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mantic什么意思

最近有很多热心观众都在问romantic什么意思这个问题。还有一部分人想知道。对此,碳百科准备了相关的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梵航/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最近在日本的社交媒体上频繁出现了一个新的热词,叫做“蛙化现象”,指的是,在单恋的对象给出积极回应的信号时,单恋的主体突然对该对象产生了厌恶的感觉,进而中止恋情的发生。

这个词最初的来源可以追溯到知名童话故事《青蛙王子》:一位公主不慎在泉水旁玩耍时弄丢了心爱的金球,在旁的一只青蛙就提出要求,如果可以和公主同食共眠,就替她找回金球。公主答应了,但在青蛙找回金球后,她马上就反悔了。第二天,青蛙找到国王,要求国王主持公道,公主最终不得不履行承诺,把青蛙带回自己的卧室。由于实在厌恶青蛙,她随手将青蛙扔到了墙上,却解开了诅咒,青蛙变回王子,公主和王子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青蛙王子》(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书封

“蛙化现象”尽管脱胎于这一童话,但其意义和语境都发生了180度的转折,公主厌恶的青蛙变成为王子,而经历“蛙化现象”的女性,则会将自己曾经抱有恋慕情绪的“王子”视作了青蛙,这一情感模式也由此得名。从大多数的自述情况来看,“蛙化现象”主要发生在恋爱中的女性身上。此外,比起单纯的兴趣缺失,对对方产生生理上的厌恶感更为强烈,占比更高。

“蛙化现象”为何会发生?

从目前的相关研究来看,导致“蛙化现象”发生的原因有若干。

一是主体对自我的评价较低。尽管主体普遍希望被爱,但同时也怀有对自我的片面认知,认为自己“不够好”或“不值得被爱”。在这种情况下,一旦主体爱慕的对象发出积极的情感信号,主体就会通过否定这一信号的方式来印证自己“不够好”或“不值得被爱”的先验结论,认为对方的情意“不正确”、“不可能”,从而主动抹杀自己对对方的感情并导向“蛙化”。更有甚者,由于对方选择了自己,而主体对自我审美品位和价值感的评价都较低,据此认为认同自己的对方其审美品位和价值感亦偏低,便不再值得被自己继续喜爱。

二是主体对恋情抱有过于美好的想象,而对现实的接纳度不足。单恋时期,由于双方暂未产生过多接触,主体容易理想化自己爱慕的对象。两情相悦以后,对方的不足和缺陷逐渐暴露,主体若难以接受或正视两者之间的落差,也会产生“蛙化现象”。也由于反复多次的经历反差,一些人就会在进入下一段亲密关系前即形成类似的路径依赖。这种情况在恋爱经验较少、对浪漫关系怀有理想主义的人身上更容易发生。

三是主体对性本身抱有的厌恶感被激发。前面提到,许多经历过“蛙化现象”的人表示,情感的转向倒还在其次,难以遏制的生理上的抗拒冲动表现得更加强烈。不少年轻女性在恋爱初期并不擅长应对也比较抗拒肢体接触,如果心仪的男性做出一些亲密的肢体举动或者较为直接的性暗示,对部分女性而言,也会进一步联想到对方接受自己好意的意图是否单纯出于性的目的,随之而来的很可能就是幻灭和冷淡。尽管文化包容性和社会多元性在不断提升,大部分女性普遍认同开展性行为仍需慎重的观点,对生理上的性冲动抱有一些潜在的罪恶感和厌恶感。

四是恋爱双方对进程和节奏的把握不同步所致。存在“蛙化现象”的主体,有时对恋爱的总体进程和分段设定较为执着,而一旦发现实际恋情和自己构想的蓝图不一致,就会对未来的推进有不安全感。也有一些人一开始就是奔着终结的心情展开一段单恋,所以对方若有所回应,差不多实现了主体预先设定的两情相悦的既定目标,过程本身即是主体追求的结果,对主体而言,这段恋情也就不再具有展开和维系的价值了。

“蛙化现象”是女性所独有的恋爱心理吗?

尽管从社会调查和社交媒体的话题度来看,自称经历过“蛙化现象”的网民绝大多数是女性,但它也同样会在男性身上发生。男性的“蛙化现象”主要表现为,在追求一位喜欢的女性并得到正向反馈之后,突然意兴阑珊,甚至转向追求其他女性。对这种表现,也可以从男性或许具有更多的狩猎气质这一角度进行解释,即部分男性更倾向于追逐未得手的对象。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女性更容易经历“蛙化现象”,这一结论和女性所面对的社会文化语境密切相关。

可以说,“蛙化现象”是现代女性“性焦虑”的某种变异和凸显。长期以来,女性的社会性别身份始终凌驾于生理性别的分别之上。相对而言,女性对于自身欲望的展现往往更为谨慎和被动。不得不遵守所谓异性恋的刻板规范,居于较为被动的地位,只对对方抱有单方面的期待,对肢体接触或性接触的生理性反感,有时候恰恰是被压抑欲望的扭曲表达形式。

此外,“蛙化现象”在女性身上的集中式爆发也体现了女性追求完美以及自我评价过低的总体倾向。从择偶优势和繁殖价值等维度出发的社会评价体系,对女性外表、身材等的要求相对苛刻,对性格、品性等又有“规驯”和固化的成分在内,崇尚含蓄谦逊。恋爱教育的缺失、由性焦虑导致的性经验稀少,导致女性在迈入亲密关系的过程中容易陷入自我怀疑。偏低的自我评价使得女性对收到的积极正向反馈存有质疑,也并不相信自己有足够的魅力能让对方倾倒,进而产生退缩心理。

普遍存在的低欲望社会语境,导致主体降低期望并对欲望予以回避和不承认。低欲望的主体很可能存在“爱无能”的倾向,选择封闭自我,拒绝敞开和联系,并自觉不自觉地远离亲密关系。尽管主体渴望拥有一段美好的恋情,但仅仅停留在虚幻的构想,一旦落地“现充”的生活,却对此产生真实的恐惧。对恋爱既有向往但无渴望,又或者是过分担忧受伤害或失望的可能性,最终表现为在驾驭亲密关系方面的无能为力。

“蛙化现象”等于性单恋吗?

在日本流行文化中备受关注的“蛙化现象”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性单恋(lithromantic,也可以用akoiromantic或apromantic来指称)。Lithro来自希腊语,意为石头,romantic指浪漫关系。Lithromantic这个词最早是在2016年的时候被一位轻博客社交网络平台(Tumblr)的用户Ian制造出来的。它的定义包括:在得到对方的回应时,浪漫关系的吸引力却在消退;感受到浪漫关系的吸引力,但并不想做出行动;从暗恋开始陷入一段浪漫关系会感到不适;当浪漫关系开始的时候,对潜在或实际的伴侣丧失兴趣;喜欢幻想浪漫,但仅限于理论而非实践。此外,lithromantic的情感认知最早始于同性恋以及跨性别人群,但目前这个词所代表的行为模式已经和个体的性取向无关。而和lithromantic相反的一个概念则是半浪漫倾向(demiromantic),指的是只有在建立浪漫关系以后才能感受到对方吸引力的人。

不难看出,“蛙化现象”和性单恋颇有相似之处,即在做出一些接近对方的举动,并收到明确的积极的回应,意识到自己也为对方所喜欢之后,会选择无视或逃避。另外,“蛙化现象”和性单恋都凸显了浪漫关系中性的要素,生理上的反感是其重要的显性指征。两者的区别在于,“蛙化现象”仅指在单恋关系中对两情相悦倾向的拒斥,而性单恋概念的包容性更大,将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者、由过去的心理创伤所导致的吸引力消退等也都包括在内,后者也更接近于一种身份主张。

总之,“蛙化现象”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恋爱心理。只不过,由于该现象反复发生之后,会让主体开始自我反思,并质疑自己是否具有结婚的能力,看起来似乎成为一种症结。它的出现和在网络社交媒体上的被热议,亦非空穴来风,而是表征了现代社会婚恋文化的某些特点。

责任编辑:朱凡

校对:栾梦

本文地址: https://www.tanjiaoyicn.com/n/2358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部分来源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或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联系我们

    938401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baban38@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