔从未停止,只是从一个人换成另一个人,一张嘴换成无数张嘴,各种虔诚,各种“罪己诏”,各种千奇百怪的姿势,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很是热闹。然并卵,蝗灾照来不误,蝗虫一个不少,他们疯狂地啃食着粮草,啃噬着大脑,最后不忘把灵魂一并收了。

不过凡事并非没有转机,转变就从唐朝开元三年说起,当朝两大宰相姚崇和卢怀慎,在唐玄宗面前对蝗灾来了个慷慨激昂的雄辩,最终唯物主义代表姚崇丢出一句“是要蝗虫还是要老百姓?”将巨大的哲学问号与现实主义的问题甩锅给了唐玄宗,使其在这场辩论中侥幸胜出。

唐玄宗岂是省油的灯,锅接住后又玩起了太极的推手,御赐姚崇为“捕蝗先锋”,下基层去历练,唯物主义就要以现实为基准。就这样,他含着委屈的泪水,开始了前无古人的一场大规模“灭蝗大战”。

在这里,不得不佩服,玄宗的高瞻远瞩,用人之刁钻。姚崇不畏艰难,不惧流言,克服重重困难,在杀死了成千上万的脑细胞后,终于发明了N种捕蝗方法:如在下风口用竹竿撑起来三块布,然后把蝗虫兜进去杀之;又如在夜晚点起篝火,蝗虫见光后,冲向火堆,烤熟烤焦;另如......,花样百出,各种手段眼花缭乱,取的得一定的效果。

但是,这些方案仍存在很大的弊病,治标不治本,蝗老爷是今年杀完,明年又来,前仆后继,乐此不疲,让人抓狂。

为此,姚宰相将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吃不喝,不睡不眠,整整一个上午,他复盘着整个事情的前因后果,痛定思痛,不急不躁,灵光一闪,对症下药:知彼知己,百战不胜。

之后的他仿若变了个人似的,扎根田间与地头,亲密的和蝗虫们“约会”,愉快的与蝗虫们“交流”。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不断的实践与探索中,摸清了“对手”的喜好,找准了“对手”的弱点。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历时多年的“灭蝗大战”落下帷幕。人不狠,站不稳,对待蝗虫更是要狠上加狠,他使用了终极一招“釜底抽薪”,让农民在沼泽里进行耕种,犁地过程中,将蝗虫卵全部消灭,以绝后患。

姚宰相的治蝗大捷,让唐玄宗龙颜大悦,暗叹自己眼光一如既往的犀利。当然,玄宗可是深谙人性之道的高手,表面工作还是有必要做的。于是,在一次亲临蝗灾现场,他当众生嚼蝗虫,说出了“尔食朕百姓五谷,如食朕之肺腑”的感人之言,通过宣传部门的大肆渲染,一个爱民如子的伟大形象深深烙印在百姓心间。

姚崇

至此以后,其他掌权者都以玄宗为标杆,不再相信“蝗神”一说,当然偶尔也会跟着一番“吃虫表演”。

到了南宋时期,民间杜撰出了个“庄稼神刘猛将军”,各地开始修建“刘猛庙”,老百姓认为此神威武,可保护庄稼,统治者更加师出有名,以“刘将军”的名义,宣传蝗虫的危害,组织各种捕蝗活动。一时间,《捕蝗考》、《捕蝗成法》、《捕蝗集要》......,各种著作相继出现,让后朝后代有了与蝗虫斗争的“秘籍”,“捕蝗钦差”们也有了底气,他们挑灯夜战看“兵法”,统领老百姓迎战蝗虫,人虫大战惨烈至极。

故事延续到了清朝乾隆年间,虽然朝廷大力宣传蝗虫危害,但民间老百姓的守旧思想仍然很多,他们仍将其供为“神虫”,不去主动灭蝗,反而大肆的祭拜,朝廷甚为头疼。

这可惊动了当权者,亲自下达圣旨,民间不允许祭拜“蝗神”,但效果甚微,“蝗神庙”依旧随处可见,蝗灾得不到有效的制止,蝗虫大军自由自在地愉快扫荡着。

到了晚晴,内忧外患,摇摇欲坠的清廷根本无暇顾捕蝗活动,蝗虫们更加肆无忌惮,摧毁万亩良田如探囊取物,导致百姓流离失所,庄稼大片荒芜,“蝗神庙”也在无人顾及的情况下,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

蝗虫群

这就是关于蝗虫的故事,一个经历了无数岁月,依然坚挺的种群,一个看似笑话却令人深刻的笑话故事。

谢谢观赏,请勿对号入座。

本文地址: https://www.tanjiaoyicn.com/n/1790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部分来源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或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联系我们

    938401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baban38@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