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头是什么意思(寡头垄断是什么意思)

最近有很多朋友都在搜寡头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还有网友想弄明白寡头垄断是什么意思。对此,碳百科准备了相关的教程,希望能帮助到你。

去年阿里遭到反垄断调查的事件,成为了社会上的热点新闻,各路报道铺天盖地、热度不断。一时之间各大营销号纷纷带起了“某宝不死,中国不富”的节奏,各种打倒寡头企业的言论甚嚣尘上,颇有点落井下石的感觉。那么所谓的寡头究竟是啥呢?为啥现在人人喊打?

“寡头”,简单来讲就是垄断者。当某一行业全部或者大部分的商品都是由为数不多的几位销售者,或者少数几个厂商供应的时候,这些销售者或者厂商就相当于垄断了该行业,那么他们就可以被称作是“寡头”。寡头们对市场价格和产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作为消费者,我们已经习惯了买东西上淘宝,买生鲜用盒马,点外卖上饿了吗,付钱用支付宝,在这个过程中,阿里巴巴不仅完成了对中国人生活全方位的渗透,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我们日常生活的掌控。在阿里巴巴的数据库里,我们的用户画像和消费行为被计算分级,我们的消费行为被平台观察并且引导,其结果就是我们作为消费者的主动权被悄无声息地限制和剥夺。

除了引导消费行为之外,阿里巴巴还实施了“二选一”的政策,以此来实现实质上的垄断。所谓的“二选一”就是商家必须在各个平台间进行选择,如果想在天猫入驻,那就不能再在京东或其他平台上存在,这也就剥夺了消费者在多平台间进行自由选择的权利。当民众原本多种多样的消费途径,被各大商家削减到只有几种,最后再被垄断企业,人为地限制到只有唯一一个选择,那么这个实现了垄断的企业,如果想要通过控制价格来影响民生,简直就是易如反掌了。所以,垄断行为如果得不到管控,就会接直接影响到人民的生活甚至动摇国本,这也就是为什么这次政府要对涉嫌垄断的阿里下手。

不过,马云就算操纵阿里巴巴实行了垄断,但要是想把他称作是“寡头”,可能还是有些不够格。因为历史上那些著名的“寡头”们,除了利用手中庞大的金融资本控制了国民经济命脉之外,还往往利用自己在经济上的巨大影响力实际操控了国家政权。单从资本上看,马云可能还算是能量巨大,毕竟他怎么说也是中国首富,缺啥都不可能缺钱。然而从把经济实力转化为政治实力这个角度来说,马云显然就有点不够看了,毕竟在中国,资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打过人民。所以,不管马云一年能赚多少个亿,就他算赚了中国一年的GDP,他充其量也就是个财主,他依旧配不上“寡头”这个名号。

和历史上那些真正厉害的寡头们一比,什么马云、什么马化腾,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俄罗斯曾经就有过这么一批初代寡头,在他们的巅峰时期,他们基本控制了石油,电力,冶金和金融业等国家命脉,并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媒体、把控着舆论风向。更可怕的是,他们甚至还左右了国家领导人的人选。

所以,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些马首富的前辈们,看看这些于后苏联时代崛起的俄罗斯初代寡头,是如何在苏联解体后借时代之势,通过投机倒把和制度冒险,侵吞国有资产成为寡头,从而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政治政权的。

一个泱泱大国的实际控制权是怎么落到少数资本家的手里的?这些把控着整个国家的新贵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发迹成势的?所以,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些俄罗斯初代寡头“窃钩者诛,窃国者候”的热血上位史。

很多成功人物的生平传记都爱渲染成功者们在他们飞黄腾达之前过得有多么地凄惨,因为只有以前过得惨,才能反衬出他们后来的成功有多么来之不易,这其中多少有点夸张的成分。但后苏联时代,这些初代寡头就不一样了,他们是实实在在大写的“惨”。他们的发迹故事多多少少都有点被逼上梁山那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感觉。

当时,曾经盛极一时的苏联即将崩溃,计划经济难以为继,在农民必须天天集中劳作的同时,民众却仍旧买不到基本的生活物资。成吨的蔬菜烂在仓库里,而数以万计的民众,挨饿排队却连一块馊肉都买不到。有的人原本出门想去买鸡肉,结果却带回了卫生纸,因为大家都是“有什么买什么,看见什么买什么”。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简单地吃顿饱饭都成了奢望,根本顾不上好不好吃、爱不爱吃。商店的货架永远是空的,而更可怕的是,这种日子根本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是尽头。面对饥饿,伟大的人民群众因时制宜、开动了小脑筋,求生的欲望让他们在暗地里搞起了灰色经济。公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开始在私底下搞些小动作。国营商店的肉贩私卖牛肉片,国营林场种着私人树木,国营医院的医生给病人提供灰色服务。灰色经济这条路就是悲催的民众,在绝望之时自己给自己的找的出路。我们今天要讲的寡头们也不例外,全都搞过灰色经济。一代枭雄嘛,头脑肯定比常人更加活络一些。

亚历山大·斯莫伦斯基

今天咱们着重要讲的,是俄国寡头中最有代表性的3个人,第一个是银行巨头亚历山大·斯莫伦斯基,他的发迹史是一部妥妥的屌丝逆袭史。他原本是一个没有文化、靠偷印圣经起步,还被叛过刑的社会愤青,最后却靠货币投机成为了后苏联时代首屈一指的银行家;第二个是媒体大王弗拉基米尔·古辛斯基,他是学戏剧导演出身的,但却莫斯科却没有一个剧院愿意收留他,无法施展才华抱负的他走上商业道路,打通各路关系成立了自由报刊和独立电视台,最终成为了后苏联时代一枝独秀的媒体大王;最后一位是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这位本身就出身不凡,起点就是商业巨子,之后更是成了商业游戏的职业玩家,拿国有资产以钱生钱,通过走私电脑把国家资产换成真金白银。

他们三人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有着不同的成长背景,却殊途同归,都抵达了俄罗斯财富与权利的至高之处。那么究竟是什么造就了这批时代巨子呢?他们究竟是如何一步一步地走上人生巅峰的呢?

我们先来讲讲银行巨头-亚历山大·斯莫伦斯基,他算是寡头中相当传奇的一位,是纯粹凭借个人努力,最终实现财富自由的典型,作为一个从未受过高等教育还被逮捕过的社会边缘角色,斯莫伦斯基的发迹史就是一部屌丝逆袭史。

斯莫伦斯基的父亲是苏联人,母亲是出生在奥地利的犹太人。父母在他还小的时候就离了婚,小斯莫伦斯基跟随母亲和姐姐们在莫斯科长大成人。在他十六岁那年,斯莫伦斯基首次体会到了种族背景带给他的巨大阻碍。他去申请国内护照,因为父母早年离异,斯莫伦斯基对父亲几乎毫无任何感情,拿着国籍表的斯莫伦斯基,怀着对父亲的怨愤,随母亲填了“奥地利”。作为犹太人,斯莫伦斯基的职业道路已经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再加上“奥地利”的字眼,他就更会被视作是外来者,因此受到更多的羞辱。奥地利犹太人的身份几乎堵住了斯莫伦斯基在社会体制内所有的上升通道。在那之后,斯莫伦斯基体会便了人情冷暖的百般滋味,并因此对社会体制心怀不满、积怨渐深。

斯莫伦斯基应召入伍后,供职于军报。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开始用公家的油墨纸张偷印商业名片,因为他开出的价格低廉,所以销量很好,通过这个,斯莫伦斯基小赚了一笔。回到莫斯科后,斯莫伦斯基来到一家印刷厂上班,他发现了人们对禁书的需求,在黑市上,一本《圣经》的价格就高达他半个月的薪水,而现在他有办法来印刷。所以,斯莫伦斯基开始在印刷厂利用夜晚的时间偷印《圣经》,但不幸的是,他在1981年被人告发,并遭到了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逮捕。斯莫伦斯基,因偷盗印刷厂七公斤油墨,用于个体商业活动而被指控“盗窃国家财产”,获罪的斯莫伦斯基被判处到莫斯科郊外的加里宁镇监狱的建筑队,服劳役两年。

服劳役结束后,苏联当时的短缺经济,给了斯莫伦斯基的人生一个转折的契机。因为苏联的中央、计划体制不能满足莫斯科的建筑需求,莫斯科的国营建筑公司亟需建筑人才来缓解住房短缺的问题。斯莫伦斯基凭借着自己在建筑队服劳役的经历,成功地在维建基金,这家国有公寓建筑和维修企业当上了部门主任。斯莫伦斯基在工作中显露出来的精明市侩,逐渐引起了党组织负责人的注意,到了1987年,市党委的官员选中了斯莫伦斯基,命令他火速成立一家合作社。斯莫伦斯基于是成立了一家名为莫斯科3号的企业,为啥是3号呢?就因为1号2号已经被注册过了。当时的莫斯科人口拥挤,社会体系没法为居民提供足够多的房屋,九百五十万人口中,有一半人的住所都达不到国家制定的九平方米最低住房面积标准。面对这一困境,唯一的对策就是在莫斯科郊外搭建简陋的度假屋,供市民躲避酷暑。斯莫伦斯基凭借他在建筑领域学到的关键窍门和活络的头脑,往往能弄来稀缺的建筑原材料,他在这件事上也尝到了甜头。几个月之后斯莫伦斯基的合作社一派繁荣,他的度假屋很是抢手,靠着这桩生意,斯莫伦斯基开始了他的致富之路。

慢慢地,斯莫伦斯基赚到的卢布越来越多,多到没地方存放,攒下了大量的现金。可是当时苏联的金融体系还是掌握在国家手里,国家银行处于银行体系的中心地位,控制着货币和信用的流动。斯莫伦斯基一旦把这些钱存入银行,一定会遭到政府的盘问,数十万卢布从何而来?为何没有交税?甚至会有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人在银行等着他。斯莫伦斯基信不过国有银行,因此只好自己存放一摞摞现金,可长此以往也不是办法,为了不再受制于国有银行,1988年斯莫伦斯基再一次冲上了变革的前沿,他决定自己成立一家银行。

一如当初被官员选中,赶鸭子上架成立合作社,斯莫伦斯基又开始探索起成为银行家的路子。斯莫伦斯基成立银行的初衷是让他能自由存取、使用他的钱,这样他无需向政府解释,就能把钱汇到指定的地方。结果,银行还没开张多久,就有客户找上门来,这让斯莫伦斯基意识到开银行比经营建筑合作社更赚钱。于是他开始把他的银行业务提升到一个新水平。同时,他注销了自己的合作社莫斯科3号,完完全全地成为了一个银行家,在之后的十年间斯莫伦斯基的首都银行都一直是他的核心业务。

在当时,很多其他的银行都有政治背景做后台,而斯莫伦斯基的特别之处就在于,他始终坚持不与政府有任何瓜葛,他想要拥有不受干涉、自主行事的权利。当时的苏联银行要想获得种子资本,只有两种方法,要么不管不顾,不主动进行背景筛查就向可疑账户提供服务,要么就与当局及政府官员密切合作来获取预算存款和盈利合同。而斯莫伦斯基既没有任何政治后台也不想和政府有瓜葛,这种情况下他与持有不义之财的人展开合作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因此,斯莫伦斯基的银行在90年代初,也就成为了各种非正当收入者的天堂。

苏联解体后的1991到1994年,卢布对美元的价格下跌了95%,斯莫伦斯基和其他银行家通过豪赌卢布和美元的每日汇率波动,利用高胀率进行货币投机,并从中获取了巨额利润。1992年,斯莫伦斯基的银行,收入是61亿卢布,盈利24亿卢布。作为一个趁黑夜印刷圣经起家,被判刑到建筑服劳役役、的奥地利小伙儿,他能在苏联混到这个份儿上,可以说是绝对的屌丝逆袭。

弗拉基米尔·古辛斯基

聊完银行大佬,我们再来说说后苏联时期著名的媒体大王,弗拉基米尔·古辛斯基。古辛斯基之所以能成为媒体大王,其中还跟斯莫伦斯基有着一些渊源,斯莫伦斯基投资了古辛斯基的自由报刊,从这一点上我们已经可以窥见古辛斯基在人脉经营上很有自己的一套。

和斯莫伦斯基一样,古辛斯基也是犹太人,他出生在一个饱受压迫的家庭里,是他们家的独生子。古辛斯基从小就知道“犹太佬“这个称呼是对他们族群的侮辱,从小到大,他饱受了种族歧视带给他的挫折与痛苦。读大学的时候,因为想报考的学院不招收犹太人,古辛斯基被迫就读了他不感兴趣的学院,因此,他毅然选择了辍学。参军又复员后,古辛斯基在朋友的劝说下报考了国家戏剧艺术研究学院,并在那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他很会经营人脉,经常通过自己的各种路子,搞到剧院稀缺的演出票,然后载上一帮同学去看演出。然而毕业后,无论古辛斯基怎么求人托关系,都没有剧院愿意为他提供演出的地方。为了糊口,他不得不开始主办一些共青团的公共活动和文艺演出,在这个过程中,古辛斯基与党内高级领导人和几名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官员建立了紧密的关系。

但是光搞文艺活动仍然填不饱肚子,为了补贴家用,古辛斯基搞了家合作社开始偷盗铜线,制作并贩卖铜手镯,他很快的成为了苏联的铜手镯大王。利用铜手镯致富之后,古辛斯基建立了一家新的合作社,用石膏模子仿造俄罗斯著名的艺术作品和车标。他的这家合作社被正式注册成苏联文化基金会的一部分,按照苏联法律,该政府基金会禁止从事商业活动,但古辛斯基利用之前积累的人脉,搞到了苏联总理的一封许可信,允许古辛斯基出口小塑像以换取硬通货。

1988年,古辛斯基又成立了另外一家合作社,这次这家合作社,实际上是个负责帮助西方投资者,了解在苏联做生意的复杂情况的咨询公司。他有偿帮助外国商人们疏通各个官僚机构的关系,并为他们提供法律咨询和原始的市场数据。通过这家公司的业务,古辛斯基拉近了自己和美国商人之间的关系。后来,他受邀去美国进行参观,这次旅美的经历让他大开眼界。回到莫斯科后,他开始大规模跨越式介入建筑业和房地产行业,他在暗地里和市政府官员达成合作协议,把旧楼翻新之后卖出。通过这种方式,古辛斯基把国家资产据为了己有,几乎没花什么钱就得到了莫斯科的一百多座楼房。古辛斯基的生意越做越大,他建立了自己的金融中心-莫斯特集团银行,拥有了自己的建筑银行帝国和千余人的安保队伍。20世纪90年代早期,莫斯特集团银行网罗了莫斯科全市所有主要的银行账户,这使得古辛斯基可以有资本与市政资金打交道。

苏联解体后,新闻记者的社会地位大大地提高了,那些衷心希望变革的人把新闻记者看作光明的化身。与旧苏联只会乖乖听政府话的新闻界相比,此时涌现了很多大胆的新闻出版物。古辛斯基对报纸上那些批评他商业活动的言论十分恼火,他接受了有名的记者列昂季耶夫提出的建议——创建一份专业报纸。古辛斯基不懂什么是大众传媒,但他知道报纸是扩大影响的工具,他可以借助报纸推销自己并进行自卫,同时也可以曝光官员行贿和勒索的丑闻。当1993年古辛斯基的报纸《今日报》创刊后,很快就因其言论自由备受推崇,并吸引了大量有才之士加入。古辛斯基趁势而上,继而收购了政府电视台的第四频道。苏联解体后,他出资购买了俄罗斯独立电视台77%的股份,并且创办了一个独立电视台NTV,他清楚地知道这其中必定有利可图。古辛斯基一开始创办报纸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形象并且扩大自己的影响,但在小获成功之后,他就开始不遗余力地把电视频道作为政治工具来控制公众舆论。拥有了电视频道NTV和报纸《今日报》这两大社会舆论工具之后,古辛斯基不再只是一个成功的莫斯科商人,他直接一跃成为了新俄罗斯的中流砥柱。

古辛斯基通过自己努力经营人脉才有了政治关系做后台,而我们接下来要介绍的商业巨子,霍多尔科夫斯基则全然不同。霍尔多斯基是真正的背靠大树好乘凉,他是体制内的天之骄子,从共青团社会主义接班人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只手遮天的寡头。

勃列日涅夫

在苏联时代加入共青团是一种实用主义的选择,如果不加入共青团,就进不了好大学、也找不到好工作。可到了勃列日涅夫执政的后期,共青团开始萎缩,团员人数急剧下滑,团费也出现了缩减。共青团领导人想到了合作社形态的资本主义式道路,他们让内部青年人开始了试验,而霍多尔科夫斯基就是被他们选中的佼佼者。

霍多尔科夫斯基毕业于门捷列夫化工大学,他发起了一个“青年俱乐部”,号召青年科学家们帮助厂矿企业解决技术问题并从中获得报酬。霍多尔科夫斯基的第一桶金得益于苏联首屈一指的研究机构,高温研究所的投资。说是投资其实就是研究所为了笼络政府关系而提供的赞助。当时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催生出了两种形式的货币,一是传统的现金,包括纸币和硬币;另一种形式的货币是一种虚拟货币,只是作为结算单位,由政府作为补贴,广泛派给各大厂矿企业。死板的经济制度禁止两种货币的混用,然而工厂经理需要使用的现金往往会超出计划经济体制所能提供的限额,现金供应十分紧张。与此同时,非现金的供应却十分充足,这导致两种货币的价值严重失衡。霍多尔科夫斯基在这其中发现了商机,有人估算过,在当时一卢布现金的价值相当于十个非现金卢布。经济制度限制工厂经理混用两种货币,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团组织可以混合使用现金和非现金两种货币,他所主办的青年组织就可以把用处不大的非现金兑换成现金。于是霍多尔科夫斯基利用共青团的背景办成了工厂经理不敢想象的事情,他从1987年开始将相对不值钱的非现金兑换成受人追捧的现金,甚至是价值更高的硬通货。

这门以钱生钱的营生,为霍多尔科夫斯基带来了巨额利润,他的青年科技中心实际上就是空手套白狼,拿国有资产挣钱,把国家的非现金补贴变成真金白银。霍多尔科夫斯基在经营早期得到了官方的双重保护,第一、共青团团属企业这个身份给了他合法性,也成为了他的敲门砖。第二、国家科委的支持让他们免于被打扰调查。随后,霍多尔科夫斯基开始做起了个人电脑的买卖。他先在国外用硬通货购买电脑进口至国内,再卖掉电脑获得非现金,然后再用非现金换回现金或者硬通货。电脑生意启动后,霍多尔科夫斯基的资金开始了快速循环,这让为他开始涉足银行业铺平了道路。作为制度的宠儿,霍多尔科夫斯基在政府部门没有受到任何阻碍,他的梅纳捷普银行成立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梅纳捷普又成了率先发行股票的银行,并被政府授权成为向企业发放信贷的商业银行之一,继而向海外离岸银行业扩展。霍多尔科夫斯基这个聪明的年轻人利用苏联体制的自我调整获得自己的第一桶金,同时他自己也成了前苏联共产党的救生筏,在他发迹之后,他利用自己的海外人脉和关系网,帮助了一批共产党负责人将财产安全地转移到在海外的银行账户。

从这三位大佬的发迹故事中,我们会发现,这三个人的发迹史始终离不开合作社这个关键词。因此,我们不难看出,真正让这些寡头们脱贫致富的其实是1986年戈尔巴乔夫采取的一项意义重大且深远的措施-合作社运动,虽然“合作社”听起来颇具社会主义色彩,但它们实际上却是苏联的第一批私营企业。在此前,苏联的计划委员会给全国所有的经济活动制定规则,企业必须完成来自上级的各种指标,但新兴的合作社却允许自主决策并自留盈利。在停滞僵化的社会主义中突然出现了这样一批私营企业,让人们可以不再替国家打工,而是可以真正地为自己赚钱,这可谓是让全民都为之振奋。

当《合作社法》在1988 年正式通过时,很多合作社都正式着手改造为私营企业,斯莫伦斯基建立了自己的莫斯科3号建筑合作社,古辛斯基建立了自己的铜手镯合作社,小件雕塑合作社和咨询公司,霍多尔科夫斯基建立了自己的青年组织,他们都是利用合作社才实现了财富的初步积累。而紧接着让他们实现从小富到巨富的仍旧是《合作社法》中的一项内容,也就是“允许以合作社形式组建金融或信用企业”,简单来说就是可以自主开办银行。这项内容给寡头的崛起提供了契机,让他们拥有了从小富跃升成为时代巨贾的机会,寡头们通过建立银行一步步扩大自己的商业版图,他们紧紧地握住了国民经济的命脉,把国家财富牢牢地攥进了手里。

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戈尔巴乔夫在西方世界的忽悠下改革力度过大,虽然扩大企业自主权确实刺激了生产力,但这一过程中有很多脑子灵光的人,比如咱们今天讲到的三位寡头,都借此攫取了原始资本。苏联解体后叶利钦采用休克疗法发展资本主义,本来想将国有资产平分给国民,但最终这些小份的国有资产都被那些有原始资本的人以极低价格从百姓手中汇聚,最终使他们成为了寡头,实际上控制了俄罗斯。时势造英雄,正是后苏联时代的特殊政治环境才成就了这批抓住时机的寡头们,这几个体制内的边缘人物,靠着混乱和机遇最终成为了富可敌国、权势滔天的人,也验证了“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这句老话。

本文地址: https://www.tanjiaoyicn.com/n/2677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部分来源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或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6条)
  • 蒋沾
    恳请大家点赞并关注,感激大家![祈祷][祈祷][祈祷]
  • 年嘘
    不能在私有制的路上走的太远。
  • 贝龟鳃
    俄罗斯的寡头垄断了石油天然气这些国民经济命脉,不是马云能比的。
  • 韶一涨
    这里好多来赚5毛的
  • 宣沙
    马云的阿里巴巴本就是个虚拟的企业,而且还在美国上市,他们每年挣得钱有很大一部分是让美国人拿走的。
  • 应乾
    韩国三星LK是不是算寡头?

    联系我们

    938401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baban38@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