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什么时候开始使用钢绳的(中国什么时候开始用钢筋混凝土)

我国什么时候开始使用钢绳的?最近有很多热心观众都十分关心这个问题。还有网友想搞清楚中国什么时候开始用钢筋混凝土。对此,碳百科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无论如何,都要保证新中国第一面红旗顺利升起!""28年革命,2000万人牺牲,换来的红旗,我们能做的只有四个字——'万无一失'!" 这是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里黄渤说的话,也是新中国成立时我们所面对的国际国内复杂环境的一个缩影。顺利升起五星红旗现在看起来并不复杂,而当时林治远们面对的情况却极其复杂。

《我和我的祖国》海报曝光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故事之一的《前夜》主要讲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故事,其中看似简单的升旗背后,却暗藏很多不为大众所知晓的惊险。管虎导演将镜头拉远、调低,"聚焦面对历史巨变时个体小人物的生命体验",塑造了林治远等彻夜奔忙的工作人员,以及心系祖国的百姓群像。

《我和我的祖国·前夜》海报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而1949年秋天,注定是新中国历史上一个不平凡的季节。

《我和我的祖国·前夜》海报

《前夜》电影中有这么一句台词:"开国大典之时,在天安门城楼升起中国人的第一面国旗,广场上会有20万同胞看着,全中国会有四万万同胞看着。"神圣而庄严!而为了迎接这个伟大的时刻,1949年8月14日第一届北平会议召开之后,开国庆典、整修天安门成为国庆前夕的最重要任务,建设局局长赵鹏飞任总指挥,整修工程具体任务之一是在位于天安门广场北端,天安门城楼与正阳门之间的中轴线上修建国旗杆。

修建一个国旗台和国旗杆,现在看似简单,但对当时刚刚解放的北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百废待兴,想要找到适合的材料都十分困难。更加困难的是,开国大典时,毛泽东要亲手升起这面五星红旗,身兼重任的赵鹏飞不敢怠慢,随后将旗杆底座汉白玉栏板等建筑设计交由建筑局建筑师钟汉雄负责;旗杆的结构设计由建设局技术负责人、天安门广场整修工程设计、施工负责人林治远完成。

1949年天安门国庆旧照

随之而来的是第一个难题:国旗杆上哪弄去?按照国庆筹备小组的要求,旗杆的高度要与天安门城楼同等高。经实地测量,林治远第一次得出的数据为35米高。按理说,35米并不是很高,制作起来也没有什么困难。但在当时,刚刚解放的北京,一切都处于百废待兴之时,要找出适合用于做旗杆的材料绝非易事。于是,林治远到处奔波打听,最后得知市自来水公司有一些水管可以代用,最终选用了4根直径不同的自来水管,一节一节地套起来焊接。

但是问题又来了,焊完之后,长度为22.5米,达不到35米高的要求。天安门国庆总指挥部在收到林治远的汇报之后,讨论决定将国旗杆的最终高度定位22.5米,最后安装在天安门广场上的旗杆是建设局车辆厂金工车间用4根无缝钢管套接后焊接而成的。

国旗杆的难题算是解决了,但第二个更难的挑战如约而至。国庆筹备小组的相关技术人员再次来到林治远所在的部门检查工作,最终又提出一个新的要求:升国旗必须要自动的!毛主席将站在天安门楼上亲自按下升旗开关,林治远在接到任务后立即开始准备工作。

到哪去找自动升旗的装置呢?这又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众多技术人员开始研究自动升降的解决方案,最终设计方案是这样的:国旗自动升降,升降速度与国歌演奏时间一致,国歌奏完后,国旗升到顶端并自动停止。根据这个方案,技术人员设计出了一个简单的机械设施来控制升降速度,又在升降旗用的钢丝绳两端各焊了一个钢球来控制升降开关,只要升降速度设施碰到两端的钢球,便会自动停止升降并自动断电。方案得到批准后,工作人员立即进行安装调试,试验升旗运行正常,升旗所需时间符合要求。

不久之后,旗杆底座、汉白玉栏杆制作工程完毕,国旗杆也正是竖起来。为了能在天安门城楼上操纵升旗的开关,林治远设计从旗杆下引出一条导线,将导线通过修东西长安街道路工程埋设的钢管横穿过长安街,跨越金水河,然后顺着天安门城楼东南角上升至城楼当中,与天安门城楼上安装的开关连接。在经过反复试验之后,新中国第一根国旗杆已经高高的竖立于天安门广场之上,只等待国庆那一天的到来。

"一定要牢记,当你认为没有错误的时候,错就一定会来找你。"1949年9月30日晚上,为确保第二天升旗仪式的万无一失,工作人员再做最后一次试验。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一直运行正常的升降开关出了故障!工作人员用一块红布代替国旗升到旗杆顶部后,马达却没有停止运行,更糟糕的是把这块大红布绞到滑轮里马达不能转动,旗子也退不下来。此时,安装旗杆的脚手架已全部拆除,人上不去,无法修理。

消防云梯赶到现场的时候发现高度不够,这下可急坏了众人。林治远和他的工作小组随即来到旗杆下,毫不犹豫地穿上铁鞋,冒着生命危险从云梯顶爬到旗杆顶,把那块大红布取了下来。故障排除后,工作人员从头到尾,对每一部位、每一个环节又进行了详细检查、修理。经过反复试验,直到10月1日国庆节凌晨才确认国旗升降设施没有问题。但为了做到"万无一失",工程指挥部还特意安排士兵守候在旗杆下面,准备万一毛主席按动电钮时国旗升到顶还不停,便立即切断电源。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成了世界瞩目的焦点,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诞生了。在这紧要关头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下午3点整,历史性的时刻到来了,秘书长林伯渠宣布:"请毛主席升旗。"站在他身边的工作人员意识到问题,赶紧小声提醒道:"请毛主席升国旗。"林伯渠又大声宣布了一次,增加了一个"国"字。

毛主席听到"请毛主席升国旗"后,便大步走到升旗按钮前,用力地按动了电钮。那面巨大的国旗缓缓地被蓝天搂在怀里,定格在22.5米高的白色铁杆上。

新中国第一面国旗冉冉升起

这就是笔者要为大家讲述的《我和我的祖国》故事之一的《前夜》背后的真实历史故事。《前夜》没有将重点放在开国大典这一光辉瞬间和天安门城楼上的伟人风采。黄渤饰演的林治远时任建设局技术负责人,同时也是天安门广场旗杆设计安装者。为了更贴近人物,黄渤亲自完成攀爬旗杆、电焊、烧铁水等高风险动作戏,其手部也在拍摄过程中受伤。除了黄渤,王千源、欧豪、梁静、佟大为等人的角色同样有原型可考,这也让故事更加真实动人,让影片充满温度。

《我和我的祖国·前夜》演员海报

《我和我的祖国·前夜》演员海报

《我和我的祖国》整部电影从小人物过渡到大时代,以七个故事衬托七十年历程,这无疑是一个让人动容的故事。对于中国人来说1949年那一天,是非常神圣的,而大环境大时代背后,却有无数个像林治远这样的"小人物"的共同努力换来的,《我和我的祖国》讲述的七个故事也都是时代之下的"小人物",他们平凡而伟大,他们是时代的见证者,也是时代的缔造者,感谢有他们的付出才有今天我们更加辉煌灿烂的中国。

总的来说,《我和我的祖国》绝对不是一部传统认知中的献礼电影,而是一部接地气,真正与你我有关的真·献礼电影,除了令无数人感叹的耀眼主创阵容背后,其实也不过是在抒发自己与祖国之间的真情实感,我们都是一样被祖国庇护的平凡人。 而影片也已经提档9月30号上映,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让我们走进电影院,一起用实际行动了解和感知祖国。因为对她而言,这便是最好的生日礼物。

本文地址: https://www.tanjiaoyicn.com/n/1330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部分来源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或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
  • 隗棱
    中国万岁!

    联系我们

    938401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baban38@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