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发展趋势如何(保险行业发展趋势如何分析)

保险行业发展趋势如何?最近有很多兄弟都在问这个问题。还有少部分人想弄明白保险行业发展趋势如何分析。对此,碳百科整理了相关的攻略,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过去一周,保险行业发生了件大事,可能预示着3.5%时代的结束。

3月25日财联社电报称:监管近期组织保险协会和多家保险公司,召开了座谈会。有参会的总精算师表示:各家保险公司,基本就降低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达成共识

而早在3月21日,监管就组织了8家险企,讨论降低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对行业和保险公司的影响,短短4天就达成基本共识,实在太快。

细看这两则新闻,都有一个很关键的词: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以下简称评估利率)。

听起来,它和我们八竿子打不着,实际上它直接影响未来重疾险等产品的价格、储蓄险的收益。如果你有买保险的打算,这篇文章务必耐心看完。

文章内容主要如下:

  • 评估利率,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 如果利率下调,保险会更贵吗?
  • 如果利率下调,对我们到底是好是坏?

评估利率,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对于保险公司而言,每卖出一份保险,就对应着一笔赔款或者现金价值,这些都是保险公司的“负债”。为了确保还得起债,监管要求保险公司提取一部分资金,这就是责任准备金。

如果今天买完保险,明天就赔钱,那很简单:负债有多少,准备多少钱就行了。

但对于重疾险、寿险这些长期险而言,“还债”一般发生在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想要知道当下要准备多少钱,就要用一个投资利率进行折现,这就是评估利率。

举个例子:30年后某款保险要赔付50万元,如果按照每年3.5%的利率折现,保险公司当下只需要准备17.8(50/1.035^30)万元,靠着投资就能补充剩余的32.2万元。

在负债确定的情况下,责任准备金和评估利率呈反向关系:评估利率降低,保险公司就要增加责任准备金,否则就可能出现偿付能力不足。

由此可见,下调评估利率事关重大,监管才把保险公司和行业协会召集起来,一起深入研讨。

但它和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是因为,评估利率还影响另一个利率:预定利率

你或许没有听过这个词,但你对4.025%的年金险下架肯定有所耳闻。而这里面的4.025%,正是预定利率,它直接关乎保险产品的定价和收益。

早在2013年8月,原保监会就规定:预定利率不高于评估利率上限的保险产品,采取备案制;预定利率高于评估利率上限的,则采取审批制。

(图片来源:关于普通型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

而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或者合理理由,审批的结果,大概率是不会通过的。于是,业内普遍将评估利率上限,视为预定利率上限。

因此,一旦评估利率下调,保险公司大概率要跟着下调预定利率。

这个影响究竟有多大呢?我们继续聊。

如果利率下调,保险会更贵吗?

评估利率下调,主要影响长期人身保险,比如重疾险、定期寿险、增额终身寿险、普通型年金险。

而对于一年期产品,比如短期意外险、短期医疗险,它们的定价过程中不包含预定利率,只考虑赔付率和费用率,因此不受影响。

根据银保监会2019年182号文件,目前的人身保险评估利率如下:

图片来源:《关于完善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形成机制及调整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

其中,普通型人身保险的评估利率都是3.5%,这一调整就是3年。最直观的感觉就是,这几年新出的年金险,收益越来越低了。

在前几天的研讨会上,也有总精算师建议:可以分阶段调整,比如普通长期年金可以先从3.5%下调到3.0%,以后再动态调整。

那么,假设评估利率下调0.5%,预定利率也跟着下调0.5%,影响到底有多大呢?我们以重疾险等产品和储蓄险为例,分别计算下。

为了简化计算,这里我们只考虑预定利率,不考虑发生率、费用率和退保率等问题。因此以下的具体数据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我们重点关注趋势。

影响1:保费会升高

对于重疾险、寿险而言,我们投保时会明确保额。那么同样的50万保额,不同预定利率下的保费会有什么差别呢?

举个例子:假设某款保险30年后确定能赔50万,如果选择1次性交费,3种预定利率所需的保费如下图:

买相同保额的重疾险等产品时,其他条件相同,预定利率越低,保费就越贵

我们再来看看储蓄险的情况。

影响2:收益会减少

对于储蓄险,投保前我们一般会先确定预算,那么同样的保费下,不同预定利率的收益有什么差别呢?我们也来看看。

假设某款储蓄险,一次性交20万保费,3种预定利率下的30年后的现金价值如下图:

也很明显,同样的保费支出下去买储蓄险,其他条件相同,预定利率越低,收益就会越低。

总而言之,预定利率下调,保险消费者能得到的利益就会随之减少。

过去我们也一直在强调,买保险要趁早。

一方面身体健康,有更多产品可以选择,早买早保障;另一方面,早买更便宜,除了年龄因素以外,今天看来,又多了一个预定利率可能下调的变量。

说完了影响之后,我们也来分析下:

其他行业的监管,都在保证消费者利益更大化,而银保监会在这个时刻做出的平衡,究竟出于什么考虑呢?

如果利率下调,对我们究竟是好还是坏?

这里直接说结论:

表面上看,利率下调,消费者的利益会减少,但从长远看,却维护了整个保险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有着正面积极的影响。

之所以这么说,还得回到保险公司的投资上来。

对于保险公司而言,给到消费者3.5%的预定利率,考虑到经营费用等的存在,自己想要保持运营稳健,投资收益率长期要保持在5%以上。

而近些年来,由于利率下行,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并不乐观。

今年2月25日召开的第五届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副秘书长张倩就传达出两个重要数据:

  • 2022年保险资金的财务收益率为3.76%;
  • 作为保险重要投资资产的债券收益率在下跌,过去三年3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从3.7%降至3.3%,20年期国开债到期收益率从4%降至3.3%。

由此可见,如果继续保持3.5%的预定利率,来销售这类保障期限长达几十年甚至更久的产品,保险公司可能发生利差损,长时间发展下去,就可能引发行业级别的亏损。

而最终可能形成的行业风险,进而也会对消费者权益带来冲击。

除了商讨下调评估利率,监管在此前叫停高收益增额寿,下调万能险、分红险的收益演示,都是同样的道理。

监管的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核心目标还是为了整个行业,为了所有保险消费者。

写在最后

3年前,我们还在追4.025%年金险的尾巴,转眼间,我们可能要面临3.5%时代的终结。

而作为保险消费者,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把握当下,珍惜眼前。

本文地址: https://www.tanjiaoyicn.com/n/1453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部分来源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或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0条)
  • 阮郊
    平安保险的智胜人生保险,今年正好交了10年,总共交了8万,现在万能账户只有4万,等于少了4万,请问今年到期了继续交还是咋办啊,好纠结
  • 桑揭恃
    降价都没人买,还想长价!!!
  • 诸湿
    涨不涨价也没人买了,业务员水平不行
  • 古粮填
    后悔买了保险,退也不是,续也不是。金融业贵在诚信。一旦失信,瑞士银行一样翻船。
  • 赵拄编
    幸亏我买的早,刚买完就停了
  • 沙峙睁
    大陆到香港买保险都排起了长队,香港银行为这都取消了星期,大陆保险还要涨价?不活了。
  • 楮愉
    卖保险不给看正式保单,光忽悠人,什么精算师预估多少年可以返回多少,等你钱付了才能看到正式保单,完全和推荐的不一样,但来不及了,损失惨重
  • 慎堰彪
    保险本来是好事,咋搞成这样了
  • 杭臃疡
    中国的保险业要增加是诚信。最近几年保险业几近破产的主要原因就是对客户缺泛诚信不讲规距而导致业务逐年下滑。所以要振兴中国的保险业发展就必须要立足诚信。
  • 方用
    还涨个六,这也不陪那也不陪,鬼才买呢。
  • 封偷菱
    国家应强化对保险公司监管,打击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 甘差
    保险不是理财,而是你买了保险几年后出了意外,赔付的一笔赔偿金,为意外增加的一份保障,如果想着高利息,不买也吧。
  • 夹谷基级
    保险行业不缺少顶层设计和精算,真正要治理的是如何让基层保险公司和代理人的录入门槛提高,业务透明度增强,诚信度真配得上高市值、高大上的对外品牌形象!不要停留在亲亲戚骗亲戚,朋友坑朋友,靠着死皮赖脸,软磨硬泡发展业务的低俗模式,这样钱挣的并不好花!
  • 隗扳
    涨飞上天,和懂保险的人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 纪旨埠
    哈哈哈哈哈哈笑死了,涨价?哈哈哈哈哈哈笑喘不过气了,涨价?
  • 西门容
    //@王强215080949:医保有国家背书都有问题,保险企业会靠谱吗???
  • 方秦
    现在都没人信保险,还涨价更没人买了。
  • 班拌
    涨价?从这也不赔那也不赔改这也赔那也赔了?
  • 羊叼
    保险公司常年招聘,其实招的不是员工而是客户!
  • 顾蛛收
    我们的保险业之所以不敢对外开放,就是因为保费和赔付率没有竞争力,如果再涨,肯定有更多人跑香港买保险

    联系我们

    938401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baban38@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