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汉三合泥(三合泥的配方)

广汉三合泥?最近有很多兄弟对这个问题充满疑问。还有一部分人想弄明白三合泥的配方。对此,碳百科收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能为你解除疑惑。

1940年代,在四川大学校园里曾流传一首顺口溜:“九眼桥头看稀奇,羊肉醪糟三合泥。三合泥摊名气旺,男女约会之宝地。一勺一口甜如蜜,心心相印在心底。”说的就是当时九眼桥头汤香肉美的李记羊肉汤,吕家醪糟汤圆,以及香甜滋糯、味美可口的黄记三合泥。

所谓“三合泥”,是指所用的三种主要原料,糯米和大米、黄豆或黑豆及芝麻,炒熟后推磨成细粉,再过筛,然后拌和糖浆制成坯料,用化猪油、白糖热锅小火炒翻沙,加入焙制过的核桃仁、花生仁、果脯,炒至甜糯酥香、油润适口即可。炒熟后可一直用小火煨着,保持不糊锅,来顾客时,三合泥还是热腾腾的。若是用黄豆加白芝麻,炒出来便是黄褐色,如用黑豆加黑芝麻,则成品则是黑色,用红豆加白芝麻,自然就呈红色了。

旅游景点的大锅三合泥

三合泥的特点是观之颜色黑亮,闻之香味浓郁,尝之柔滑滋糯,芝麻、核桃、花生、糯米等都是香味浓郁的原料,经长时间翻炒,原料的香味更是淋漓尽致地散发出来掺合在一起,再加上化猪油的特殊油香,真是让清寡的肠胃得到无比的犒赏。炒得地道的三合泥,不粘牙、不沾匙、不粘碗,号称“三不粘”。由于三合泥含有大量油脂和糖份,吃多了会觉得很腻,加之离锅后猪油会慢慢冷却凝结,会有腹胀感,所以三合泥需热食为佳,并配红白茶,用以解腻清口。都说吃甜食能使人心情愉快,生发轻松愉悦的感觉。故而让人一边产生摄取太多热量的恐惧感,一边又难以抵挡它给舌头和心情带来的快意。

人们对三合泥的怀念也就是在品糕点、喝红白茶的瞬间感受。因为这种茶清淡、解油腻。在若干年前吃三合泥,红白茶就是三合泥的标配茶水。这还是几十年前九眼桥边那个专卖三合泥的小食摊之原创。三合泥,取材便当,物美价廉,泥甜糯、茶清淡,能让缺乏油水的口舌和肠胃,被富于营养而又鲜香甜腻的芝麻、花生、核桃、果脯们滋润着、安抚着,不用再涝肠寡肚地算计着哪天去馆子里打一顿牙祭。

广汉三合泥

我小时候极中意九眼桥黄记三合泥。如今,只有老成都人方能回忆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春熙路口和红旗商场旁边那老字号三合泥的味道。或许是因为如今生活物资已不再匮乏,有太多更精美的中外甜食伸手可得,三合泥已经不再是解痨解馋的佳美小食。但在那个柴米油盐酱醋茶都要凭票限量供应的年代,有一碗热烫油润、香甜滋糯的小点,端在手里小口小口的品吃着,那是何等的滋润与满足。

三合泥所富含高脂、高糖、高热能,与当今所提倡的低脂、低糖、低热量之健康饮食相抵触。然而它所承载的美味记忆、饮食文化与市井风情,却是很多老成都人耿耿于怀的。以前成都最有名气的便是歌谣中所唱的九眼桥“黄记三合泥”,以及后来的“古月胡三合泥”、“雪园三合泥”及广汉的三合泥。其实后两个三合泥, 都与“黄记三合泥”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血脉”关系

三合泥,一个‘泥’字,虽很乡土,但确是美味佳食。

黄记三合泥

三合泥大约在1920年代中期,出现在成都九眼桥头,由一个叫黄树山的人家所创制。起初黄树山每天在家中炒制好,用缸钵装起放在竹篮中,再用瓷壶泡上红白茶,在桥头叫卖,每逢端午节还添卖凉糍粑。时间不长,他的三合泥就卖出了名气,在家中炒制亦是供不应求,也忙不过来,他便在九眼桥头摆个摊子现炒现卖,生意愈加兴隆应酬不暇,后来干脆就租了间小门面,开店售卖,取名“黄记三合泥”。每到晚上,来吃三合泥的人不少。三合泥是现炒现卖,小铜锅炒,一次最多炒三碗,炒出的三合泥很香,吃在嘴里,感到香味浓,味道甜,因此而口碑盛传。

黄记三合泥,原本是黄树山老婆家中祖传的养生间食。一供打间宵夜,二为滋补养生。后来家道衰落,母亲吴氏便把女儿嫁给了黄树山。黄家亦也贫穷,于是黄树山老婆便与丈夫制作这一甜食来卖以维系生计。按祖传秘方和养生原理,选用糯米、黑豆、黑芝麻、再加苡仁、莲米等,炒熟后打磨成粉制成原料。吃时再加碎花生仁、核桃仁、白糖等,用水调和成较干的泥团,放进猪油锅中炒香即可食用。黄树山妻子小时身体虚弱,便常吃且学会了制作。祖上把这叫做“养元粉”,有健脾润肺、补中益气、养心安神、清热利湿的功用。

黄树山与老婆都是知书识礼之人,开起小店后,对家具用品、锅瓢碗盏比较讲究,所谓美食美器,尤为注重清洁卫生,接人待客亦也温文尔雅。他又考虑到按老方子炒制成本较高,吃的大多是穷苦学生和贫民百姓,于是就不再用苡仁、莲米,而是在选料、加工、炒制上精益求精。花生核桃都要用开水泡胀去衣,剁成碎粒;糯米、黑豆、黑芝麻仔细筛选,炒熟后打磨成细粉;猪板油挑去油膜,洗净晾干水分,再炼制成纯净化猪油;炒制时坚持用小锅小炒,老年人吃,就炒得滋糯些,年轻人吃,则炒得香酥一些,略起锅巴,但不糊不焦,下油的多少亦根据客人喜好。炒好后,用细瓷青花小碗、小勺,再送上一碗浓淡相宜的红白茶,以供吃完三合泥后清口。

如此,开店后的黄记三合泥,不仅是学生们必不可少的风味小吃,也成为青年男女大献殷情,卿卿我我、香香甜甜、谈情说爱的风水宝地。黄记三合泥的名声不胫而走传遍四门。不但寻常百姓纷至沓来,不少达官贵人文人学士亦慕名一品为快。一时间,黄记三合泥就成了雅俗共赏,上得厅堂下得街坊的名食。

红豆沙三合泥

古月胡三合泥

在四川小吃中,以姓氏为店名的比比皆是,而将姓拆开后又和拢取为店名的,则仅有“古月胡”一家。“古月胡”原是1940年一家抗战时从北方内迁来的甜食店,在市中心商业场设店,经营有油条、豆浆、百合稀饭、豆浆稀饭、八宝粥等,尤以油条金黄、泡松脆香、个儿头大、根根挺直、轮廓清晰,观感与吃口都很爽而著称。但50年代初迁移到顺城街,没多久就关门歇业,老板则改行卖小菜。

1957年在成都安乐市恢复经营后的“古月胡”,与黄记三合泥合二为一,黄树山便被调到“古月胡”甜食店,挂出“黄记三合泥”的招牌。同时依照“古月胡”师傅的意见,在三合泥的炒制上又做了些改进,添加了冬瓜糖、橘饼等水果蜜饯,使色泽美观、更加滋润可口,吃来口感更丰富多滋。这样黄记三合泥摇身一变成为“古月胡三合泥”,仍是黄树山亲自制作,同时也带徒传授技艺。1971年黄树山去世,“古月胡三合泥”便由他的高徒黄明权主持,不久因文革内乱而被迫歇业。

到1980年代初,消失了十余年的“古月胡三合泥”又在原红旗商场旁边,一见窄小的单间铺面悄然挂牌。一张长桌,一个大炉子,一口大铁锅,摆在铺面外靠墙的阶梯下面,铺面门口则是收钱售票的服务台,里面安放了四五张长条桌及长条凳,总共也就三四个工作人员。看上去虽然有些简陋,但仍是食客盈门,笔者便就是其中之一,常去品享,一边吃一边站在台前,观赏着三合泥的炒制,看着、闻着、品着,仍还是十分地道。一次,偶然遇到闲歇后的黄树山老人,看上去还蛮精神的,只是背稍驮,常坐在门口的一张竹椅上晒太阳,现在也应该快90岁了!记得当年去他店里吃三合泥,见他总是含着一支自裹的叶子烟,很是够劲,一只烟要抽个一两天。又过了些年,因拆迁却又不知转移到了何处。有时一动心特别想吃,找了好几天也是徒劳,令人有些怏怏不悦。

同样在1980年,黄树山的儿子黄志荣,凭着十多岁就跟着父亲学到的技艺和祖传配方,又带着他的儿子另立旗号,重新在家业发祥地之九眼桥头,支起了“黄记老号三合泥”的招牌。这款半个世纪来,广受成都男女老幼喜爱的美味甜品,又想当年一样,在川大学子的钟爱下笑迎八方宾朋,重温父辈时黄记三合泥的甜美、香浓、温馨与风情。但不幸的是,1990年代后期因城市改造拆迁,这家老号三合泥又只得关门歇业,而现今的三合泥除了仅是三种原料的标示,甜而油外,那种特有的香浓、滋润、油而不腻亦是荡然无存了。

三合泥再配上银耳羹,也算是上品滋补小食了

然而,至今古月胡三合泥仍有众多的追捧者,更有不少外来游客,四处打听古月胡的踪影。即便是现今四五十岁的成都人,只要一提起三合泥,就会立即想起当年红旗商场门前的“古月胡”——递上3毛角票,师傅便削一片糯米、黄豆、枣子打成的胚料丢入锅中,然后将核桃、花生、果圃各赶一点下去,几分钟后一股甜香便从猪油翻炒的滋滋声里窜出来。在食糖、粮油都限量供应的年代,一块三合泥入口满嘴的酥甜油润,“那才叫正宗、那才叫过瘾,想起来都馋”。

“古月胡”的另一个姊妹店,在成都文化宫提督街的“雪园甜食店”,亦得到当年黄树山的技艺传授,在黄记三合泥的基础上,在用料,制味及口感上,进行了些改进,与“古月胡三合泥”一道,成为“成都名小吃”。 “三合泥”后来流传到川西坝子各地,以广汉三合泥最为食客赞赏。

现在,但凡在花会、庙会、节假日小吃展,以及在热门旅游景点,特别是锦里、文殊坊、宽窄巷子等,都有卖粗制滥造的大锅三合泥。这款经典名小吃,因为“三高”,让人们敬而远之,就这样不幸躺着中枪,悄无声息了。说来这也是一个虚伪的误导。即便是所谓“三高”,你也不是天天吃、经常吃,偶尔品尝一回,解解馋,慰安一下身心,又何乐而不为呢。

蒲江西来古镇巧姑传小吃店三和泥

《四川省志•川菜志》编委会副主编 川菜文化人 川菜撰稿人

《百年川菜传奇》《路边的川菜史》《辣麻诱惑三百年》作者

图文原创·江湖饕客 向东 2019.04.11 成都

本文地址: https://www.tanjiaoyicn.com/n/2134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部分来源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或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联系我们

    938401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baban38@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