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b市场是什么意思(2b市场和2c的区别)

2b市场是什么意思?最近有很多朋友对这个问题干到困惑。还有其他网友关心2b市场和2c的区别。对此,碳百科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零、背景:程序员客栈的发展历程

程序员客栈成立于2015年7月,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遍地都是创业者和投资人,出现了一个PPT能融资几百上千万,很多项目就只差一个程序员的怪现象。基于这个问题,我2016年初写过一篇文章「只差程序员离优秀的产品还有多远?」再结合当时我对东软发展历史的分析,得出了这样一个市场结论:

第一种算是程序员客栈过去三年的实践之路,第二种就是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的雏形。

2016年初,我们正式开始众包开发业务,表面来看在做的事情是:承接大量的项目分给平台上的程序员来开发。实际上我们对标的并不是开发,而是在程序员客栈上组建一个线上团队。持续进行项目Alpha版本的开发成本,要比招齐一个技术团队发工资便宜一大半,质量也要比外包靠谱得多。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通过不停的项目实战,对程序员建立起一个全面的数据化地了解和理解。理论上当这个数据越来越多,生产力就会得到快速增长,然后让平台+个人取代部分公司+雇员。所以,使用过程序员客栈的朋友知道,我们有一些和一般开发平台不一样的规则,比如:只能个人接单不能是开发团队,只能等待平台算法规则派单不能主动投递...这些规则保障项目质量和程序员收入不被压榨的情况下,同时最重要的是构造核心竞争力:全面数据化地了解和理解程序员,我们内部叫技术信用。

故事讲到这里,是通畅的。并且我们也克服各种困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6年-2019年我们不停地攻坚克难,建立项目经理管理队伍(理论),打造更偏人力的云端工作模式,从200多家能统计到的开发平台中战斗了出来,做到了这个细分市场第一:实打实注册37万多程序员 ,网站+app日活近万/天。

但问题也随之出现:残酷的市场周期中我们的客户90%死掉了;大部分项目会跳单;供需严重不平衡:平台上的程序员远远大过于客户,现在每天仍然有近千个程序员来注册...

2017-2019 我的核心工作放在了:区块链、 增长、组织。

区块链方面,2017年看到身边很多区块链项目起飞之后,感觉区块链不仅仅是炒币这么简单,更是技术金融和组织的变革,所以毫不犹豫地扎了进去。2018年我们成立了区块链基金会,认识了很多区块链KOL大佬 ,融了大几百万也没有对外公布,尝试了两三个方向点,都失败了。现在聚焦在区块链数据交易、数字身份、区块链新组织方面。我的这段工作重心,在公司内部褒贬不一,有老同事说我分心了,不仅一直在亏钱,还导致公司的增长和组织建设出现波折。个人认为就像不是吃完猪脑马上就能补脑一样,这段工作是非常值得的,所有的经历都会串出一条线,找到未来的你。当看完全文,或许才能共同认识到区块链对于组织的意义与价值。

增长方面,经历几任新媒体内容和SEO增长同事的交替之后,总算在2019年一起把流量做高了4倍,公司算是有了实在的增长能力。

组织方面,经历各种坎坷,现在有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基础。就不多谈了,具体见这里。

一个公司负责人的核心工作应该是战略方向与人才组织。在今年流量倍数增长之后,再结合遇到的问题,我才开始觉得公司最大的问题不是增长问题,也不是组织问题,而是战略与路径问题。这时候才感觉到路线调整,市场方向分析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由于业务市场的特殊性,之前我们一直没有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我们到底是做技术人力资源还是在做开发。有意思的是互联网周刊还把程序员客栈提名到了2018十大人力资源项目。所以第一步是要把程序员客栈的技术人力和开发拆开。程序员客栈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信用,是技术新人力公司,这块我们做得不错,就不多谈了。另一块就是技术开发,科技商业金融时代,技术才是未来,我会剥离出来重点理解,这篇文章就是从一个2B互联网开发平台公司的角度来谈技术方向与趋势。

以上就是背景,我觉得读者需要了解这个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下面讲的技术机会和趋势。

谈具体的未来技术趋势之前,先把时间轴拉长,看看国内互联网发展的大框框时期。

1999年之前,我没有参与,不敢做评价。个人第一台电脑是2003年买的,主要用来打游戏罗马复兴。2006年初三我用Dreamweaver建立了自己的导航网站,那时就是感觉256 hao123挺厉害。总之我把2000年之前这个时期叫“互联网史前的计算机时代”:硬件逐步往软件发展,网络http w3c才开始定义,人机交互发明不久,比如:图形化显示、鼠标操作、键盘等。

2000-2009年,PC互联网的黄金十年。2C应用方面,搜索引擎为王,浏览器、游戏争霸,门户割据,社交、电商、旅游、安全、邮箱等行业网站应用潜伏纵深,最底层的生态就是普通用户、小镇网吧以及个人站长,上网以娱乐获取信息为主,商业模式:广告、电商、游戏。2B应用方面,各个行业在慢慢地软件化,机房建设和维护还是当时网站单位的重要工作,部分买不起独立主机的小网站个人站长开始租用服务器,商业模式:设备、软件许可。

2010-2019年,移动互联网的时代。2C应用方面,手机操作系统战争最先打响,Android、iOS共分天下,然后智能手机厂商逐鹿。移动网络WIFi和4G完善,移动网民爆发增长,很多用户跨过PC互联网直接到了移动互联网。PC互联网时代的赢家纷纷抢滩移动互联网,腾讯万份焦虑赛马机制做出微信,拿到移动互联网船票;阿里收购友盟得到良将,将无线成交占比做到了90% ;头五年还有BAT,稍不留神三巨头就只剩下了AT;移动应用微博、陌陌、直播、短视频轮番角逐;版权之战悄悄蔓延到音乐 、视频、电影、文库、小说市场。订阅这种商业模式开始火爆,这在上个时代想都不敢想。IP稀缺,KOL MCN渐起; 生活场景被切割,O2O、外卖、打车、共享被推到新的高度;智能硬件与IOT迅猛发展;互联网金融全民普通,开起了余额宝、P2P、炒币、炒更多的时代;用户按年龄和区域被分层b站 、漫画、快手、拼多多;行业工具应用快速发展细化分裂,不再有统一的入口;流量集中寡头化,掌握场景的超级APP衍生出小程序、快应用;中国互联网科技公司开始出海;个人开始围绕平台创造新职业:直播、网红、自媒体、司机等;区块链走近大众视野,比特币涨了上万倍;商业模式:硬件、广告、游戏、电商、金融、订阅、新平台组织。2B应用方面,阿里云最先完成去IOE(去掉IBM的小型机、Oracle数据库、EMC存储设备)革命,2019集团业务全部上云;给新型互联网公司提供SaaS、PaaS、IaaS、XaaS的技术公司迅猛发展;大型互联网企业开始解决内部的技术荒漠问题,打造技术数据中台;产业互联网被定义提出。商业模式:硬件、软件许可、XaaS、解决方案订阅。

2020-2029年,将会是2B和数据、技术的十年,我在下面的”关于技术趋势与5大机会“中细讲。

一、关于技术趋势与5大机会

0、XaaS 云服务与技术模块化、开放

XaaS、云服务是技术模块化发展趋势的体现。未来开放技术是必然趋势,甚至没有核心技术。当前先进生产力公司在通过技术的全面开放 ,争先垄断数据。

先从2B市场的SaaS软件即服务讲起。为了更好讲清楚SaaS,我们拿中国满大街的水果店举例。水果店在经营发展过程中需要一套软件来管理财务、库存、订单。如何打造这个软件呢?一种是选择成立技术部招程序员来干,明显这个不成立,能力和财务都跟不上;另一种是选择外包,给开发公司来干,这种方案不仅质量参差不齐,并且开发完后出问题一般没人管,带来巨大的后期维护问题。所以水果店最需要的是有专门做水果经营系统的软件公司,水果店只需按月缴费给软件公司,就能像使用水、电一样使用这个必须的经营系统,这就是SaaS的典型场景。

2014年武汉就有个团队在大学创业做水果O2O,这当然难做了,2015年他们转型做水果店SaaS系统,现在一个月流水过亿,发展得非常好。过去的5年,当很多外行人还不知道SaaS是什么的时候,其实SaaS已经渗透到各个细分行业和交易场景,一片红海。今年我得到的信息是SaaS市场增速出现放缓。由于市场空间不够,已经有一些行业SaaS在谋求私有定制化的出路。

总之SaaS发展是技术模块集约化趋势的体现。就是大部分公司组织的信息化之路是不需要独立自建开发团队的,并且也不应该是外包,而是直接使用SaaS。如果自建开发团队,从组织内部来看,会有极大的技术架构实施障碍,开发人员管理等问题。从整个社会来看大量软件系统被重复生产,效率低下。什么都要自己做的组织,一般都抱有所谓的”掌握核心技术“的封闭思想,生怕别人知道了他的技术代码,甚至点子主意...我相信在未来这将是极其可怕的落后想法。这种指导思想会让团队在XaaS云服务的时代被吊打;如果选择外包,最大的问题是把软件想成了一个静止的产品,总觉淘宝厉害就是因为有个APP,自己要是能花几十万(几十万不够就花上百万)开发这样一个APP加上强大的行业资源,一定会干翻淘宝。其实问题就出在软件开发是一个生命过程,需要小步快跑持续迭代,当你停止给技术团队发工资的那一刻项目就宣布死亡了。但是也就是在这一刻,很多老板还在幻想宏图伟业般的发展,这简直就是对互联网软件认知的幼稚病。遗憾的是程序员客栈过去几年就服务了大量这样的老板,我们让他们在错误的路上继续幻想狂奔了一下。这种想产业转型信息化升级又不成的尴尬失败,也有我们的责任。总之不是产品技术问题,而是理念方向问题。

SaaS之后,我们看到这种开发资源集约化趋势已经在技术开发层面全面展开,比如高速发展的PaaS与IaaS,然后再是iPaaS、IDaaS、CaaS、BaaS...直到XaaS一切即服务。

这里再讲讲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 。PaaS的场景还是回到水果店。就是水果店SaaS系统服务商遇到一个开发问题:用户每次登录都需要验证码,验证码虽小但必不可少。程序员同学都知道做验证码功能是有很多坑:要么验证过强影响正常用户登录,要么验证过弱导致各种软件攻击。做好验证码功能需要的技术投入不菲,产品开发进度又催得急...刚好这时候有家专门做验证码功能的公司出现了,他们还提供新式的拖拽行为验证服务,所以水果店SaaS系统服务商就不再自己开发验证码功能模块,而是通过几行代码直接调用这家行为验证PaaS公司的技术服务,按验证次数给这家PaaS公司交钱。类似的行为验证技术公司,2012年在国内就有出现,有的现在已经做到的D轮,抢下了验证市场。同样,推送、聊天、统计、语音技术也都高速发展,这都是典型的PaaS生意。

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的场景可以简单理解为:这家PaaS行为验证技术公司并没有自己的服务器,而是在用云服务。这就是IaaS云服务以及相关更多的架构问题:SOA( 面向服务架构)=>API内外部网关=>EAI(企业应用集成)=>ESB(企业服务总线)=>云服务(IaaS)=>云原生(Cloud-native) 等。

那么这块市场现状如何呢?据我个人渠道消息,国内一家典型的OpenStack基金会成员云服务公司(私有云)现已发展至C轮阶段,对比2019年和2018的业务,基本没有增长,200人,差不多5000万营收量级。当然这只是一个角度,另外一个角度来看IDaaS、CaaS连很多程序员都不熟悉,一般类似国内的公司融资阶段也才到A轮,市场竞争激烈但都还在布道阶段,所以还有很大增长空间。二级市场来看,拿阿里云举例,2019三季度财报显示阿里云营收92.91亿元,比去年同期净增36.24亿元,增速达到64%,虽然亏损但增长强劲。阿里云已经成为阿里核心电商业务之外第二大业务板块。根据2019艾瑞咨询中国互联网发展全瞻报告,中国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接近1200亿元,私有云规模近500亿元。

XaaS与云服务快速发展背后折射的其实是底层开发规律趋势,从我的观察角度来看,这个趋势还在进一步加快,也就是技术开发的插件化、模块化、微服务、API化的这种趋势。面向2025编程,没有任何一个开发者和公司能全部独立完成技术开发工作,未来的技术开发必须调⽤第三⽅代码和云服务,调⽤第三⽅代码和服务也会成为程序员最重要的开发内容。

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程序员在造轮子,这个趋势就不会消失。顺应这个趋势,会逐步形成并强化开发的产业上下游。并且聪明的公司在马不停蹄的开放技术,甚至未来没有核心技术。他们通过技术的全面开放 ,来垄断数据。

比如:阿里巴巴在去IOE和SOA的实战过程中 ,全面开放技术搞出了阿里云,与OpenStack基金会系的云服务(华为云 腾讯云 各种私有云)二分天下。再小一层面来看2014年的直播大战,当时最先进的直播公司映客,在抢到市场第一的位置之后,也马上开放了自己的直播技术。国际上,Google、微软、Facebook联合开源组织在开放各种商业实战后的前沿技术:Angular(前端框架)、Kubernetes(容器集群管理系统)、TensorFlow(机器学习)、PowerShell(自动化配置工具)、ReactJS(JavaScript库)、ParlAI (对话模型训练框架)...当然开源并不是免费的,这其实是一门更高门槛的生意:放到XaaS层面来讲,半开放的技术直接带来收入和数据累积,再通过数据的深加工产生利润更高的生意。我们可以看到当前顶级互联网公司形态就是抢完各种刚需场景形成新的经济体,然后开放技术,垄断数据。对数据进行再加工为后面的利润更丰沛的金融、广告、AI等来服务;放到开源组织来讲,全面开放的技术,能制订技术标准和吸引顶尖人才。

软件化=>互联网产品化=>XaaS云大数据AI智能化...虽然巨头们建立了看似不可逾越的护城河。但是,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平台型OS与产业互联网,web3.0数据主权之战都将悄悄蚕食这个铜墙铁壁般的坚不可摧的壁垒。

1、平台型OS与产业互联网

平台型OS简单理解就是传统中大型企业的技术中台。我和一些圈类的创业者交流时,他们不太理解平台型OS的价值,但都认同腾讯提倡的产业互联网,其实产业互联网的提出和腾讯的技术中台探索经历密不可分。产业互联网不同于一般互联网的特征是:所服务企业需求已经得到验证,生意本身成立,只是需要软件系统来信息化提升效率。所以在经济下行的周期是很好的市场。美国的2B、2C公司市值份额差不多是1:1,中国2B市场还有巨大的空间。

前面我们讲“技术开发的插件化、模块化、微服务、API化的趋势,调⽤第三⽅代码和服务会成为程序员最重要的开发内容”。虽然“XaaS云服务与技术模块化、开放”是必然趋势,它代表主流,但并不能覆盖全部。在中大型企业的2B市场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类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升级过程。他虽然有部分落后,但也不能一下推倒、全盘否定。所以这些企业的实际需求就演变成了:私有部署、定制化开发、XaaS云服务的混搭。

前不久刚好能源行业的几位同事来交流拜访,我就拿能源石化企业来举例。一家大型的石化企业,软件信息化的第一步是生产流程及工艺信息化,他们最重要的软件系统是和他们生产流程紧密结合的系统,比如:加入什么原料,控制一定的温度湿度环境,发生几步反应,然后产出成品。所以这套软件的基本要求是稳定性第一,由于生产流程和工艺不会轻易变化,软件也不会轻易变化。我们可以说这个软件就是生产线的操作系统OS,一般是C/S+硬件+传感器模式。有了基础的生产流程系统,信息化再进一步,就是企业内需要各种ERP(企业资源计划)、OA(办公自动化)、进销存、供应链上下游、人事财务管理等各个子单位部门需要的系统。而这些软件系统是通过招投标在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逐步引入进来的,他们由不同的ISV(独立软件开发商)来开发,在不同场景中满足企业的各种信息化需求。信息化再往后发展,这家石化企业最关键需求就是数据同步、BI大屏数字分析系统,来打破内部数据孤岛,同时好让领导和关键客户能快速了解整个生产经营情况...一般信息化程度做得不错的能源企业目前就做到了数据分析这步,同时有好几十家ISV在为这家企业服务。但由于企业内部各个子系统由不同的软件服务商开发,又导致了系统权限过于复杂,账号系统冗余,信息不互通等问题。所以在把这几十个系统的身份、权限、数据等打通,整合为一个一体化大平台就迫在眉睫,这就是传统企业平台型OS的场景,放到互联网公司就差不多是技术中台。

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图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中大型企业的信息化,不能是简单的使用SaaS或者ISV来完成。既要考虑当前公司已经存在的不同时期的不同系统的价值,不能推倒性重来建设。又要解决不同子系统间的信息共享、权限管理、资源调度等关键问题。所以中大型企业的信息化不仅仅需要私有部署,还需要打造面向这些客户的OS,结合私有部署、混合云、甚至定制化来帮企业建立起平台层系统。进而统一技术开发标准,然后各个子系统就像插件一样即插即用,随场景需要升级替换,整体上达到类生态般的升级迭代。之前的ISV软件系统可继续保持相对的设计开发独立性。

简单总结:平台型OS就是给企业建立起一个平台层的系统,统一身份、权限、消息、数据...让各种软件能像插件一样在上面独立插拔使用。这也正是工业4.0信息化要做的事情。目前做得比较好的公司已经开始使用SSO单点登录,建立内部API网关来尝试做这个整合。国外Infor(美国最大独角兽,为特定行业提供商业云软件)已经在这样实践,他们叫做infor OS。搭档企业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infor内部还配套响应的职能CSO(Customer Success Officer)。

INFOR业务发展图


平台型OS场景讲明白之后,再聊下2B的市场特征。2B同行都知道,这个市场和2C产品互联网公司大不相同。从内部职能上来看,一家典型的2C互联网公司的组织结构应该是围绕”产品、增长、营收“来完成。或者更细一点是四个齿轮:Enlist(用户黏性、留存)、Acquire(获客能力)、Monetize(变现)、Engage(裂变),项目速度由最慢的齿轮决定。但一家典型的2B公司的组织结构却是:市场、销售、研发、服务。具体到销售,以华为举例,他们三板斧是:样板点、现场会、公司参观。市场决定产品进攻方向,研发质量是生死攸关,服务支持体系也尤其重要。这些能力和做2C市场都有差异巨大。所以2C的公司转做2B是有很多坑是需要踩的。

从收入结构上来看,在2B行业几十个(甚至更少)大客户构成了公司80%以上的营收,成千上万个小客户基本赚不到钱。一般收入增长三驾马车是:渠道、品牌、扩容。所以服务好关键大客户对于当前营收至关重要,服务好小客户就像养小鱼苗,铺垫未来。

从服务模式上来看,还分全SaaS云服务化、混合云、私有部署定制化等。和很多SaaS/PaaS公司交流下来,是否接受私有部署是一些SaaS公司纠结的地方。虽然小B是未来但是没有营收,虽然大B占80%的营收但是破坏当前软件结构。是否定制化上升到了部分PaaS公司的价值坚守,好像如果做了定制化PaaS就不是PaaS,放弃了他们所谓的先进理念。最近一年多很多PaaS公司逐步开放私有部署定制化服务。我的建议是不纠结于模式,区分小中大型客户市场分型,面向客户需求变化。小B市场坚持做SaaS提高产品复用率 ,大B市场积极面向企业做私有定制化或者建设相关OS技术中台。

就像大的互联网公司需要建立技术中台解决技术荒漠的问题一样,平台型OS生意细分到不同行业场景才刚刚开始,有巨大机会。阿里云年中进行了组织调整,将数字政府、金融云、新零售、通用行业升级为四大事业部;腾讯年初布局了产业互联网...智者见于未萌,总之,真的有2B战略眼光的公司已经开始从云服务下沉到了细分行业深耕细作。也期待看到更多新的科技公司在这块巨大的蓝海市场中崛起。

2、Web3.0 数据主权之战

我们在前面讲 “当前顶级互联网公司形态就是抢完各种刚需场景,然后开放技术,垄断数据。对数据进行再加工,为后面利润更丰沛的金融、广告、AI等来服务”这是问题的一面;问题的另一面却有一个巨大转机:这些数据不应该属于大公司,而是产生数据的个人。这就是即将打响的数据主权之战 。

在政治立法层面。2018年欧洲率先发布了GDPR,这是一款有里程碑意义的隐私条款,它强调用户必须同意授权和拥有数据使用知情权。GDPR 适用于所有向欧盟居民提供服务的任何公司。 GDPR 生效 17 个月以来,欧洲已经开出约 3.7 亿欧元罚单,验证了GDPR 的强制性和欧盟的决心。 GDPR 之后,加州隐私法CCPA ,中国移动互联网APP信息使用规范相继准备出台,有的已经实施。未来还有很多类似法律条例,他们共性都遵循最基本的原则:用户控制其个人数据。

数据主权之战,将是一个巨大的变革,不仅仅是法律政策的推动,商业模式的变化,对于个人而言也有划时代的意义。我们正在跑步进入AI时代,数据是AI的能源和钥匙。在AI的时代,如果你的数据不属于你本人,我们每个人都会成为AI应用的奴隶,这是多么恐怖的事情。对于商业组织而言,用户数据是商业组织开展业务的重要资产属于个人不再属于企业。主动放弃对数据的垄断和控制找到新的出路是明智之举。很多现在躺赚的生意将会破溃,比如,支付宝通过淘宝天猫等购物行为数据搞出了芝麻信用,然后再放贷给用户赚钱,让用户借花呗还利息。到时这个生意就会倒过来:一部分人不会允许支付宝收集我们的数据;另外一分部允许的人,支付宝不仅不应该收用户利息,反而应该给用户利润分红,用于使用个人数据的补偿。微信也是一样,微信支付,朋友圈广告,这些躺赚的生意都会变化。突然想起一个吐槽,李书福在某会议上表示,现在互联网上没隐私可言,好比微信”马化腾肯定天天在看我们的微信...“,然后微信还专门发布了公告表示他们并没有。无论微信怎么公告,但是微信确实有这个能力,如果想看谁的聊天记录应该是分分钟的事情,只是看他们愿不愿人前人后都坚守“科技向善”的道德标准罢了。数据的所有权隐私问题不是好玩的,比如自动驾驶如果数据出问题,直接威胁人的性命,但现在这些数据属于特斯拉,而不是个人。特斯拉也不仅仅是一辆车,简直就是一个移动的数据采集器,完全不输中国天网工程。所以数据的隐私主权问题看似遥远,其实早已经迫在眉睫。

在技术开发层面。万维网之父 Tim Berners Lee(制定了 HTML 语言和建立了 W3C)发起了SoLiD(Social Linked Data)项目,SoLiD 要做的就是让数据归用户控制。Web 3.0 也在逐步地被讨论推进,大致具备以下特征:统一身份认证系统 ,数据确权与授权 ,隐私保护与抗审查,去中心化运行。随着这些技术的发展,数据主权的问题将很快从法律层面落地到技术应用层面。

当数据主权真的回归个人所有,数据会像股权、证券、金钱一样成为重要的个人资产。下一个时代的巨大的颠覆式的生意就开启了,这就是数据交易。

数据不能脱离他的母体程序来谈,所以讲数据交易机会的时候一定要先讲程序。我个人对互联网世界有这样的宏观划分:应用、程序、数据。所谓应用就是大众都在使用的各种APP、网站、系统、软件工具等;程序就是这些应用的基础组成开发单位,比如框架、库、API等;数据就像水一样流淌在程序上面。今天大部分应用的数字化程度其实并不高,只有一部分行业部分应用在结构化数据(数据库或接口里的数据)领域完成了数字化,大部分还是非结构化数据:文件形态。国外,早期数据交易已经在企业数据交换领域开始发展,例如B2Bi(Business-to-Business Integration)。从集成(iPaaS:API接口,更多种类的协议等FTP、数据库、文件数据)到数据交易,也可以说数据集成就是初期的企业数据交易。ETL工具、API管理和iPaaS都是为了解决企业结构化数据交换的问题,与此并列的还有一个很大的领域,就是解决企业内以及企业间非结构化数据交换的问题,例如 MFT(Managed File Transfer 受管文件传输)解决企业文件型数据交换与集成问题。随着云服务市场逐步成为主流,国外各大厂商也在布局MFTaaS(Managed File Transfer as a Service),将文件传输管理服务化、平台化。当然这些都还在早期,等到数字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基于程序场景,数据交易生意就会真正起飞。

国内,目前在数据领域的三门大的生意场景是:数据分析(BI产品数据汇集功能,数据展现效果也炫,大受欢迎),数据接口(API),数据标记(数据包)。目前我还没有看到能真正理解数据交易的国内公司。真正的数据交易会综合API、包和文件等属性,在更高的维度来完成。数据交易不能是简单的数据包买卖模式,因为数据在互联网上的传递过程是一个复制过程,所以无法追踪流向。要解决数据传递的可追踪问题,比如:合法的程序身份(加密认证,配套公钥私钥)才能打开,有一些区块链技术有这样的方案构思了。数据交易也不能像是简单的淘宝天猫电商模式做API商店,因为数据是跑在程序上面的,一定要深入各个技术程序场景,才会符合交易对象本身的特殊结构。总之,解决数据的传递追踪和数据场景问题,数据交易才能落地,这点值得关注。

讨论完数据主权和交易两个核心问题,再简单讨论一下很多人熟知的数据现状问题,只讲数据安全与AI两个主要的方面。

数据安全问题。今年315晚会,央视把数据隐私安全问题曝光给了大众:714高炮,无处不在的信息采集器,通过手机号码快速画像公民身份,智能电话销售...以及各种因为数据隐私安全问题带来的诈骗、偷盗、攻击、删数据库跑路等社会问题。“中国移动互联网APP信息使用规范”及时出台就是在从法律层面解决数据安全这个尖锐的问题。数据安全的社会波及面、复杂度、紧迫性已经迫在眉睫。

数据与AI。AI人工智能的基础是需要大量的数据,数据就是未来的能源。但是光有数据还不够,还需要加工成和人类匹配的数据样式。所以AI背后需要大量的人工进行数据标注和机器学习。过去3年,数据标注行业飞速发展,从中国的一线城市直到偏远的西部,大约增长了几十万数据标注员。在数据的基础上,人工智能技术得以应用于各个领域,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人工智能最基础的应用人脸识别四处开花;短视频摄影APP能识别到人脸五官、身体进行体态美化,各种美颜特效大行其道;汽车自动驾驶,计算机通过对信号灯、车道线、行人、车辆识别和分类,规划出适合的驾驶方案并实时做出调整...配合着芯片、5G与IoT的发展,数据的增长,AI还将会上演摩尔定律般的发展增速。

从这两个视角的窥探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数据安全方面,问题越复杂,矛盾越尖锐,生意的势能就很大;在数据主权还没有被确权的情况下,数据与AI结合后的行业都能飞速发展,足见数据行业潜力增量。总之,数据非常有可能会是一个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生意。

3、区块链、数字金融与新组织

2017年币圈牛市之后,区块链迅速进入了大众视野。

目前为止,区块链行业的发展,从技术角度大致分这样几个阶段:区块链1.0 加密数字货币。属于 BTC等、他们分叉币以及矿机的天下;区块链2.0 公链。代表就是ETH发布ERC20,能几行代码帮助任何组织快速发布Token,还能在智能合约上编程开发Dapp。正是由于公链技术的初步落地,加上金融周期和朝韩地缘政治问题这些综合效应,才导致了2017年的大牛市。

以上是一般都公认的两个阶段。过去两年的探索中,区块链技术已经从“一键发币”发展到了“一键发链”,代表为Polkadot、Cosmos,以及相关区块链开发框架substrate、muta的落地。

从2C应用场景来看,另一脉落地的场景就是交易所、钱包、媒体。CEX 中心化交易所、OTC、币币、合约,逐步探索到了DEX去中心化交易所。数字钱包围绕公链快速发展,还有今年快速发展的Defi去中心化借贷协议...

当然还有99%的空气币和坑蒙拐骗。在正规金融资本市场被禁止的各种违法拙劣操作:老鼠仓、内幕消息、市场操盘等等轮番在币圈上演;很多项目白皮书写得上天入地,吹得天花乱坠,我见过不少空气项目在2017年牛市中自己砸完盘,但是币价还能往上涨的奇特经历,连项目方自己都被震惊了;甚至都知道是资金盘,还能换着花样玩完一波又一波,比如F3D系列;当然还有更low的传销...总之、暴涨暴跌、乱象丛生、鱼龙混杂,以至于有部分币圈同事受伤偏颇到认为区块链全部都没技术,得出的结论居然是:“一个项目如果能尽量多套住人,套到牛市就是好项目”,不过这也是过去的事实。

从2B角度来看,2B区块链技术服务,即为企业提供区块链数字金融解决方案或者BaaS,过去三年在逆势飞速发展,走得非常稳健。我在和一些币圈大佬交流中,发现他们都不太关注这块。也非常遗憾,2017程序员客栈当时的区块链技术负责人就建议我走这条路,但没有听进去。这块典型的代表就是蚂蚁金服、IBM、布比、趣链等。蚂蚁金服的区块链确定了自己三做三不做原则:“三做是用区块链来解决实际问题,让金融和商业变得可信、透明和高效;不断攻克区块链通向大规模实际应用的技术障碍;与合作伙伴一起共建开放的区块链生态。三不做即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蚂蚁金服绝不碰没有任何真实价值的“空气币”、不做违反法律法规的技术应用、不做任何伤害用户数据安全和隐私的行为”已经和多方机构在数据存证,防伪溯源,供应链金融方面落地应用;早在BTC的时代IBM就开始研发fabric服务各大金融机构;布比在2017年时就靠公益区块链解决方案在链圈都非常出名;趣链过去两年高速发展,稳健攻入了银行、证券、保险等核心金融行业...

从政府政策层面来讲,坚决鼓励区块链技术创新,这个信号一直很明确;对于发行数字货币等影响扰乱金额市场的行为,目前还是灰色地带。但现行的金融体系本身也是有很多问题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国家并没有一刀切,而是边走边看。大体的思路是:如果民间区块链的金融创新真的能弄出来一些成绩解决现行金融系统的问题是好的事情,但是,不鼓励暴涨暴跌,出了其他的事故最终也是要负责的;另外今年央行宣布自己要发行数字货币DCEP,在2014年就提前布局区块链技术,这是非常高瞻远瞩的。区块链能帮助我国突破美元霸权体系,比如,像SWIFT(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这样的结算机制,确实已经落后,效率低下,亟待通过区块链技术来变革。BTC在日本、中东、欧洲的一些国家可以当零钱一样使用,那BTC能成为通货吗?我觉得从各国央行的角度来看,BTC永远都是大宗商品不是通货,国家层面对通货的要求,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稳定性,而BTC短期波动太大。

从技术、2C应用、2B、政府政策等角度,综合起来应该就是当前可以看到的区块链生态的全貌:区块链技术还会跑步前进,2C的大面积应用落地还需时日,区块链对金融等行业的改造升级在未来几年会加速,立法监管合规马上会到来,这对行业来讲是新的机会。

区块链再往未来发展,我觉得大机会将继续出现在数字金融与新组织领域。数字金融方面已经有很多创新在落地。这里讲的数字金融要区别于传统的数字经济或对传统金融行业的改造,结合上一章讲的数据,数字金融应该是数据数字化,数字金融化。典型的例子就是ETH以及后面的DeFi。个人觉得数字金融威力目前被远远低估了,它会改造现在的金融体系,重塑组织关系。

数字金融与新组织密不可分。区块链与新组织的机会要从DAO开始说,其实DAO目前没有确切的定义,只要是去中心化的组织都可以认为是DAO。以太坊社区明星项目Aragon早在2016年就在进行DAO的实践:他们试图创造一个致力于帮助人们建立去中心化组织的平台,更深一点说就是给人类组织编程,他们希望通过DAO来治理一个协议,或者一个公司社区基金会,甚至一个国家...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DAO在协议领域的治理也有了些成绩,比如今年很火的DeFi 协议。但总体来看,过去2年的发展中,和公链难有优质应用落地一样,Aragon真正使用参与的人数很少,技术产品上实质性的进展也不多,但这个新组织的理念却值得关注,就像BTC不是任何一个公司弄出来的,但过去十年涨了上万倍一样,DAO们有着探索未来新组织的希望。

新组织的孕育已经有了一些积淀,最有可能结合程序数据、开源组织破茧而出。

前面说了“我对一个互联网世界有这样的宏观划分:应用、程序、数据 ”。回到这个划分来看市场:对于应用,我认为无论是2C还是2B确实都是红海;对于程序,相对来说迭代周期慢一些但不太赚钱,只能靠开源或赞助;对于数据,数据是程序的灵魂。如果程序和数据结合起来就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商业模式。比如,ETH最高时1万多人民币一个,ETH背后的技术其实是开源的,程序员能很快基于这个技术部署一条私链,一样的技术一样收取GAS费用,但是私链上的ETH就会分文不值,因为没有接入主流数据。这些都足见程序和数据绑定的力量。

开源基金会是最早生态化运营的组织。互联网的最初,在Windows和Linux时代就有开源闭源之争,开源创造了Linux、w3c、http 、Android、BTC、ETH、 openstack等,已经改造这个世界,但与其贡献相比,他们的经济收入简直是微乎其微。前面已经讨论过未来的技术都会抢着开放,谁都不会垄断核心技术。所以开源组织和基金会在DAO实践上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事情。在没有区块链的时代,开源组织收入主要靠大公司会员或者捐赠,日子过得比较紧。但是未来的技术基金会,用户看好他们的技术不仅能买到基金会的token还能通过DAO加入其中的建设,这是多么值得期待的事情。

对于公司等现存法律实体。“马云之前有句话: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这让我们看到公司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它依托于市场客户、员工组织、股东资本以及产业上下游而存在。上一代成功的公司会通过公司管理、股权金融、法律制度等处理好各方利益。再往后当我们的眼光能上升到生态层面看问题时,就会思考:公司也是人定的组织形态,它未来不会变化吗?DAO的实践也就呼之欲出,不拘泥于组织形态,谁能贯通客户、员工、股东、产业链利益,谁就会在下个时代胜出。

所以个人认为,把程序和数据结合起来,会产生下一代巨大的生态商业模式。未来开源也将结合区块链在新组织的实践上有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新的商业高地。公司等现存法律实体也会随之产生新的进化。

4、商业与科技

嘉御基金创始人卫哲最近几年做分享的时候,经常喜欢举一个他参访美国企业的例子。卫哲说,他们曾经去参访美国企业,都问一个问题,“你们最大的对手是谁?”,其中谷歌却说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是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为什么?因为NASA会抢走谷歌的人才。

其实抢夺科学家的趋势早已经从NASA、Google、AWS蔓延到了国内。最开始是华为内部设有科学家岗位,对基础研究投入巨大,然后是阿里猛砸1000亿成立达摩院,再是腾讯梳理新的使命“科技向善”,到处给科学家颁奖...一般的互联网大公司还在抢占2B云服务,赋能产业的同时,互联网巨头们已经开始抢夺科学家。他们在量子计算、航天航空、生命科技、基础物理数学、新材料能源等方方面面开疆拓土。我们可以直观地预见到未来的生产力会飞速发展,几何增长。完全不必担心经济周期和衰退问题,因为都只是暂时的。总有新问题,总有新的技术和解决方案,总有新机会。最应该担心的反倒是我们到底每天在忙什么?

创新的另外一面是失败,检验成败的工具却是市场的需求,市场的需求反映的是人的需求。我们向宇宙进军,Spacex星链类似再高大上的卫星计划,也不就是为了更好连接WIFI?生命科技基因再强大,也不就是为了治病保命?搞出了Alphago计算机能力再强,算法再先进,结果在和人下棋(也不要指望AI能解决方向问题,它们完全不知道要干什么,AI看似智能,但这是数据标注这个环节注入了人们需要的意义)。

技术是科学的场景,商业是技术的场景。总之可以看到科技商业组织和最先进的政治组织使命如出一辙,再前沿的科技成果,他们的成败检验标准都是”是否为人类的需求服务“,否则就是无意义,就像“国产凌凌漆达文西的手电筒,有光才会亮,没有光绝对不会亮”看似好笑无意义,但是却给我们展现出一个重大问题。意义是什么?人的需求到底是什么,更高、更强、更大?征服空间、追赶时间、指数增长信息量?我们到底要什么却不是自己能决定的,而是先天的强制设定无法刷机,这些问题就是:我们要吃饭、繁殖以及基于这个本质需求上面繁衍出来的各种伪需求。对这些问题的追问构成了“意义”。所以几千年前老子感慨:吾有大患为吾有身。释迦牟尼也告诫我们世界是空,不能做逻辑证。

方向比生产力提高更重要。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当代世界的繁荣假象以及一切社会活动存活在思想家总结的思想通道中,因为思想家决定方向,确定方向才有意义。世界的发展滚滚向前,也许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最终不过是想人类在当前的结构中多停留一下。但最终还是抵不住破溃的前进趋势,就像时间不回头,宇宙在无限膨胀,熵在一直增长。

二、有意思的数据

典型美国2B市场公司

图片来源 State of the OpenCloud 2019


开发语言分布

数据来源TIOBE


值得关注的开源基金会

ASF (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

EF (Ethereum Foundation)

OpenStack (OpenStack Foundation)

Linux (Linux Foundation)

CNCF (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

OpenJS (OpenJS Foundation)

PSF (Python Software Foundation)

Web3 (Web3 Foundation)

ONF (Open Networking Foundation)

.NET (.NET Foundation)

OpenID (OpenID Foundation)

RISC-V (RISC-V Foundation)

中国城市GDP与程序员客栈流量分布

程序员客栈访问地区统计图

2018年中国省份GDP排名图


对比”程序员客栈访问地区统计图“与”2018年中国省份GDP排名图“,可以看到访问量程序员客栈前10的省份排名与GDP省份排名基本一致(信息化程度越高经济实力越好)。另外也可以看到山东GDP虚高,在数据预测上,山东后几年GDP排名应该会下降,其次是河南也应该要下降。潜力增长股是:浙江、四川、湖北。下面是各个省具体到城市的访问程序员客栈的数据量,应该也和各个城市的GDP排序基本一致,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验证一下。

三、从业者建议:我们做什么

从业者建议

程序员客栈用户

做熟悉的技术提高复用率,提高服务质量,长期服务好一个关键客户,项目经理可转型为产业互联网架构实施工程师

程序员

重视技术选型,有前瞻性思维,及时了解技术行业发展

创业团队

使用好SaaS,能不开发就不开发,不要找外包,业务没验证前不要自建开发团队

有技术的团队

重视架构,最重要的不是开发,而是开发选型。不是全部都要自己开发,用好框架、库、SaaS、PaaS、IaaS、XaaS...

2B技术公司

面向中大型客户服务,深耕行业,接受私有部署定制化;有能力的打造企业OS

中大型企事业单位

信息化之路不要等全套设备,有迭代思维;选好CIO,控好架构,拥抱技术中台平台型OS,接受XaaS、云服务、私有部署定制化等多种服务

地方政府

信息化围绕地方产业深耕推进,没有产业的先做产业,不盲目招商跟风

我们做什么

程序员客栈扎根程序员人群,只做技术生意。为什么要扎根程序员,因为政治、科技、商业都是为人的需求服务的,所以基于人这个本质才会有上层更多的东西,基于特定的人群会让我们抢先看到未来。只做技术生意是因为做事情要聚焦本质,邓小平总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也认为技术是社会发展的本质动力,商业、政治只是技术的外延,科学才是技术侦探兵。

我的工作。如“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一样,“市场本天成,高人乘风破浪”。高人会用汽油点燃木头而不是钢铁,这样的熊熊大火才是真生意,否则燃烧的只是汽油本身。做生意就是让技术找到使用场景,产品找到需求,金融找到市场。这是我的重要工作,也就是做生意的战略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好了,生意经营层面的一切问题(人才组织、产品、运营、销售、资本等)才有意义。

当前经济环境不好,接下来最重要的是,找到具体战场,聚焦以十打一,打胜仗。全局核心:数据化。

程序员客栈,先把人力和开发分开,重点从技术兼职招聘着手,然后以技术信用为中心逐步吃掉所有技术人力的相关市场,为科技企业提供技术新人力服务。

BinSTD基金会,承接布道先进技术的使命。第一步PaaS中间件为技术智能开发赋能,合作建立平台型OS帮助XaaS成功;第二步数据token交易,数据主权;同时探索DAO组织自金融,贯通客户、员工、股东以及技术产业生态利益。

前途光明,道路曲折。我们会在市场的大风大浪中,保持实事求是、勇闯潮头、顽强生存的精神,取得胜利。

PS

技术市场很大,欢迎一起合作共同开拓建设,欢迎交流 admin@tvery.com

本文地址: https://www.tanjiaoyicn.com/n/1727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部分来源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或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联系我们

    938401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baban38@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