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星复合肥多少钱一吨(楚裕复合肥)

楚星复合肥多少钱一吨?最近有很多网友都想知道答案。还有网友想搞清楚楚裕复合肥。对此,碳百科准备了相关的攻略,希望能帮助到你。

2004年,国家将“三农”问题作为全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惠农政策的推动下,磷肥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特别是高浓度磷复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2004年全国磷肥产量(折P2O5,非注明下同)突破 1000万吨大关,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国产磷肥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自给率和国内市场占有率显著提高。

产量突破

从400万吨到1000万吨

从1993年至2004年的12年间,磷肥产量从417万吨增长到1017.4万吨,增长1.44倍,实现了质的突破。

2004年,全国磷肥产量达1017.4万吨,同比增长12.0%。其中,磷酸二铵203.6万吨,同比增长26.3%;磷酸一铵191.9万吨,同比增长28.6%;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05.1万吨,同比增长4.4%。

从实物产量来看,2004年,磷酸二铵产量436.9万吨(实物),磷酸一铵415.7万吨(实物),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180.8万吨(实物)(其中复混肥539万吨);重过磷酸钙89.2万吨(实物),硝酸磷肥66.0万吨(实物)。

同时,品种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绩。

2004年,磷铵、氮磷钾三元复合肥、重过磷酸钙和硝酸磷肥等高浓度磷复肥产量549.1万吨,同比增长22.4%;占磷肥总产量的比重为54.0%,同比提高4.6个百分点。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低浓度磷肥共计468.3万吨,同比增长1.9%;占磷肥总产量的比重为46.0%,同比降低8.3百分点,继续下降。“十五”规划高浓度磷复肥占比达到45%的目标提前3年完成。

1994年,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产量占磷肥总产量的比重为86.5%,高浓度磷复肥只占13.5%,到2004年的11年时间里,高浓度磷复肥产量平均每年递增23.4%,占磷肥总产量的比重平均每年提高4个百分点。11年时间,磷酸二铵产量从15万吨增加到204万吨,平均每年递增17.2%;磷酸一铵产量从29万吨增加到192万吨,平均每年递增14.8%。

自给率提高

国际竞争力增强

国产高浓度磷复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迅速发展,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中国磷肥消费量居世界首位,2004年表观消费量达到1079.1万吨。中国磷肥自给率从2000年的79.8%提高到2004年的94.3%,国产磷肥国内市场占有率从2000年的75.8%提高到2004年的87.0%。

进口量持续下降。中国进口的磷复肥品种主要是磷酸二铵和氮磷钾三元复合肥。2004年进口磷酸二铵228.6万吨(实物),同比下降12.4%;进口氮磷钾三元复合肥204.7万吨(实物),同比下降8.8%。从2000年到2004年,中国磷肥进口量从195.7万吨下降到140.6万吨,降幅28.2%。

从价格来看,2004年磷酸二铵平均到岸价每吨251.9美元,同比上涨30.4%。氮磷钾三元复合肥平均到岸价每吨201.0美元,同比上涨18.5%。而国产磷酸二铵市场价格比进口的每吨低200~300元。

出口量增加。2004年出口磷酸二铵85.7万吨(实物),同比增长7.1%;出口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4.8万吨(实物),同比增长30.5%;出口磷酸一铵15.1万吨(实物),同比增长20.2%;出口重过磷酸钙62.2万吨(实物),占国内产量的68.9%。此外,出口磷矿石313.3万吨,同比减少11.5%。

加入WTO后,不仅中国承诺的磷酸二铵、氮磷钾三元复合肥进口关税配额远远没有用完,进口量比加入WTO前大幅下降,而且向周边国家的出口量不断增加。

集中度提高

产业向资源地集中

云南、贵州、湖北、四川依托磷资源优势,高浓度磷复肥发展很快。2004年这4个产磷省磷肥产量达到547.0万吨,占全国磷肥产量的53.8%,其中,高浓度磷复肥产量占全国高浓度磷复肥产量的57.7%。涌现出云天化、贵州宏福、贵州开磷等一批资源优化配置并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国产磷复肥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断增强。

不过,还有近一半磷肥产量的企业缺少磷资源。在4个磷矿资源省中,只有湖北可向外省供应磷矿石,而且也在加强磷矿开采整治力度,减少出省量。

2004年,磷肥产量排名前10位省份产量合计845.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83.1%;与2003年相比,前10位省份产量之和增加101.9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提高1.2个百分点。前10位省份分别为:云南、湖北、四川、贵州、山东、安徽、江苏、重庆、广西、河北。

2004年磷肥产量排名前10位的企业分别是:贵州宏福、云南三环、山东鲁北、安徽铜陵、湖北洋丰、云南红磷、湖北楚星、中化涪陵、四川宏达和云南云峰,产量之和为281.7万吨,占磷肥总产量的27.7%。与2003年相比,产量之和增加57.3万吨,增长25.6%;占磷肥总产量的比例从24.7%提高到27.7%,提高3个百分点。

磷肥产业坚持自主研发、消化吸收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路子,使高浓度磷复肥技术装备、生产装置的大型化、国产化取得了突破进展,为磷复肥产业进一步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技术突破

大型化和国产化进步

四川大学和四川银山磷肥厂联合开发的料浆法磷铵198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宜化楚星、宏达、涪陵、武穴等一批小磷铵企业产量一翻再翻;山东红日开发的硫基氮磷钾三元复合肥形成700多万吨年产能;磷酸快速萃取技术在许多企业推广;鲁北40万~60万吨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大型装置成功运行;四川大学和贵州宏福联合开发的传统法磷酸二铵与料浆法磷酸一铵联产技术在大中型磷酸二铵厂全面推广。

单系列8万~30万吨湿法磷酸、30万~60万吨磷酸二铵/氮磷钾三元复合肥、20万~30万吨磷酸一铵、40万~80万吨硫酸装置实现了国产化。

品突破

给农民带来实惠

伴随高浓度磷复肥企业技术和产能快速发展的,还有企业的品形象和服务能力。企业越来越重视产品质量和农化服务,下狠功夫打造产品品,树立企业形象。到2004年,国内已有13个中国名产品,其中,磷酸二铵1个(贵州宏福)、硝酸磷肥1个(山西天脊)、磷酸一铵6个(宜化楚星、贵州宏福、四川宏达、重庆涪陵、济源丰田、瑞和),氮磷钾三元复合肥5个(中阿、鲁西、鲁北、西洋、红日)。山西天脊的硝酸磷肥、西洋的氮磷钾三元复合肥和江西贵溪的磷酸二铵等获中国驰名商标。另外,湖北洋丰等46家磷复肥企业产品取得国家免检资格。

国产高浓度磷复肥的销售价格比进口同类产品便宜,肥效一样。国产磷酸二铵一般每吨比进口磷酸二铵便宜近300元,国产氮磷钾三元复合肥比进口氮磷钾三元复合肥便宜更多。国产高浓度磷复肥产业的发展,给广大农民带来了很大经济实惠。

制约瓶颈

资源和政策影响大

磷肥产业面临的形势复杂。一方面,生产、销售形势很好,但原材料、动力价格一涨再涨,导致化肥价格上涨,对三农不利。另一方面,由于磷矿石和硫黄供应紧张、运力不足、扶持政策减少等影响,加上国内磷铵项目过热,产能过剩矛盾逐渐突出,市场形势开始走疲。

一是磷资源、硫资源不足。

中国可利用磷矿基础储量40亿吨,资源量127亿吨,富矿仅有10亿吨,优质磷矿少且分布不平衡,绝大部分必须经选矿富集才能利用;可用于生产高浓度磷复肥的富矿工业储量更少,而且资源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云南、贵州等省,磷矿外运受铁路运输制约严重;乱采滥挖现象严重,资源科学合理规划利用水平有待提高。2004年磷矿实物开采量4720万吨,消耗储量1.5亿吨左右。以这样的开采速度计算,磷矿石供应不足和价格上涨将不可避免。另外,磷矿石的出口量较大,前几年出口量最多达到491万吨,虽然出口量不断下滑,2004年仍接近300万吨。减少、控制或停止磷矿石出口,是磷肥工业要解决的问题。

同时,中国硫资源严重不足,2004年硫资源进口依存度已经超过50%。虽然硫黄并不是很紧缺,但价格较高。2004年,中国进口硫黄676.6万吨,同比增长35.5%,占世界硫黄贸易量的四分之一以上。2004年比2003年进口量净增加180万吨,占世界硫黄增加产量的50%以上。国际海运费高位运行,加上世界硫黄价格坚挺,中国硫黄到岸价居高不下,且呈上升态势。2004年全年平均到岸价每吨89.8美元,港货价多在每吨920元以上。2004年进口硫酸1803吨,同比下降7.0%。

二是运力不足影响。

磷肥及磷矿石享受铁路优惠运价,但受价格和运力限制,铁路部门往往不愿优先运输。运输紧张,加剧了磷矿、硫铁矿等原材料的供求矛盾,造成有矿的企业矿运不出去、缺原料的企业“等米下锅”的两难局面。而在冬季和春节客流运输高峰,运力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

三是相关政策影响大。

生产企业关注优惠政策还能执行多长时间。2004年,化肥上游的煤炭等能源和原料价格,下游的粮食、棉花、蔬菜、瓜果等价格都已放开,而化肥产品出厂价和所有流通环节价格仍受控制,从出厂到零售的多个环节只允许经营差率为7%。在产业链上下游都走向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化肥行业维持计划经济体制政策非常困难。2003年国家6次出台化肥限价政策,但肥价同比上涨15.8%。

对于化肥行业仍在享受的免征增值税、化肥运输优惠政策,煤、天然气、电价优惠政策等,磷复肥等生产企业认为应当延长时间,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专家则认为,只有磷复肥产品实现市场化,才能理顺价格机制,彻底解决化肥行业与上下游产业的深层次矛盾。

至2004年底,中国进入WTO后过渡期。一方面,对化肥产业的保护措施越来越少;另一方面,氮磷钾三元复合肥关税配额重新谈判,化肥批发、零售市场(包括仓储服务等)向外商开放。

为应对市场全面放开、国家扶持政策减少等问题,2004年中国磷肥工业协会建议,磷肥工业合理布局,搞好资源优化配置,实行“矿肥结合”及“矿酸结合”,提升产业集中度。有资源优势的地区,磷肥改造扩能根据市场、资源、运输能力量力而行;没有资源优势的地区不宜再布新点。同时,鼓励中小型磷肥企业扬长避短,由生产基础肥料向肥料二次加工、生产专用肥转移。

中国高品位磷矿越来越少,但磷矿石出口量很大,2003年356万吨,2004年313万吨。同时,中国磷肥工业协会建议严格限制磷矿石出口。大量出口磷矿石(初级产品),大量进口磷铵(高附加值产品),使国家经济和资源遭受损失。中国磷肥工业协会还建议,应像美国一样禁止磷矿石出口。对磷矿石出口不退税、铁路运输不实行优惠运价,增加出口关税和资源税。

....................................................................

本文系农资导报微信官方订阅号独家发布

文章来源:农资导报(订阅号:nzdbwx)

作者:索荣

本文地址: https://www.tanjiaoyicn.com/n/1121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部分来源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或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联系我们

    938401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baban38@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