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珠多少钱(中国南珠怎么鉴别)

中国南珠多少钱?最近有很多网友都在问这个问题。还有一部分人关心中国南珠怎么鉴别。对此,碳百科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能为你解除疑惑。

核心提示:“南珠”素以光彩夺目、晶莹璀璨而享誉世界,古有“西珠(欧洲)不如东珠(日本),东珠又不如南珠”之美誉。我国珍珠养殖的历史源远,特别是两广一带的珍珠养殖历经岁月的洗礼,逐渐沉淀为南珠文化。

然而何以传扬,不禁让人担忧。曾经赫赫有名的流沙珍珠,曾经一年一度的南珠小姐竞选比赛,曾经提出要建设中国珍珠城……

如今,徐闻的珍珠养殖每况愈下,一些珠农开始打了退堂鼓,丢掉珍珠养起鱼、螺。有识之士担忧,如果我们不及时重视发展“南珠”产业,那响当当的“南珠”金子招将丢弃,“南珠文化”将在历史殆尽。目前,如何借助海上丝路的发展契机,重振南珠品雄风,把南珠文化传承下去,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探索……

大井村海区插珠的吊脚楼。 通讯员 陈北跑 摄

“南珠”暗淡为哪般

徐闻的珍珠养殖业兴于1984年,历经多次品种改良,养出了全国有名的“南珠”。然而,目前分布于南山、迈陈、西连和角尾的珍珠养殖场面积已从2万多亩缩至5000多亩,珍珠年产量约1000公斤。曾经璀璨的“南珠”如今为何变得暗淡?

根据记者走访发现,虽然深受台风破坏,但一些珠农基本恢复了元气,但珍珠养殖仍不尽人意。西连镇大井村600多户约4000人,主要是以养珠为主。养珠和加工珍珠链成为当地的支柱经济。

不过,受近几年珍珠养殖不景气的影响,一些珠农放弃养珠,选择外出打工,或另寻其他养殖路——养鱼。“成本高,风险大,赚不了多少钱,年轻人不得不选择外出打工,仍留守在珍珠养殖一线基本是养殖老手。”西连镇大井村珠农黄建说,养殖了十几年,舍不得放弃,总想着过段时间就会出现转机。

徐闻某珍珠加工的老板谢先生告诉记者,市场需求量大,但受国外珍珠的冲击,珍珠加工行业面临巨大的挑战。“加快创新,改善加工手工艺,改良品种,树立珠农的信心,提升产品质量,捍卫‘南珠’这一品。”谢先生说。

质量是南珠的生命,没有质量,就没有使用价值,就失去珍宝属。“近10多年来,南珠之所以陷入困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质量下降。我国南珠出口完全放开,成了“免检产品”,虽然国家规定质量标准,要求珠层厚度0.4mm以上,但相关部门没有执行,规定变成了一纸空文。”某加工厂收购人员李先生说,国内市场也很少有检测珠层厚度,更没有标明等级,按质量明码标价。一些珠农急于求成,没能按照标准去执行,质量参差不齐。

贝类的优良在慢慢退化,生长速度慢,容易生病死掉,珍珠变得难养了。”徐闻海洋与渔业局养殖股股长李坤元说。

珍珠加工厂员工在认真挑选南珠。通讯员 陈北跑 摄

“南珠人”坚守阵地

近日,记者走进徐闻大井村珍珠养殖场,辽阔的海域汪汪蓝,打在海上的珍珠养殖木桩,具有地方特色的吊脚楼整齐划一,成为养殖场上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站在翻新的吊脚楼上,一阵风吹来,寒波漾漾。这里的珠农基本是上了年纪的人,均有十几年的养珠经验。他们黝黑的脸上,留下了岁月的波纹,见证了“南珠”兴衰。

在一座约50平方米的大型吊脚楼里,十几个“珠女”在认真地给珍珠贝插珠,两手拿着插珠钎,钳起白珠对准珍珠螺,小心翼翼地放进去。把插好珠子的珍珠螺放进海水,12个月后就能收获到珍珠。这些“珠女”不乏花季少女,她们用汗水浇灌出晶莹璀璨的“南珠”,传承着动人的南珠故事。

珠产湛江,历史悠久。《湛江市志》中记载:湛江本地出产享誉为“东珠西珠南珠”之最的“南珠”(珍珠)首次被我国古代封建王朝定为“国宝”贡品。自汉迄明,采珠不绝于史籍志书中,所产珠为天然珍珠,全部进贡皇帝。另据《广东省志》·《水产志》中记载:历史上广东省出产的珍珠属南珠,在世界上素享盛名。

有人直言,能坚持下来的不是没有路可“走”,就是那些有“南珠”情怀的养珠人。即使再困难,他们仍然心怀着重振南珠的梦想。他们得到一个可敬的称号——南珠人。

当地人养出高品质的珍珠,也期待打响自己的品。不负众望,徐闻当地出现了享誉全球的珍珠加工厂。龙之珍珠等从湛江走出去的“南珠人”,把家乡养出的珍珠包装好卖到全世界。“当你看到家乡的珍珠摆设在世界各地,穿戴在人们的身上,享受世人的赞誉和喜爱,那种自豪感不言而喻。”龙之珍珠董事长蔡文江说,我们作为“南珠”的传人,一定珍惜“南珠”文化品,并更好传承下去。

徐闻当地的珍珠加工公司的发展依靠广大珠农的默默支持,但他们也保住了200多户珠农。他们在激流的岁月里相互依存,保留着重振南珠的希望。

“珠女”在认真插珠。 通讯员 严余昌 摄

用行动擦亮“南珠”

为何我们的“南珠”陷入到如此困难的境地,前徐闻政协委员何强告诉记者,以前全盛时期也基本没有自己的加工业,都是廉价卖给北海和海南去加工,冠他人的品。“珍珠产业需要扶持,包括养殖补贴、水体污染的根治、制定本地生产标准化体系、加大珍珠加工产业园区的建设力度等。”何强说,规划珍珠养殖海区,加强南珠人才培养,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增强产业发展的内动力。

南珠产业经历了几千年发展,具有稀缺,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资源,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衰落,不能用对GDP贡献率来衡量南珠产业重要,应从历史文化产业保护角度考虑,南珠代表中国形象,可作为国家名片,社会价值大于经济价值。我们要像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那样出台有效的珍珠管理制度和产业扶持、保护政策,这是拯救南珠产业的第一步。

广东海洋大学经济学院闫教授建议,在徐闻建设中国南珠城,培育南珠品。集中展示珍珠的历史与文化、珍珠的养殖与加工过程、珍珠的分级与鉴赏、珍珠的用途。通过珍珠文化城这个平台进行展示、交易、批发,把徐闻做成南珠产品集散中心和交易中心,形成规模效益。

“充分挖掘珍珠文化,弘扬海上丝路文化。珍珠的采珠、利用在北部湾海域历史悠长,通过研究历史资料和民家走访,了解珍珠文化的形成、传播和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尤其是徐闻开港与珍珠走向国门的关系、南珠对外贸易的影响及海上丝路沿海国家对南珠的评述,进而形成珍珠文化产业。”闫教授说。

本文地址: https://www.tanjiaoyicn.com/n/763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部分来源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或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联系我们

    938401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baban38@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