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绫是什么(锦缎绫罗是什么意思)

最近有很多网友都想知道关于锦绫是什么的答案。还有其他网友想知道锦缎绫罗是什么意思。对此,碳百科整理了相关的教程,希望能帮助到你。

丝绸,大家一点儿也不陌生,但什么是缂丝,可能连这个“缂”(音“刻”)怎么念,都需要想一想。而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称的缂丝,为什么那么贵,凭什么搅动起苏州大家族的风云,秘密都藏在缂丝的工艺与历史中。

所谓缂丝,也称“刻丝”,最简单的描述是“通经断纬”。织制时,以本色丝作经,彩色丝作纬,用小梭将各色纬线,依画稿以平纹织造。

缂丝最大的特点,是纬丝不像一般织物那样贯穿整个幅面,而只织入需要这一颜色的一段。

中华锦绣,衣裳天下。“锦绣”二字,概括了纱、绡、纨、缟、缣、绮、缦、绨、锦和刺绣。以“锦绣”冠之,是织 锦和刺绣最美,尤其织锦,绚丽、灿烂,工巧。锦,唐人颜师古释:“织彩为文”。唐以前,织锦一般以经丝构织花纹,称之 “经锦”。

入唐,织工开始尝试以纬显花,突破经锦的小单元纹样的局限,分丝劈缕,构织大块面、甚至独窠图案的纬锦。

  纬锦的创织成功,使渴望“天上取样人间织”的唐人有了一个更广阔的构织空间。然而,一般纬锦采用“通经通纬” 的织法,纬丝贯穿全幅,正面纹样清晰、规矩,背面是一根根通梭浮纬,图案杂乱且织物厚重。

这一细微的审美缺憾,在“霓 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的唐人眼里,格外的触目,大约在唐玄宗时期,诞生了“通经回纬”的缂丝。

  19世纪末,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在新疆、蒙古等地相继发现了汉代和南北朝的毛织物,其中一块具有希腊风格的汉 代毛织人像和一块蔓草动物纹的北朝毛织残片,采用了通经断纬的织法。其后不久,日本大谷探险队在新疆发掘出唐代葡萄卷 草纹缂丝残片。

1973年,考古学家在新疆阿斯塔那地区,发掘出一条唐代几何菱纹缂丝带。由此证明,通经断纬的织造工 艺,萌芽于汉魏之际,以丝构缂,滥觞于唐。

  缂丝与一般织锦有三个不同之处:一、经细纬粗,以纬克经,图案部分只显彩纬,不露底经,两面花纹、色彩相同, 方向相反;二、依图案轮廓、色彩,分块、分段、分区地织纬,纬丝并不贯织整个幅面;

三、通经断纬的缂法,使图案边界与 地纹之间,留下锯齿状的空隙,承空视之,有一种雕镂的立体感。现遗世唐缂,除考古发掘的数幅残片,仅日本正仓院藏有奈 良时代从中国流入的几件作品。

国内现存年代最早的缂丝,是五代梁朝贞明二年(公元916年)的“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北宋时期,东京汴梁设绫锦院,西京、真定、青、益、梓州等地,设绫锦场院,主织锦、绮等丝品,其中缂丝多用于 书画包首或经卷封面,极少数贵族妇人服用缂丝衣裳。赵汝珍《古玩指南》一书中介绍:两宋御藏的历代书画名迹,依其珍贵 程度,分为五个等级,选用质地不同的锦绫装裱。

缂丝现在常见于一些书画作品,所以能做这个工艺的美术功底都应该不错。经纱白色,比纬纱细,纬纱彩色,织的时候彩色纬纱覆盖住经纱,形成花纹,成品后正反面一样。

纬纱只是在图案需要的地方跟经纱交织,并不贯通整个门幅,所以叫通经断纬。

图案的颜色与颜色之间,或者花纹与布底之间有凹凸的立体感,加上本身丝的光泽,看上去像雕刻出来的,所以也叫刻丝。




本文地址: https://www.tanjiaoyicn.com/n/1538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部分来源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或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联系我们

    938401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baban38@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