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北辣椒卤腐(邵阳卤豆腐辣椒油做法)

最近有很多兄弟都想得到邱北辣椒卤腐的回答。还有网友关心邵阳卤豆腐辣椒油做法。对此,碳百科收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能为你解除疑惑。

一、衙门巷饮食一条街

历史上,个旧长期为蒙自属地,直至清光绪十一年(1885),个旧特建立个旧厅。当时,个旧厅署设立于今吉安街巷底,至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继任同知雷元澍另筹新款在今五一路南囗社保局处建立新衙门,而过去的旧衙署被民众习称为老衙门、衙门巷。

自个旧厅新署移建后,老衙门前约百米道路两旁渐建房屋,形成一条街巷——衙门巷。巷内尽为餐馆、酒肆、茶楼等。经营品类有小锅米线、汤圆、小笼蒸笼、豆浆糯米饭、各类特色炒菜、蒸饺、蒸糕、锅贴、烧卖、水饺等等。

尤其是那茶馆之内热闹非凡,来饮茶者络绎不绝。白天,茶馆里有众多戏曲爱好者引吭高歌,演唱的类目有京剧、滇剧、花灯及矿山歌谣等等。演唱时还有锣鼓傢什等打击乐器及琴、箫管弦伴奏,声情并茂、悦耳动听;夜幕低垂,茶馆内茶客满座,几无虚席,说书先生时不时敲击惊堂木演说三国、水浒等侠义小说,声音抑扬顿挫,引人入胜。

而衙门巷内各餐饮店食客熙来攘往,无论白天或黑夜热闹景象持续不断,此种境况直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依然如故。巷内各种餐饮食品无不为人津津乐道,其中最著名者当数“黄焖狗肉”和“胖婆娘汤圆”。

黄焖狗肉

巷内有一家狗肉店,专营黄焖狗肉,每天从早到晚,门庭若市,生意火爆。唯因此道别样肴馔色香味美,令人馋涎欲滴。俗话说“狗肉上不了台面”,意思是狗肉不能登大雅之堂。笔者以为此语未免失之偏颇,史载:狗肉是大补之物,传说中的济公和尚,以及成吉思汗、忽必烈就极喜食狗肉。狗的起源是狼或野狗驯化演变而来,是世界上最早的家畜之一,比之人类驯养羊、马还要早。在我国,狗最初是专做祭祀用的。东汉大文字学家许慎名著《说文解字》解释“献”字说:“宗庙犬名羹献,犬肥者以献之”。古人视狗为祭祀的头等供品。在商周时代,狗肉是周天子专用的食品,一般人顶多吃些用狗肉做的“犬羹”。其后,习称“狗肉上不了台面”,那是在魏晋南北朝后,游牧民族以狗为猎具和牧放的守护者,忌食狗肉,加之佛学典籍上把狗视为不洁之物,严禁屠食。虽然如此,嗜食狗肉者,却代不乏人,不胜枚举。

李时珍的名著《本草纲目》对狗肉的记载:“安五脏、补绝伤,轻身益气;宜肾,补胃气,壮阳道,展腰膝,益气力。” 此语不虚,其实,狗肉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可以说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滋补食材。狗肉,只要烹饪得宜,实乃美味佳肴也。

品尝狗肉,民间有“头黄二黑三花四白”之说,意为肉质肉味最好的当数黄狗肉,衙门巷狗肉店选用的便是个旧本地的黄狗。其黄焖狗肉用料精、烹饪佳,而倍受食客青睐。一钵热气腾腾的黄焖狗肉上桌,香气扑鼻,食之味美,大有“闻香下马,知味停车。”之概。

巷西口有一家汤圆店,堂口虽不甚大,但却经常食客满座,缘于该店汤圆香、软、糯、甜,食之令人舒爽适口,制作精细,而店主为一中年妇女,她亲自

执厨——搓汤圆,该妇女生得较为肥胖,人们便戏称其为“胖婆娘汤圆”而久负盛名。

二、锡都夜市场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的个旧市饮服公司在今个旧城区荣禄街南侧,即今锡都饭店一带开辟了一个饮食夜市场。当时,该地尚未建盖锡都饭店,为一大片空隙之地,总占地面积约为七八百平方米。之前,此地仅有数家小吃摊铺,生意较为清淡。

自五六十年代末,市饮服公司特意在此地开设锡都饮食夜市场,组织了个旧市几家有名餐馆如:中心酒楼、光美园、忠发园、北京饭店、川味饭店等,在此地各自划定一定的摊位开展饮食夜市场。

长此以往,每当夜幕降临,此地灯火通明,大批食客熙熙攘攘,热气腾腾,人声沸鼎,炒菜烹炸之声不绝一耳,热闹非凡。此种情况从傍晚七时始,直至午夜十二时一直持续不断。

夜市场内各摊位由各大厨师主厨,其所烹饪的各种菜肴,不但有中国八大菜中的“川、粤、鲁、湘、闽、浙、徽、苏”的兼容菜系,还有我们本土民族民间的各式菜品菜肴,

大厨们在烹制各种中式餐菜肴时,制作精细认真,一丝不苟,颇为讲究烹调中的“色、香、味、形、养、器”七字诀,对于刀工、火工也十分考究、到位。

各大厨的厨艺刀工刀法中的剞刀法、滚刀法、品刀法乃至梅花刀、核桃刀花、蓑衣刀法等技法运用灵活多变,稳练娴熟,烹调中的“煎、炸、炒、熘,熏,蒸,爆,卤,氽,糟”等加热成熟技巧掌握熟练,火工火候之中的“武火、文火、爆火、绵火”等亦精准到位,掌控恰到好处。

主营菜肴主要有:龙虾虎掌菌、汽锅海鲜、山珍汽锅海鲜、滇味卤鲍鱼、凉拌虾仁、鲍汁萝卜、素狮子头盅、葡萄干巴菌等等。

以下主要简介夜市场中几道当家名菜:

山珍汽锅海鲜:主选食材有个旧本地生长的半斤山珍鸡枞(若是个旧老厂羊坝底出产的更佳)、二两羊肚菌、三两干巴菌。烹饪:将鸡枞仔细清洗干净、切成滚刀形,羊肚菌与干巴菌预先用冷水泡发。鸡枞、羊肚菌、干巴菌一同放入汽锅之内,浇上适量用笋母鸡、猪肚子及猪筒子骨熬成的高汤,撒上适当精盐。汽锅置于土锅之上隔水熏蒸,并且,预先要用数层棉纸将汽锅与土锅的接缝处、汽锅盖与锅的接缝处封贴,使其不泄露半点汽体。将锅置于灶上,先用大火使土锅内热水沸腾,然后在施以小火慢慢熏蒸约略一小时即成。揭去两处隙缝的棉纸,即可上桌饗客。特点:鲜甜可口、清香四溢。

素狮子头盅:食材仅为草芽、鸡汤。烹制:将新鲜草芽取其最鲜嫩的部分上墩子用菜刀反复剁碎、剁绒,拌合些许小粉及适当精盐,用手捏成团,近似狮子头状,入沸水略汆熟,置于一特制的瓦盅之内,浇以适量新鲜鸡汤,上甑子隔水蒸三四分钟即成。特点:菜品如狮子头状,色泽洁白、鲜嫩清香。

葡萄干巴菌:食材有干巴菌、青辣椒、精盐。制作过程中将干巴菌仔细捡去杂质、洗净,用手撕成细丝,青辣椒洗净切成细丝。烹制时将适量猪油倒入热锅内,待油温升高至一定程度时,即倾入干巴菌丝,锅铲不断翻炒,热锅快炒,一二分钟后即倾入青辣椒丝及适量精盐,随即快速翻炒,至一二分钟后,即可起锅装盘上桌饗客。装盘时菜肴摆放成一串葡萄状形,诱人眼目。特点:由于干巴菌具有特殊浓烈的香味,加之青辣椒的伴炒。该菜品浓香宜人、香中回辣,辣中逸香,是下饭佐酒的最佳菜肴。

另外,夜市场内各家店铺摊位精心烹制的名小吃也应有尽有,数不胜数。而受食客们最为喜好且经济实惠的有破酥包子、灌汤蒸饺、油瓤米线、炸酱面条、山东大饼、小蒸笼及各种各类烹炒荤素菜肴菜品。

其中的炸酱面条,小蒸笼,锅贴也别具特色。

炸酱面

炸酱面条:制作面条的面粉,系采用山东出产的特级面粉。从和面、揉面、擀面、切面等工序,全部为纯手工制成,因此下沸水煮成的面条软、硬适口,有筋道,而佐料中的炸酱系采用本地猪的精瘦肉及昭通酱,精炼熟香油烹制而成。面条煮成装碗,浇以炸酱、适量高汤,上撒本地细嫩韭菜、小葱花、芫荽、香花生、黑大头菜碎丁等。锡都夜市的炸酱面条常令众食客馋延欲滴,津津乐道。

小蒸笼

小蒸笼:小蒸笼直径约为一个小饭碗大,八九个或十来个小蒸笼层层竖叠,惟其小巧玲珑故称小笼笼。每屉小蒸笼内蒸制的“内容”各不相同,内有粉蒸猪肉、牛肉、羊肉、排头等等,总体特点为:香、软、酥、糯,入口适爽,老少皆宜。

锅 贴

锅 贴:所谓锅贴即油炸饺子。面皮采用山东的特级麦面粉。合面、揉面、擀面皮纯为手工,面皮中的馅用料精细,系用鲜嫩的青蚕米蒸至七八成熟,剁细与精瘦猪肉末、细嫩本地韭菜丁及细切小分葱丁等拌合为馅。将饺子置于圆形平底锅内,以适量油、水,施以中火炸、焖至两面金黄色而成。食时装盘上桌,蘸以山西老陈醋而食,其特点为:香酥爽口,酸中回甘。

凉拌草果叶:其实,此道菜并非个旧大厨们的首创和独创,而是屏边苗族同胞们平时喜食的一道家常菜罢了。只不过是个旧大厨把这道菜经过仔细观察,学习和借鉴过来,再加以精心调制而已。凉拌草果叶,主料系来自屏边满山偏野茁壮生长的草果,取其碧绿细嫩的枝叶,洗净,用精盐、香醋、油辣椒等佐料拌制而成,每当这道菜上桌,其形:“秀色可餐”,令人食欲大开,其味:鲜脆爽口、清香回甜、余味悠长,颇受就餐者的青睐和赞赏。

三、个旧过桥米线

过桥米线

过桥米线的发端虽然不在个旧,但是个旧的过桥米线却有别于其他地,而颇具特色。其特点为:一是选料非常认真、精工细作、确保质量,并由当时个旧烹饪名师高厨赵光林等亲自执厨;二是美在其汤。其熬汤特点为“汤沸不腥、无鸡不鲜、无肉不香、无骨不甜”,以鸡、鸭、猪肉、猪筒子骨合熬一锅,先施以大火、猛火使汤滚开之后去其浮沫,不加盐,加盖施以慢火继续烹煮让其充分鼎沸,待浓缩至一定程度后将汤盛于大瓦缸中冷却待用。一般为夜间熬汤,翌晨用浓缩老汤再加猪骨头,沸水大火煮沸,营业过程中掺汤不掺水,故其汤“鲜、甜、香、烫”。

一套过桥米线由油汤、玻璃汤(滚烫清汤)各一碗,脊肉片、火腿片、鲤鱼片或乌鱼片、腰花片、猪肝片一盘,豌豆尖(菜豌豆,只取头径)、韭菜(韭白,只取头刀。)、葱花一碟及米线一碗组成。汤由大海碗装盛,汤中以适量鸡鸭肉、肝片、小肠或鸡肫等垫底,汤面上浇以鸡鸭油或鲜熟猪油覆盖,再施以味之素(味精)、油辣椒、胡椒粉及精盐等。此汤温度较高,虽不冒热气却经久不冷却。食时,将上述肉片先汆入汤中,用竹筷稍加搅拌顷刻即熟,再将菜豌豆尖、韭菜、葱花等撒入汤内,汤中红、绿、白相间,色、香、味、形俱全。把米线放入玻璃汤内,去其酸味,用竹筷移至大海碗油汤中与肉、菜掺合进食。

个旧的过桥米线制作十分精细,油而不腻,烫却舒爽、甜美可口,令人大快朵颐……

据个旧有关史料载:1912年9月7日,当时的云南军政府都督、护国战争讨袁的主要领军人物蔡锷将军,南巡视察个旧,驻节三整天。个旧绅商政要曾以个旧特有的过桥米线招待蔡将军,蔡将军品尝之余,曾对个旧的过桥米线倍加赞赏……

四、回民食堂的凉米线

美味凉米线

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后期,个旧市饮服公司回民食堂制作的凉米线美味可口,名闻遐迩,时至今日仍为许多老个旧人称赏不已。其主厨便是当年名声鹊起、回味烹饪高手马正兴大师傅。

50年代初,个旧大锡,是被国务院定为全国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个旧市是省辖市,个旧市的干部直接省委组织部调配。

为使大锡不断增产,进一步搞好广大矿工们的生活后勤服务,50年代初由李忠贵市长亲赴昆明礼聘各著名大厨如:张胜海、王守谦、陈吉春、马正兴等至个旧。

这马正兴大师傅其回族烹调技艺,驰名南滇,“刀工刀法”,技艺精湛,业内人士送其一雅号“一刀准”,下刀下料,准确无误,倘若下一斤的块料,只须一刀开去,过称准秤,上下误差不超过一钱。马大师所切“灯影牛肉”冷片,片片薄如蝉翼,晶明透亮。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之际,马大师任主厨的回民食堂有一大特色,即“美味凉米线”。在马大师的操运调配之下,回民食堂的凉米线,净洁清爽,酸辣鲜香,汁浓味美,远近闻名。此道名小吃,其配方独特,佐料齐备,如内中有新鲜红、白萝卜丝、青笋丝、韭菜、香芹、丁香、茴香、山柰、山西醋、红糖、卤腐汁、香花生、芝麻、丘北辣子、牛骨卤汤等30余味。

此道“美味凉米线”最关键最提味的便是那牛骨卤汤,该汤制作系用新鲜牛板骨置于大锅内,注入适量清水,先以大火令其沸腾,再以小火慢慢熬煮,至一定程度施以马大师特制的卤药收汤即成。配制凉米线时,浇上几勺牛骨卤汤,味道迥异。食客们不仅津津有味地食尽米线等,且将汤汁喝尽……

现今依然健在的老个旧人,每当议及当年的此道名特小吃,犹然津津乐道,啧啧赞叹,回味无穷,似乎余香在口,唇齿留香。

行文至此,不禁想起多年看过的一篇文章,中有一段话,耐人寻味。摘录于此,以飧读者“……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美食是人最深的乡愁。乡愁就是味觉上的思念。喜爱美食,是生活的一个乐事。美食是世界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不辜负在最好的时光里,遇见美食的精致……”


作者:赵德怀

本文地址: https://www.tanjiaoyicn.com/n/2069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部分来源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或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娄察价
    我在个旧市官家山当兵几年怎么不知道啊。
  • 燕源
    回不去的儿时记忆[玫瑰]
  • 支雅捧
    早就消失啦,现在的个旧什么都没有

    联系我们

    938401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baban38@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