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什么时间织布(中国什么时候用棉花织布)

中国什么时间织布?最近有很多朋友都在搜这个问题。还有少部分人想弄明白中国什么时候用棉花织布。对此,碳百科整理了相关的教程,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新石器时期,由于人类人口数量的增加,以往依靠兽皮、鸟类羽毛或天然植物叶子来制作服装的情况难以为继。

如果您喜欢该作品,看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点赞加关注!

(一)织造的起源

由于农业的巨大进步,古人类捕猎收获的兽皮和羽毛远跟不上新石器人类增长的速度,同时,天然植物受气候的影响,冬季无法为人类提供用于缝制衣服的树叶。而织造业可为人类提供稳定、可靠和高质量的服装原材料,因此,织造业的诞生是人类进化过程的必然结果,也为人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保障。

对新石器时期人类而言,织造业的重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保暖御寒;有了可以保温的遮蔽物,在极端环境下,可以提高人类寿命,种族的繁衍也由此提升,还能向寒带和温带扩张领地。

其二,防虫护体;可以免去蚊虫鼠蚁的叮咬,防止伤口感染,避免人类长时间在室外劳作,导致的皮肤色素沉着、身体病变。如果此时有遮蔽的防护衣物,还可减小太阳对皮肤的伤害。

其三,文明进步;从新石器时期的生态、物质、精神各角度来说,古人类学会编织衣物,并穿着得体,还兼具遮羞,装饰审美的功用。

环境考古学资料表明,织造业的诞生,为人类提供可靠的衣物,可极大拓展古人类活动范围,带动了各个部落的文化资源交流与融合,使人类文明从低级到高级不断演化,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这三点便是织造起源的重要动机。

那么什么时候,人类开始了织造?由于织物的有机属,在自然界中易降解消失,难以保存,因而很难追溯织物的准确起源。但学界普遍认为织造源于人类的编绳术,且有部分学者推测,早在旧石器中期的许家窑文化已学会了编绳术。

其依据是许家窑遗址出土了大小1000多个石球,认为这些圆球是古人类借用投石索进行远距离投掷的狩猎工具。但该投石索是否用植物纤维编织而成没有直接证据,且许家窑遗址距今10万年前,如果那时人类已掌握提取植物纤维并编织成绳,就应该有出现用于缝制衣物的骨针。

事实上,骨针最早出现在距今2-3万年的小孤山遗址,同一时期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遗址也出土了骨针。因此,可以判断许家窑遗址的投石索应该是用兽皮或肠子、皮囊等制作成,而人类提取并利用植物纤维是在小孤山遗址时期。

因小孤山出土的骨针针眼最大的孔径只有2.1毫米,用当时的刮削器很难把兽皮或肠子切割到如此纤细且连续不断,即使偶然切割出一段小于骨针口径的兽皮线,其强度显然无法穿过兽皮。而植物纤维的直径是微米级,远远小于骨针针眼孔径,且强度足够满足缝制兽皮的要求。

因此可以肯定,在距今2-3万年前的旧石器晚期,人类已能提取天然植物纤维并用于生产生活,但依然不能判断人类会用天然植物纤维编织绳索。而旧石器晚期网坠被发掘,方能确定人类此时已学会了编织绳索,即掌握了结绳术。网坠是渔网的配重之物,网坠的出现代表着渔网的诞生,而渔网必然需要用植物纤维编成绳,然后才能把绳织成渔网。

因此,网坠的出土间接证明人类已学会结绳术,当然也证明了人类已能进行手工织,为后面织造的诞生开启了大门。

直接证明人类掌握结绳术的则是实物绳子的出土,最早发掘出的实物绳子在浙江的河姆渡遗址,该遗址共发掘出3段绳子,出土时有的穿于陶器的器耳之中,有的残留在骨耜方銎之中,也有在陶金等饮器内。

这几段都用细长纤维先搓成小股,再用2或3股合搓成绳子,粗细不太一样。其中一段绳子用三股各粗0.5厘米的细绳合搓成粗绳,残长39厘米、粗1.5厘米;另一段绳子是由两股搓成,残长35厘米、粗2厘米;还有一段绳子出土在陶釜内,较细长,长23.1厘米、粗0.2厘米。这是中国发掘出的最早的绳子实物,证明了起码距今7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期,人类已学会用植物纤维来编绳,用于各种需要。

学会“编”之后,人类从编绳发展至纺纱线。因纺纱和编绳都是搓的结果,其原理一致,编绳是较多的纤维作为一股,几股叫粗的纤维纽在一起成为绳,而纱线则是较少的纤维为一股,几股较细纤维扭成一起成为纱线。早期存在纯手工纺纱,近代很多地方夏布制作中的纺纱是纯手工纺纱,笔者小时在老家就亲眼见过手工纺纱过程,完全依靠手指的触感和技巧实现纺纱的效率和质量。

因此,在新时期早期手工纺纱是必然阶段。而随着原始纺轮的出现,纺纱的效率获得了较大的提升。新石器时期最早的纺轮出现在距今8000年左右的跨湖桥遗址,其后在其他许多遗址中出现了大量的纺轮,证明了纺织业在新石器时期是一非常重要的手工业部门,在整个新石器时期的经济中占据十分显著的地位。

有了纱线,人类必然需要把纱线织成布匹。织的源头有两个,一是早期的平铺式编织,二是吊挂式编织。

平铺式编织是把一系列纱线(经线)平行排列铺在平面上,同时把纱线(经线)的一端固定在一根横木上,然后用手或简易的工具,把奇数经线或偶数经线提升起来,使奇数经线和偶数经线之间形成一个开口,此时,借助骨针把另外单独的纱线(纬线)垂直穿过该开口,最后用一木质或骨质刀工具打紧穿过的纬线,并反复进行上述操作,以完成编织。

吊挂式编织是把一系列纱线垂直吊挂在圆周形物体或一横杆上,并把石质或陶质的重物系在每根纱线下端,以便拉紧纱线。织作时,甩动一定间隔或相邻的重物,让纱线相互纠缠,以形成绞结实现编织。使用重物的目的是便于操作,利用重物甩动时产生的力,加快织作过程。

这两种纯手工编织方法虽效率不高,但对织造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人类制作贴身柔软的衣物提供了保障,并促进了原始织布工具的诞生。踞织机就是原始织布机,简称腰机。距今8000左右的跨湖桥遗址曾出土了原始腰机的几个部件,这是已知的最早发掘到的原始腰机。其后,在河姆渡遗址也出土了腰机的部件。这便证实了早在新石器中期,人类已开始使用简易织布机进行编织工作,并在新石器晚期,腰机的使用已较为普遍。

综上所述,众多资料和考古挖掘表明,织造业起源于旧石器晚期的编绳技术,并从小孤山出土的骨针可以推测,距今2-3万年前人类已掌握了提取与利用天然植物纤维的能力,并经历了手工编绳到手工捻线的过程,并随着最早纺轮的出土,证明人类在距今8000年左右的新石器中期已学会了利用工具进行纺纱,并在手工纺纱的同时,人类学会了手工织布,这可从出土的陶片上印有织纹进行判断,也可从出土的网坠解读出距今1万年左右人类掌握了手工编织。

并从最早腰机的出土,可证实在新石器中期人类已能利用纺织工具进行织布,从而完成了古代织造业的基本模型。简言之,织造业的演变经历了:提取利用植物纤维 手工编绳 手工捻线 纺轮纺纱 手工编织 腰机编织。

(二)织造的工艺

新石器时期,织造工艺主要分为提取原料、纺纱和编织等三个程序。原料提取是从天然植物中获取可用于纺纱用的纤维,纺纱则是把植物纤维捻成用于织布用的纱线,而编织则是织造的最后工序,通过编造把纱线织成制作衣物用的布。人类只有先学会了编织,而后才能学会如何进行服饰加工。

1、提取原料工艺

在植物茎杆中,如苎麻、亚麻和黄麻的草本茎,具特别发达的韧皮纤维束,可用于制作各种纺织品。《诗经陈风》中记载:“东门之地,可以沤纻”可见我国古代很早就开始利用天然植物纤维,在新石器时期的土陶器上已有麻布的印纹。

据此可推断,新石器时期提取天然植物的纤维是织造业诞生的前提,人们只有非常熟练掌握了提取天然植物纤维工艺,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原料用于纺纱和织布。根据民族学考察,人类提取原料的工艺被称为沤池漂洗。

沤池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在人工挖凿的池塘和水池里长时间的浸泡织物,通过水里的微生物发酵后获得可利用的植物纤维,这是获得纤维的初加工技术,这个过程主要通过湖水雨露浸润原材料之后,产生的酶菌去分解植物果胶,使纤维细胞和植物果肉组织直接失去粘合而分开,从而发酵制纤。

在这个过程中,水浸发酵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细菌和有益的真菌,故又称“沤纤维”为脫胶。经过微生物长时间的化学反应,以去除粘附在叶纤维上无用的残留物,由此获得利于人类使用的柔软的纤维原料,这种方法也适于有韧皮纤维的树皮,除了可以把作物进行整株包扎在一起整体沤洗,还可以将作物剥皮后进行沤洗加工。

这是在整个沤池漂洗中不可省略的步骤之一,漂洗是为了获得更为干净纯粹的原材料,只有提取出合适的原料后才能进行后续的纺纱工艺。

2、 纺纱工艺

新石器时代早期,纺纱纯手工完成,其工艺参考近现代的夏布纺纱工艺。即先剥取植物茎的片状韧皮,并用水较长时间浸泡,再用工具刮去片状韧皮上的果胶后获取两头细中间粗的纤维。

再用指甲劈分纤维的一端,使之分成两绺更细的纤维,取准备与之绩接的纤维,合并捻转其中的一绺,连接成一根后并列两绺,按之前合股的方法,先向前面的方向捻动,再反方向回捻,就可接成纱。

随着纺轮的诞生,新石器时期的纺纱工艺有了较大进步,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旋转纺轮,利用纺轮自身重量产生的旋转力偶做功,加工时旋转的惯具备牵伸纤维和加捻纤维作用。

纺纱时,先将杂乱的纤维用手握住或放在高处,在转杆上端缠一段从中抽出纤维,然后用另一手的食指与拇指来捻动轮杆,使纺轮在空中不停地朝一个方向旋转,同时纤维不断地从手中释放出来,纤维在纺轮的旋转过程中得到了牵伸和加捻。

当人手用力捻动轮杆使纺轮旋转时,杂乱的纤维在人手牵伸和纺轮旋转的惯力作用下被牵伸拉细,进而把拉细抽长的纤维加捻扭合成一股细纱。在纺轮旋转和人力牵伸下,沿着捻杆的方向不断向上传递纤维牵伸和加稔的力。等纺纱到一定长度时,便可将加捻过的纱缠绕在捻杆上。

如此反复,直到纱缠满轮杆,或纤维纺完为止,即完成“纺纱”过程。纺出的纱有两种捻法,顺时针转动成Z捻法,逆时针则成S捻法。新石器时期的纺锤虽然构造简单,但其在纺纱的过程中巧妙地完成了现代纺纱工艺仍然沿袭的牵伸、加捻和卷绕等三个动作。

3、 编织工艺

有了纱线之后,就需要把纱线编织成布匹才能缝制各式衣物。编织工艺分为“编”和“织”两部分,新石器时代的编织工艺首先体现先在手工“编”的工艺,学会了“编”才能逐渐掌握“织”的工艺。

其中的“编”是人类手工的自主行为,通过人类长期的实践证明,只要采用硬度合适的条形材料就可实现“编”的行为。而“编”的技艺来源于人类的结绳术,早在旧石器时期,结绳已出现,如距今1万余年的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出土了带绳纹陶片,也证实了人类在旧石器时期已掌握

“编”的工艺。随着“编”技术的成熟,人类慢慢发展出了“织”的工艺。最早的“织”仅仅借助骨针进行操作,被称为骨针平织。何为骨针平织呢?如果把编织的布看作一个平面,单根经纬线穿插交错编织,使织网孔呈正方形的一种编织方法就叫平织,实际操作就是一根经线压一根纬线的重复操作,这个工艺需要用到两根线分别固定到骨针上来回交错完成,这种编织的方法就是平织法。

由于手工编织的局限,此时用于“织”的技术十分有限,没有办法做到精准细腻。编织出的布匹不够紧密,孔隙较大,纱线容易脫落,保暖不好。为了编织出更好质量的布匹,古人类逐渐发展出编织用的工具,最早的编织工具便是踞腰织机,简称腰机。

根据考古发掘,最早腰机出现在距今8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期跨湖桥遗址。有了腰机,人类便能较大提高编织效率,同时很大程度上提高编织质量,从而极大促进了人类的快速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原始腰机虽然结构简单,但原理却很清晰。织造时,织工席地而坐,依靠两脚与腰脊之间的距离来调节经纱的松紧程度。

用分经棍把经纱按奇偶数分成上下两层,以形成梭口,再用综杆垂直穿过上层经纱,并一一牵吊起下层经纱,之后将综杆提起便可对调上下经纱的位置,形成第二织口,把打纬刀放入织口,立起固定织口,纡子引纬线,打纬刀打纬:随后,把下层经线放下,形成第三个织口,再织。如此循环交替不断织作。

使用原始腰机工具的过程中,不仅减轻了自身手的劳作强度,还把力分布到手脚腰上。极大提高了编织的效率,织出来的布质量也更好。

本文地址: https://www.tanjiaoyicn.com/n/928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部分来源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或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联系我们

    938401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baban38@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