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前景如何(吴茱萸低价后市分析)

吴茱萸前景如何?最近有很多朋友对这个问题充满疑问。还有少部分人想搞清楚吴茱萸低价后市分析。对此,碳百科收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原创】悬壶远志

重阳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九九归真,一元肇始,九九重阳,寓意吉祥和长久长寿。重阳之日,民间有登高祈福、赏菊品酒、佩插茱萸、拜神祭祖、饮宴求寿的习俗。今天,重阳又增添了敬老感恩的主题,也被称之为敬老节。

重阳节,我国民间有身插茱萸、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如同端午悬艾叶、饮雄黄酒的民间风俗,这类似的做法,其实有共同的医药学根源。重阳和端午这两个民俗传统节日,都处在气候骤变、季节更替的节令变化之交。重阳之后,寒露将至,天气骤然转冷;端午则是春夏之交,日渐转热,均是处于季节变化、疾病容易流行的时节,茱萸、艾叶均有异香,能芳香辟浊、解毒驱邪,菊花药酒可疏风散热、养肝明目,不能不说,这些民俗民风极好地反映了老祖宗预防疾病的超前意识。

菊花、艾叶都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中药材,这个茱萸,是个什么来头呢?

重阳佩插的茱萸,到底是山茱萸还是吴茱萸?

茱萸,一为山茱萸,一为吴茱萸,均为我国药典所收载,分列为不同的药物。重阳佩带的茱萸,为芸香科的吴茱萸。古代茱萸有“辟邪翁”之称,人们佩戴茱萸、或是制作茱萸香囊悬挂于身边,是因为它含有较多挥发油,有独特的异香,可以消毒杀菌、驱虫防蛀,预防疾病,而在古人看来即是解毒驱邪。

山茱萸来源于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药用部位为果肉,临床功效以补益肝肾、收涩固脱为主,与重阳配插用于芳香辟邪的吴茱萸,有很大区别。

吴茱萸的功效特点

吴茱萸来源于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8-11月果实尚未开裂时,剪下果枝,晒干或低温干燥,除去枝、叶、果梗等杂质而得。

吴茱萸味辛、苦性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之功,常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等的治疗,成人日服常用推荐剂量一般为2-5克,外用适量。

吴茱萸药性辛热,辛辣香气强烈,是一味专心于阴证、破阴实的药物。中医认为,许多疾病的传变过程中,一般来说刚开始阴虚比较常见,常常源于生活习惯不好、情志的伤害等原因,表现为阴虚阳亢的虚假亢奋状态,如面色潮红、五心烦热、盗汗等等;出现阴虚后,会导致阴阳的不平衡,阳相对于虚衰的阴不协调,阳就会流失,时间一长,则会阳虚,表现为疲劳倦怠、胃口不好、意志消沉等等,病则更进了一筹;而阳虚则气不足,人体动能不足时,就会累积各种污秽之物,那就产生了阴实,长在身体里,就可能形成肿瘤,或其它的难治性疾病。吴茱萸的临床用药特点在于破阴浊之邪、专于阴证,虽其性味较为猛烈,又有小毒,但因功效独特,故在现代中医临床应用上,用途仍是非常广泛的。

吴茱萸的临床应用

中医临床上有许多应用吴茱萸的方剂,使用频率都非常高。温中祛寒的吴茱萸汤,来源于医圣张仲景所编撰的《伤寒论》,擅长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主治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临床常用于慢性胃炎、妊娠呕吐、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头痛、耳源性眩晕等肝胃虚寒疾病的治疗。

《丹溪心法》所载左金丸,是临床常用泻肝火的方剂,以黄连配吴茱萸,按6:1配伍制得,功长泻火、疏肝、和胃、止痛,用于肝火犯胃、脘胁疼痛、口苦嘈杂、呕吐酸水、不喜热饮,市场已有左金丸和左金胶囊成药上市售卖。

成药华佗再造丸,以川芎、吴茱萸等配伍制成,能活血化瘀、化痰通络、行气止痛,主要用于痰瘀阻络之中风恢复期和后遗症,症见半身不遂、拘挛麻木、口眼歪斜、言语不清等。

吴茱萸的现代研究

对吴茱萸的现代研究表明,吴茱萸含有丰富的生物碱类,还有苦味素类、挥发油类等化学成分,具有调节胃肠道功能、抗血栓、抗炎镇痛、抗肿瘤、抗菌等多种药理活性。其丰富的挥发油具有芳香健胃作用。从吴茱萸中分离得到的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具有镇痛抗肿瘤活性。

本文地址: https://www.tanjiaoyicn.com/n/1678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部分来源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或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条)
  • 漆雕佑
    转发了
  • 双止
    转发了

    联系我们

    938401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baban38@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