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来了怎么办(地震来了怎么办中班教案及反思)

最近有很多网友都想知道关于地震来了怎么办的答案。还有网友想知道地震来了怎么办中班教案及反思。对此,碳百科准备了相关的攻略,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针对四川泸定地震,应急管理部发布避险科普

地震发生后如何自救与互救




951252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6.8级地震,截至91117时,地震已造成93人遇难,灾情牵动着亿万同胞的心。灾情发生后,应急管理部专门就地震来临时与发生后如何避险、自救与互救进行了科普。


01
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

地震发生时要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目前专家普遍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目前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这是因为,震时预警时间很短,人又往往无法自主行动,再加上门窗变形等,从室内跑出十分困难;如果是在楼房里(1层除外),跑出来基本不可能。但如果是在平房里,发现预警现象早,室外比较空旷,则可以力争跑出避震。



02
不同场景下,避震方法各异

如果是在电影院、体育馆等处遇到地震,特别是断电时,应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


地震时,如果是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处,应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或柱子旁边,以及内墙角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住头部,避开玻璃门窗和玻璃橱窗。


正在上课的学生,要在老师的指挥下按照平时演练的预案,快速撤离或者就地避险。就地避险的前提是实在来不及跑出楼,或者确定楼房不会倒塌。



03
撤离时别急于拿东西、坐电梯

一旦地震震动结束,人们就要迅速撤离到室外安全地带,因为房屋可能已经受到损坏,随时会倒塌。同时,一次较大的地震发生后,往往有强余震发生。撤离时注意以下几点:


不要急于拿取物品,因为拿取物品会耽搁逃生时间,撤离时只要带上手机、应急包等必需品即可。


不要乘坐电梯,因为电梯可能因地震而停电、损坏。要尽可能从安全通道撤离。


要保证有序撤离,不要拥挤,防止跌倒。如果有人跌倒要尽快扶起,同时招呼没有撤离的人尽快撤离。


注意观察撤离道路是否平坦、安全,防止跌倒摔伤。


要注意观察道路周围环境,是否有可能掉落的重物或者倒塌的墙壁等,防止受伤。


如果疏散道路受阻,应重新选择;如果确实没有可以选择的撤离道路,要尽快寻找安全地区,等待救援。



04
撤离后不要待在这些地方

撤离到室外后,要远离高大建筑或危险物,尽量待在应急避难场所或宽敞的地方,确保安全。


不要站在道路中央,以保证应急救援车辆行驶畅通,同时也避免自身被车辆撞伤。


不要靠近围墙,不要站在堤坝边或躲到枯树下,因为有可能因围墙倒塌、堤坝塌方、枯枝掉落而受伤。


震动结束或间隙时,不要急于返回室内拿东西,房屋可能因地震受损而垮塌,同时也要注意强余震造成伤害。



05
被埋压时,要坚定生存的信心

地震对人身的伤害大部分是倒塌的房屋所造成的。如果没来得及撤离,被埋压在废墟内,一定不能在精神上崩溃,要有勇气和毅力,坚定生存下去的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够脱险,一时不能脱险,应当安慰自己,耐心等待救援,切不可悲观绝望。


要保存体力,耐心等待,千万不可盲目地高声呼叫或大声哭泣,尽量减少体力消耗,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等待救援。



06
保证呼吸、节省体力等待救援

被埋压后,要尽快清除口中的尘土,保证呼吸通畅;注意用湿毛巾(手绢)、衣服等捂住口鼻和头部,避免灰尘呛闷,发生窒息。


如果受伤,要用衣服、毛巾捂着伤口,避免失血过多。


尽量清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体,用周围可搬动的物品支撑起上面的重物,扩大活动空间,保障有足够的空气,同时防止坍塌。


要寻找身边能够食用或饮用的东西,并节约食用或饮用,以备长时间待援。在干渴的情况下,可以饮用自己的尿液来缓解。


被埋压后,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寻找安全通道,设法爬出废墟。无法爬出时,不要大声呼喊,尽量减少体力消耗;当听到外边有人时再呼叫,或用石块敲击水管等,向外界传递求救信息,引起救援人员注意。


在被救援时不要慌张,要认真听从救援人员安排,争取尽快被救出。



07
身体条件允许时可参与互救

如果在地震发生时能够第一时间顺利撤离,而且身体状况和精力都允许,那么鼓励参与到配合救援的工作中。以往的地震灾害事件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困人员的存活率会迅速下降。


所以,要迅速把自己知晓的人员埋压情况告诉身边人或救援人员。


可采取喊话、敲击等方法,观察废墟中是否有等待救援的人。


发现被埋压人员时,如果难以救出,可帮助其清除口鼻内的尘土,保证其呼吸通畅,并做好标记,等待专业救援人员前来。



(楚超整理)


转载请注明来源保健时报微信公众号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 || 楚超 万涛
值班主任 || 范宏博
转载及投稿 || 010-62969002转8486
邮箱:wt11390@cnki.net

本文地址: https://www.tanjiaoyicn.com/n/2516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部分来源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或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联系我们

    938401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baban38@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