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社交恐惧症(什么是社交恐惧症 怎样克服)

什么是社交恐惧症?最近有很多热心观众都想得到回答。还有朋友想搞清楚什么是社交恐惧症 怎样克服。对此,碳百科整理了相关的攻略,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文/老K

我们知道,每当放假的时候,很多人都希望叫几个朋友一起出去吃喝玩乐。

但有一类人,他们也很想走入人群中,可却会莫名的恐惧与害怕。他们也许不起眼,而且经常担心自己在人群中是最尴尬的那一个,与其这样还不如躲起来不参加社交。

这类人就是典型的社交恐惧者,以往社交的经验可能告诉了他们自己就注定在人群中是糟糕的,长此以往,就算后来遇到改变自己的机会,他们也不会再有勇气走出这一步。

内向的人才会社交恐惧吗?

因为不爱社交,喜欢躲起来,所以我们很容易把社交恐惧症的朋友归为内向的人。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有人专门做过调查,发现好多社交恐惧的人在外面总是喜欢沉默不语,但自己在私密环境中却发生180度大转变。

比如有些人不擅长社交,在人群中几乎不说话,可回家之后在网上打游戏时和网友连麦却可以聊的飞起。

这让我们不禁怀疑,这真的是一个人吗?

种种迹象表明,在外面低调远离人群又不敢说话的他们根本就不是真实的,所以他们好像并不是内向的人格,因为内向的人格是一种稳定并且不会随时间和地点而改变的

为何在家中与外界有明显的变化呢?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来解释,他的观点中,凡是能导致个体行为频率提高的,则称为强化,凡是能导致个体行为频率降低的,则称为惩罚。

当人们社交频率降低也就是社交恐惧的出现时,说明在社交过程中这些人受到了惩罚。

我们人类本身就是群居性物种,所以大多数人一开始并不排斥社交。当有一天这个人在社交中受到了歧视或者伤害,那么他就会开始对社交有所顾忌,长时间如此可能就会出现一些诸如社交恐惧的症状。

在心理学的行为主义实验中,巴甫洛夫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他为了证明人的心理是会伴随环境与刺激发生改变时,用了很多狗来做实验,当巴甫洛夫注意到他的狗听到那些暗示晚餐正在路上的提示时,狗就分泌了唾沫。随后,巴甫洛夫很快就发现,只要将铃声与食物的到来相结合,就可以让这些狗对那些之前几乎任何毫无意义的暗示作出响应,比如响铃。

按照巴甫洛夫的理论,人们怕的不是社交,而是怕被别人侮辱、被漠视等等。

侮辱和漠视(无条件刺激)引起焦虑和胆怯(无条件反应),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由于中性刺激(社交)的呈现总是伴随着之后的侮辱和漠视(无条件刺激)。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优质心理学和心理成长社区,这里会每日分享优质心理学和精神卫生知识,大家一同成长讨论吧!)

所以,从理性客观来说,社交并不会造成恐惧,而是多次在社交中受挫后,社交与恐惧焦虑情绪已经形成为条件反射,所以一进入社交就会焦虑恐惧想要逃离。

最终,我们知道这些条件反射并非一朝一夕形成,所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改变也需要有耐心和信心,在社交中重新建立新的或者健康的条件反射。

本文地址: https://www.tanjiaoyicn.com/n/2481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部分来源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或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0条)
  • 董凌改
    你没有了纯真、只剩下怯懦
  • 厉惧
    怕表面和谐,怕流言蜚语,怕区别对待,怕你眼里的轻蔑,怕你冷漠的表情,怕你向下的嘴角,怕你一直看着我,也怕你不屑于看我
  • 唐柠
    离开了一个环境换了一个人,我本来就不内向的.
  • 禹攻
    是的,小时候去公众场合,父亲就训斥我回家去,感觉好没面子,长大了也不想去公众场合。
  • 仇医
    如果我再受伤害……
  • 荀福奈
    太好了,本人心理学专业,马上也要进去中学做心理健康教师,希望多多分享点心理学实用的知识
  • 耿死尝
    我就是,,
  • 常生码
    双重人格
  • 滑辙
    转发了
  • 别杂
    转发了

    联系我们

    938401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baban38@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