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净戒是指什么(三聚净戒是什么戒)

最近有很多老铁都想知道关于三聚净戒是指什么的答案。还有其他网友关心三聚净戒是什么戒。对此,碳百科整理了相关的教程,希望能为你解除疑惑。

liu du

六 度

六度又称为六波罗蜜。波罗蜜具称为波罗蜜多,意译是“到彼岸”,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六度是大乘佛教中菩萨欲成佛道所实践之六种德目,即六种到达涅槃常乐彼岸的方法。《六度集经》曰︰”众祐知之,为说菩萨六度无极难逮高行,疾得为佛。何谓为六?一曰布施,二曰持戒,三曰忍辱,四曰精进,五曰禅定,六曰明度无极高行。“

一、布施

二、持戒

三、忍辱

四、精进

五、禅定

六、般若

一、布施波罗蜜

布施即以慈悲心而施福利与人之义。布施有财施、法施和无畏施三种。菩萨修布施,能对治悭吝贪爱烦恼,能施与众生利乐。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


布施的本义,原为以衣食等财物施与大德及贫穷者。发展到大乘时代又加上法施、无畏施,扩大了布施的意义;其中法施之功德较财施为大。


布施行的形成,是由施者、受者、施物三者和合而成的,即《能断金刚般若经论》所说的能施、受者、施物三轮。布施时体念此三者本质为空,而不存任何执着,此称为三轮体空或三轮清净。


布施时不求世间的名闻利养等报,但为资助出世之善根及涅槃之因而以清净心行布施者,此名净施。以妄心求福报而行布施者,则名不净施。

二、持戒波罗蜜

持戒即受持佛所制之戒而不触犯,亦可译为绝对的、完全的持戒,或持戒的完成。持戒内容包括持守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能对治恶业令身心清净,菩萨由修一切戒法和善法,能断身口意一切恶业。

持戒梵语尸罗,有止恶修善的意义。持戒有在家与出家之分:在家者受持三皈五戒,八关斋戒。出家沙弥受持十戒,比丘受持二百五十戒,比丘尼受持三百四十八戒。菩萨戒受持十重四十八轻戒,不分在家和出家,以其身份的不同,所持戒相亦有异。现在家居士也有依《优婆塞戒经》受持六重二十八轻戒。

三、忍辱波罗蜜

忍辱指修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能对治嗔恚,使心安住。


谓菩萨由修忍辱,能忍受一切有情骂辱击打及外界一切寒热饥渴等之大行,无论业障魔障,即能断除瞋恚烦恼。修道途中,阻碍必多,遇挫折毁谤,不怨不怒,由忍化恕,心自安之,外忍饥寒,内忍七情六欲,如此道志不馁,不畏困难,学道度人必能成之。

四、精进波罗蜜

精进是指勇猛勤策进修诸善法;即依佛教教义,于修善断恶、去染转净之修行过程中,不懈怠地努力上进。


精进有身精进、心精进二种。身精进指于身勤修善法、行道、礼诵、讲说、劝助、开化,或指勤修布施、持戒的善法;心精进指于心勤行善道,心心相续,或指勤修忍辱、禅定、智慧。


精进为修道之根本,能对治懈怠,生长善法。

五、禅定波罗蜜

禅与定皆为令心专注于某一对象,而达于不散乱之状态。禅定有色界之四禅与无色界之四定,合称四禅八定。修习禅定,能对治乱意,使心安定。


《佛说罗摩伽经》:“行禅波罗蜜。身心不乱。而遍诸方。满足清净禅波罗蜜。勇猛精进。不舍三昧。名禅波罗蜜。而得清净。究竟一切诸清净行。入胜三昧。神通游戏。度大智海。念念相续。皆悉次第。入清净定。是名禅波罗蜜。满足诸方便。身心常净。是名禅波罗蜜。一切禅定海。究竟诸三昧海。次第相续。未曾断绝。是名禅波罗蜜。”

五、般若波罗蜜

般若为梵语音译,意译为智慧,但这个智慧,不是世间凡夫的聪明智慧,而是如来的圆满大觉;是通过修习八正道、诸波罗蜜等,而显现之真实智慧、明见一切事物及道理之高深智慧。


菩萨为达彼岸,必修六波罗蜜,其中之般若波罗蜜,称为“诸佛之母”,成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据,而居于最重要之地位。


《大智度论》云︰”般若言慧,波罗蜜言到彼岸,以其能到智慧大海彼岸,到一切智慧边,穷尽其极,故名到彼岸。“《大智度论》又云︰”一切菩萨道名菩萨行,悉遍知诸法实相智慧,名般若波罗蜜。“


太虚大师关于六度的开示

菩萨道,即实践六度行是。如有类人生来赋有悲心,今闻大乘佛法扩充之引发之以行六度,即成菩萨。亦有悲心薄弱,今闻大乘佛法,学习菩萨道修六度行,亦成菩萨。更有类人悲心本无,今闻大乘佛法,慕菩萨行愿,开始虽觉勉强,但久久亦能安其所行,也成菩萨。


生有悲心者为上根,以宿己习学,今更加功用行;悲心薄弱者为中根,以奋志坚毅,勤策自励以赴;无有悲心者为下根,以胜缘现前起惭愧心,强以成之;其为菩萨行则一。故弘愿如海,须有实行大山以填之,六度行山,填实愿海,佛果菩提方能圆满。否则,愿便成虚,是假的菩萨,非真菩萨。菩萨之道,是在实行六度。

一曰布施度

布施是有多方面的。有身体的布施,如施头目脑髓身命的,曰内施;施田园家国财产的,曰外施;内外兼施的,曰一切施。更有说︰惠舍生活资财不使人缺乏的,曰财施;以世间学问乐育人群,乃至以佛教善法化导大众的,曰法施;世上发生一种威胁人的生命或自由时,以种种方法使其消灭,保障一切令离怖畏的,曰无畏施。故布施方面极为广泛,且有常人能力所不及所不易行的。要在已发菩提心的菩萨实践行布施时,随己力能行到如何为如何,初毌须期心高远。磨练久久,自然即难成易。古今来多少贤哲舍身成仁,立法保民,亦经由长时煆炼中得来,非一朝一夕所能致。故布施不是仅指拿点金钱救济人的,叫布施。其原则,凡能牺牲自己利益人群的,都是布施。


二曰持戒度

大乘菩萨戒,不专是消极的禁止行恶,而是积极的努力行善。故“尸罗”的意义,是含有止息恶法实行善法的。举例如说三聚净戒︰曰摄律仪戒,偏说禁制恶行,是严制消极方面的行为;曰摄善法戒,广说励修善行,是扩充积极方面的行为;曰饶益有情戒,凡有利益人群无不兴崇,更展开从事实际的工作,非口惠而重在实践。总之,菩萨戒之原则在戒除恶行保持善行,以一颗向上的精神力,使群众亦趋净化,增长不退。其策励恶止善行的精神,可见之于三十七道品中四正勤行。

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

皆悉回向给原作者及各位读者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一切重罪悉解脱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本文地址: https://www.tanjiaoyicn.com/n/2883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部分来源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或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8条)
  • 许朽嘻
    愿佛教发扬光大,惠及天下世人!
  • 金急
    放下放下放下……本来无一物,何必惹尘埃……
  • 咸振喷
    「般若」是指通达「五明处」等的智慧。(五明处,梵:panca-vidya-sthanani。藏: rig pa’i gnasnga bo。指五种学间,是古印度对学术范畴的分头方法。此即:1.声明,梵:abda-vidya。藏:sgra,即是语言文法之学。2. 工巧明,梵:silpakarma-vidya。藏:bzo,即建筑、绘画等工艺学问。3.医方明,梵:cikitsa-vidya.藏:gso pa,即是医学。4. 因明,梵:hetu-vidya。藏:gtan tshig,即是逻辑论理之学。5.内明,梵:adhyatrna-vidya,藏:nang don,即是宗教心性之学。)这一点和玄奘翻译《瑜伽师地论》中的一样。什是医方明呢?应当知道此明的内容概略有四种,指的是观察疾病相状高明慧巧、诊断疾病根因高明慧巧、断灭病人的疾病高明慧巧、使病愈者不再生病的方法高明慧巧。如此四种高明慧巧的详细内容如经中所说,应当知晓。
  • 奚痈筷
    走好选择的路,别选择好走的路,你才能拥有真正的自己。人生在世,注定要受许多委屈。人越是成功,所受委屈也越多。要使自己的生命获得极值,就不能太在乎委屈,不能让它们揪紧你的心灵。要学会一笑置之,要学会超然待之,要学会转化势能。智者懂得隐忍,让我们在宽容中壮大。
  • 徐阅
    正统的六度波罗蜜多是,布施,境界,安忍,精进,静虑,般若!
  • 慕容锰瞅
    思之则成,行之则成,则曰波罗蜜 无所不相是为实相,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也者,以道证佛,佛无相也,佛本无相,道之所正,故老子曰化胡为佛,所谓佛者以中国之道名胡教之名也,若论本来,莫须有也
  • 萧蛰
    阿弥陀佛[祈祷][祈祷]
  • 向炙拼
    能修六度,即为菩萨。
  • 倪握
    佛教六度是行持的规范和目标。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南无阿弥陀佛[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
  • 缑落噪
    [祈祷][祈祷][祈祷][玫瑰][玫瑰][玫瑰]
  • 闻人矾知
    阿弥陀佛[祈祷][祈祷][祈祷]
  • 巢诛去
    阿弥陀佛[祈祷][祈祷][祈祷]
  • 酆姻济
    净心净物净名
  • 雍漆哆
    愿佛教发扬光大,惠及天下世人!
  • 弓莫贞
    断思维炼定力以断贪嗔痴,然后觉察六识,不注意六识,以断六识。这便是明心见性。
  • 爱该凿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 酆沁
    六度是行持的规范和目标。[祈祷]
  • 宰粹
    人体八大重要穴位:大椎穴,会谷穴,中脘穴,神阙穴,关元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涌泉穴

    联系我们

    938401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baban38@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