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蕨菜(广宁蕨菜)

英德蕨菜?最近有很多网友都在问这个问题。还有少部分人想了解广宁蕨菜。对此,碳百科整理了相关的教程,希望能帮助到你。

范桂典 整理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空间位置来认知一年中的天文、物候、时令以及大自然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天文、气象、农事进行观察、探索、研究和总结的结晶。二十四节气将天文、物候、农事和民俗完美结合,被称为农耕时代的“时间智慧”,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英德地处粤北地区,作为历史悠久的传统农业县域,具有丰富多元的传统农耕文化。随着岁月的沉淀,这些社会实践不但在民间有生动形象的农业知识总结,也蕴含着英德地区鲜明的传统习俗和文化积淀。

农耕文化离不开农事活动安排。如第三个节气“惊蛰”,在英德农村就有“惊蛰犁藤直”一说。据笔者在该市石牯塘镇石霞村了解,正月初开始,农民就要陆续置办农耕用具,其中就有上山找牛藤(白藤),当时没有牵牛的塑料绳子,就用植物的藤条代替,先量(度)好长度(以一个成年人伸开手长为一个单位),找到适合长度的藤条后扭成绳索状,拿回家晒干备用。“犁藤”指的就是用藤条做成的系住犁与牛轭的绳,“直”指正在赶牛犁地藤条绷直了,意味着惊蛰到了,提醒农民开始赶牛下田地耕作了。一般情况下,英德天气到五月初就开始转暖。“惊蛰不吹风,冷至五月中”,说的是如果惊蛰当天不吹风,到了农历五月中旬,仍有寒冷天气出现。“惊蛰闻雷声,粮食堆仓顶”,惊蛰当天如果打雷,则预示着粮食丰收,堆满谷仓。

清明期间,春和景明,草木繁茂。英德民间云:“穷人唔听富人弄,唔到清明唔浸种。”清明时节,正是浸谷种的时候,这是早已形成的经验,不必受别人言语左右。“清明晴,百样成。”清明期间如果天气晴朗,则预示着风调雨顺,种什么作物都会有好收成。“清明谷雨,冻死老虎。”地处粤北地区的英德,到了清明谷雨时节,气温依然较低,有时还会出现极寒冷的天气,“冻死老虎”就是一种夸张而形象的说法。“清明晴,鱼子上高坪;清明雨,鱼子潭下死。”清明节晴朗,则空气适宜,鱼生猛欢跳;清明下雨,则鱼多因缺氧容易死掉。雨生百谷。谷雨时节,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谷雨无雨,交还田主”,如果谷雨没有雨下,将会出现旱灾,无法耕种,“交还田主”指的是旧社会租种地主田地的佃农,因雨水少没法耕种,宁愿把田地交还给地主。“小暑小割,大暑大割”。小暑割早熟稻谷,因储存的粮食将近吃完了,要用早熟稻谷来接济,大暑割的则是迟熟稻谷。“上造快熟,下造迟熟”。英德粮食作物种植一般为一年两造,上半年气温高则早熟,下半年天气凉则迟熟。

这些民间农谚,都是千百年来形成的经验总结,也是民间农事活动安排的有益遵循,反映了英德地区农业耕作的气候特点。

很早以前,人们就注意到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并善于从这些现象传递的信号中总结出规律变化,提前做好生产生活安排。古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反映的正是具有时令特点的物候现象。

英德民间有很多有关物候现象的说法。“寒露过三朝,迟早一齐标(抽穗)”。寒露节气三朝(天)过后,无论迟熟还是早熟的稻子都会抽穗。“立秋吹北风,十口鱼塘九口空。”英德位于粤北,到了立秋时节,天气依然闷热,再加上当天吹北风时,鱼容易缺氧而大面积死去。“处暑定禾苗,白露望禾标(抽穗)。”看作物长势即可知其是否有好的收成,处暑时看禾苗长势、白露时看有无抽穗就知今后收成如何。“白露白茫茫,红薯唔过行。”有经验的村民说,白露之后,把红薯藤相对固定在行(垄)上面,不让其向两边生长,因为长势过旺就会消耗营养(肥料),导致藤长薯小。“白露不打风,谷仓不会空。”白露时候,正值禾花开,如风稍大一些,则会把花刮掉,直接影响稻谷收成。“寒露过三朝,过水要寻桥。”寒露后两三天,大雾弥漫,可视范围有限,如遇涉水过河,则非有桥不敢过。冬至标志着寒冷冬天来临,也是英德民间非常重视的一个节气。“望冬莫望年,食完年饭又下田。”此处的“冬”即指冬至,冬至与大年三十都是传统节日,从气氛来说当然是春节更为隆重,只不过对于农民来说,冬至前后乡村进入农闲阶段,难得有时间休养生息,而过了年就意味着准备春耕了,当然心情迥异。“冬至有冻,冷到芒种。”冻,指霜冻。意即冬至有霜冻,则天气一直冷到来年的芒种。“冬至日出头,年前年后冻死牛。”“冬至在月头,冻死老黄牛;冬至在月腰,有米无柴烧;冬至在月尾,放牛细仔唔知归。”说的都是冬至期间,天气依旧寒冷,提醒人们注意防寒保暖。英德民间还有冬至落水则大年三十、初一、初二必落水,冬至晴则春节晴等说法。

农业生产自然离不开日常饮食,英德民间的饮食习俗,既丰富又与当地气候特点紧密联系。

我们经常会说吃时令菜蔬好,就是指那些根据蔬菜生长特点,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种植,采收后新鲜上市的蔬菜。近年来,随着温室、大棚甚至无土栽培等种植技术的改进,蔬菜种植已经不完全按照季节来安排了,一些蔬菜在市场上常年可见,对于本来就远离农业的年轻一代,更加无从链接传统农耕文化了。检点英德传统节气饮食文化,或许可以从另一侧面理解孔子所言“不时不食”的真切含义。

善于采摘大自然植物,用以作食品甚至疗伤用的草药,体现了独特的民间智慧。上了年纪的人或许还记得,以前小时候无论摔伤或虫子咬伤后,有经验的大人都会随手摘些野外的植物茎叶,弄烂就敷在创口上代替药用,看似简单,却有显著效果。平常到野外摘马齿菜、蕨菜、小根蒜等野菜当蔬菜食用就更普遍了,现在的人求之不得,其时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是不得已而为之,真是时过境迁,让人感叹变化之快。

比如我们非常重视的清明节,英德民间都会动手做艾糍。细究起来,这不但是一道应节食品,还是一道养生小吃,更有非物质文化层面的良好寓意。艾草本来就是英德地区常见植物,房前屋后,山野郊外,随处可见。据载,艾草的药用价值很高,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多重作用。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清明期间,正是艾草生长旺盛的季节,英德民间会用捣烂后的鲜嫩艾草和自种的糯米制作成糍粑,称“艾糍”,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一种常见植物,与英德传统的民间小吃——糍粑相遇,成就了一道应节美食,还可以达到预防感冒的目的,颇受民间欢迎。在英德民间来看,艾草除了能吃,在生活中还有辟邪作用。每逢端午,民间都有挂艾叶的习俗,人们将新鲜艾草挂在门口,用以辟邪驱灾,祈求百福。史书记载,“端午插艾”“手执艾旗招百福”“悬于门上,以祛毒气”,这些都寄托了人们赋予艾草的美好愿景,期盼通过艾草,能够让家人驱邪避害,多福安康。

时代发展的脚步那么快,常常让我们应接不暇。当我们洗脚上田不过二三十年,还没有完全融入城市繁华生活的当下,却不自觉地与深厚的传统文化渐行渐远。当我们的传统农耕文化还没有完全挖掘,又面临传承断层之忧。期盼迎着乡村振兴的东风,会有更多的有文化自觉之士,更多地深入我们深厚的民间文化土壤,去发现体味农耕文化的博大精深,深情回望我们家乡的绿水青山,以及细细咀嚼如丝如缕的乡愁!

本文地址: https://www.tanjiaoyicn.com/n/1935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部分来源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或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联系我们

    938401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baban38@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