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英文)

最近有很多兄弟都在问为什么研究中国古建筑这个问题。还有少部分人想弄明白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英文。对此,碳百科整理了相关的教程,希望能帮助到你。

我国疆域辽阔,是一个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国家。从南到北,从东至西,地区间的气候、地形、水文条件相差很大,人们的生活习惯也有所不同。勤劳智慧的先辈们因地制宜,利用所处环境中的材料,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建筑类型。

大好河山

但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身处炎热多雨南方的干阑式建筑、北方游牧民族可移动住宅毡包、中原的合院还是东北寒冷山地的井干住宅,木材都在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干阑式建筑

毡包

井干式建筑

西方的古建筑多用石块砌筑,而我们则选择了木材作为建筑的主体材料。除思想观念的差距外,木材必然有着不可代替的优势这些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取材方便

在古代的用地中,城市所占比例不高,大部分都是村落和未开发的深山老林。所以,这时候森林的覆盖面积是很大的。

谁家需要盖房子,直接去森林砍伐几棵大树就好,如此成本低,容易获得的材料自然获得人们的喜爱。

广袤的森林

2适应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墙倒屋不塌”的俗语,这里说的就是木构建筑的特。

木架建筑属于框架结构体系,由梁、柱、枋、檩共同承受各种荷载。木构建筑的墙只有围合和分隔的作用,不参与承重。

木构框架

如此便赋予了建筑在空间上极大的灵活,建筑房间划分不受墙体的牵制,房屋主人可根据实际的需要布局建筑的内部空间,后期功能有变,还能把墙体拆除重建。

不仅如此,窗户、门的位置和大小也有着极大的灵活,不像西方的石砌建筑,门窗开的大一些,建筑就有倒塌的可能。

优美的花窗

3抗震能好

木构建筑的结构不是一体的,而是多个构件榫卯结合,节点处有一定程度的可活动。

当地震来临时,各构建的节点处晃动但不易摧毁,有着很强的抵御地震破坏的能力。

像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矗立千年不倒,就有这个原因。

巧妙的榫卯搭接

4施工速度快

首先,从材料采集上,木材砍伐速度要远远大于石块的开采。这也是中国的建筑在短时间内可以快速建成但西方一个建筑动辄数十甚至数百年的原因。

其次,木构件的尺寸可不是自己随便定的,建筑有多大,用来做什么,屋子的主人是什么地位,都是重要决定因素。

所以,古人建房先是对各种构件统一加工,再把它们现场组装拼合,不需要现场制作。

5方便修缮

木构建筑有结构损坏只需要把破损的那个构件找到,单个拆除,在再换上新的。在修缮过程中,不会对建筑其他部分造成损害,修缮后也看不出什么痕迹。

灵活更替损坏构件

木建筑虽有这么多的好处,但易燃烧、受潮朽坏是无法避免的问题。

再加上木材长成的时间周期较长,而人口增加迅速,房屋越盖越多,到明清已经很难找到大量树干粗壮的木材了,木构建筑的发展最终走向没落。

本文地址: https://www.tanjiaoyicn.com/n/445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部分来源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或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联系我们

    938401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baban38@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