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藤器市场在哪里(藤制品批发市场在哪里)

最近有很多热心观众都十分关心中国最大的藤器市场在哪里这个问题。还有网友想了解藤制品批发市场在哪里。对此,碳百科整理了相关的攻略,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在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里,藤以独特的魅力和工艺个,很早就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据《易经·系辞》记载,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即以植物韧皮编织成网罟(网状兜物)。后来,藤制品以其天然清新、健康环保、经久耐用等显著特点慢慢得到人们的了解、接受与推崇,走入千家万户。藤器艺人们也不断进取,创新出诸多的藤编织品,到19世纪末时中国的藤编织品已经开始出口。在我省赣州的会昌县,藤器制造历史也非常悠久,它几经沉浮,如今再次受到了市场的青睐。

历史悠久清时已行销全国

连日来,赣州市会昌县文武坝镇水东墩脑村村民文平清可忙坏了。“不仅是我,我们村其他人也是,都在加班加点赶制藤器。”文平清是会昌藤器的代表传承人,据他介绍,会昌藤器在市场上很受青睐,每年夏季,全国各地对藤器需求量猛增,村民们便会因此忙得连轴转。

会昌县的藤器是一种民间传统工艺产品,其生产来自于农业生产的需要。据会昌县文化馆工作人员张丽萍介绍,在农耕经济为主的社会里,生产工具短缺是很大的制约因素。于是,一些头脑灵活的农民用结绳打编的方法,把藤条制成一些简单的盛物、盛粮的农具。后来在不断的生活实践中,编织技艺逐步提高。

但是,会昌藤器具体的发源于何时目前已无从查考,当地县志对藤器最早的文字记载至清代才出现。据县志记载,当时会昌生产的篮、盘、托、箕、箱类藤器用具已十分流行,其主要以杉条、赣藤(又名土藤)或海南藤作架,用经过防腐处理的藤皮编织而成,一时行销全国。

气候地形适于原材料生长

为赚钱养家,过去的会昌几乎家家户户、男女老幼都会藤器制作,甚至还流传着许多与藤器有关的民谣,如“编筐打篓,养家糊口”“金条银条,不如藤条”“藤编编来了新房,编来了新娘”等。

藤器在会昌如此兴盛并非偶然,而是与当地的自然条件密不可分。记者了解到,藤类植物的生长对水热条件要求较高,一般来说,热带地区的藤本植物种类多于温带地区。赣南地区藤本植物的区系成分较为复杂,不同地区的藤本植物种类也不尽相同。其中,以木质藤本植物为主,占总数的47.6%,用于制作藤器的土藤便是木质藤本植物的一个重要种类。

记者了解到,会昌县处于中亚热带南缘,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这里山地丘陵地区众多,且雨量丰沛、植被茂密,这样的环境非常适合用于编织藤器的野藤和制作藤架所用的杉条生长。

多道工序制成工艺讲究

除了独特的自然环境适于原材料生长外,会昌藤器的兴盛还源于其独特而考究的制作工艺。记者了解到,会昌藤器制作的主要工序有选藤——浸藤——破藤——拉藤(刮藤)——钉架、编织——上漆等7个过程。制作过程中,需用到藤刀、剪刀、架刀、小刀、码子等工具,每一步都不能马虎。

“其中主要的工序便是编织藤面,主要的编织方法是上三藤压五根藤,再用藤刀压紧。”文平清告诉记者,“制作藤架也需凭艺人高超的技艺,若编织圆形器具,必须用码子校正,弯度达到360度,不能有丝毫差错。”

由于会昌藤器的藤架是用杉树的树干制作而成,结实可靠,因此具有经久耐用和不生虫的特点;藤面则是用土藤的皮编织,质地牢固,韧很强,具有不霉变、凉爽舒适、四季适用等特点。

创新品种成消夏“宠儿”

尽管会昌藤器优势众多,但是藤器款式单调、样式古老,因此在上世纪初时逐渐被市场冷落,导致年轻人都不愿意再学习这门技艺,只有少数人在坚守,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这一状况才有所改善。文平清告诉记者,当时面对不景气的藤器制作,老艺人们开始寻找各种出路,他们试编藤坐椅,为会昌藤器的生产找到了一条发展新路。

据会昌县文化馆馆长梁玲娜介绍,1958年,会昌县成立了城镇公社藤器厂。1978年后,会昌藤器加快发展,由原来的独家生产转变为多家生产,产品有侍椅、沙发、排椅、茶几、藤桌、儿童用品等8大类120多个品种。

记者了解到,藤椅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种类,其编织纹样主要以“米”字形和“人”字形为主。“‘米’字形的纹饰使得椅子具有良好的透气,清凉舒适,这种椅子面世后便成为盛夏时人们消暑的‘宠儿’,时至今日也非常热销。”据文平清介绍,“人”字形的花纹则使其更加扎实耐用,四季皆宜。

绿色环保广受追捧

但是,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市场上出现了皮质、铁质、木质家具及工艺品,会昌藤艺再次面临困境。据张丽萍介绍,藤器必须完全依靠手工制作,没有机械化生产的优势,所以在当时家居市场中阵地不断丧失。原先以生产精美工艺家居而闻名的会昌藤器手工业成了只编织藤椅的“藤椅业”,发展举步维艰。

幸运的是,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们环保、健康消费意识的不断兴起,藤器作为一种绿色、健康的家居产品,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会昌藤器再次看到了重回巅峰的曙光。

不过,消费者的追捧对于当地的藤器制作者而言却是喜忧参半,因为只能依靠手工编织,各藤器作坊每月最多只能制作出600多张藤椅。“因为人力不足,我已经推掉了好几批来自福建、广东的订单,回绝了来自吉安、梅州等地的好几位经销商的承销意愿。”文平清表示,“本来还有人需要制作藤质工艺品,但由于时间和精力不足,也没法接单。”

工艺升级市场潜力巨大

如今,人们的消费需求日益增长,为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会昌藤器也在不断进行艺术创新,增加科技含量。梁玲娜将记者带到一个藤器的成品展览室,记者看到,在这个近百平方米的展示厅内,各式各样的藤编成品不下千种,既有造型奇异的灯具、古朴厚重的屏风、憨态可掬的动物,也有经济实用的餐桌、茶具、摇椅、吊篮等。

此外,梁玲娜告诉记者,会昌藤器的制作工艺也在不断地“升级换代”,市场潜力巨大:编织原料已从单纯藤条为主向草绳、木片、竹片多样化原料转变,用于编织工艺品的原材料有30多种;编织技术已经从传统的立编、经编技艺向藤柳混编、藤木混编、藤木草铁复合编等复合技术方面转变;产品花色也已从单一色料向多种色彩转变。

本文地址: https://www.tanjiaoyicn.com/n/416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部分来源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或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联系我们

    938401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baban38@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