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昌福(义昌福包子起源)

义昌福?最近有很多朋友都在搜这个问题。还有少部分人想知道义昌福包子起源。对此,碳百科准备了相关的教程,希望能为你解除疑惑。

文/杨颖立

1

现今的建国路已然是一条现代化的商业街,街两边高楼鳞次,商铺林立。

街道上人流车流组成了一道道流动的现代画卷。

可在这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有一群人却在默默地坚守着世俗的岗位。让人仿佛穿越回了上世纪民国初年。


2

你看,北丽桥堍那高耸的居民街塑,用旧时江南民居典型的花格造型,以剪影的手法,艺术地将江南的味道定格在城市的上空﹑人们的脑际。

你看:那高高的柜台上那身着长衫,头戴瓜皮帽的店伙计,左手裁衣剪、右手算盘,正与一位顾客进行热烈交谈:“这位先生,欢迎光临鄙店,可有看上的布料?”

这位进店的:“那种布料适合做长衫,介绍一二?”

伙计指着柜台上的一匹青色布料:“有,你看这匹怎样?料子厚实,色泽纯正,是刚从上海进来的,抢手哩。”

这时从店门口走进一老一少,那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显然被柜台上花花绿绿的布料吸引,拉着老人家的手,指着布料嚷道:“亲妈(旧时嘉兴人对祖母的称谓),快看,那红花的,我要。”

那老太太慈祥的脸上笑意微露:“哟,慢点走,亲妈跟不上哩。新年快到,是要给囡囡添新衣哩。也好,你自己挑,亲妈买就是了。”


3

这里:一只茶几,两把椅子。仔细看,这茶几和椅子与平常家里所用是有点区别的——脚长了3寸,而且在两把椅子的前方搁了两块脚踏板。这可是说书先生演出时的专用坐椅。

为什么要长出3寸?这是因为旧时嘉兴书场的演出台不高,为了能让后排的所众听得清看得见,特将演出坐椅加高。

此时,一男一女两个演员正坐椅上。男的手持三弦,女的怀抱琵琶,软糯婉转的吴浓细语,清丽脱俗的幽雅曲凋在他们的身边回荡。

是开篇还是长篇?是生离死别还是壮怀激烈?是如痴如醉还是肝肠欲裂?


4

那里:井台边,那一大盆衣物可够老太太冼半天了。别急,孙子也蹲在旁边呢,这可是亲妈的开心果。有孙子陪在身边,什么时间啊、累啊早就丢到抓哇国去了!

看,邻家阿婆拎着一篮衣物也来了,顿时井台边热闹起来:“赵家阿婆,介早就来了啊。”

赵家阿婆:“今日太阳好,早洗早凉早干,李家阿婆,你讲是吧。其实你也不晚哩。”

李家阿婆:“哟,小孙子也在,几日不见都这么大了啊。福气好哩。”

赵家阿婆:“啥福气哟,如今物价一天一个样,多个小囡多张嘴,养不起啊。”

李家阿婆:“谁说不是呢!听说鸡蛋要卖6000元一个哩。”

自古这井台边就是家长里短的集散地,小道消息的传播所。


5

突然,远处传来一声嘹亮的吆喝声:“鲜鲜热粽子……”喔,那里一付粽子担正停在街边。担子的一头是热粽炉灶,炉膛里燃烧着的柴火正舔着坐在灶上的锅底,锅里的粽子在沸腾的汤水中冒着热气,那阵阵粽香随风而逸。

你看,担旁周围放着4条长凳的八仙桌边,正有人低头津津有味地吃着粽子。看他的吃相,连卖粽人将粽子剥进盘子也来不及,奉着剥开的箬叶就狼吞虎咽起来。

又有一位闻香识粽的先生站在了粽子担前:“老板,剥只粽子。”

“啥个馅子?”卖粽人一边往灶里添柴,一边问。

“有啥粽子?”

“大肉、豆沙都有咯。”

“大肉粽。”

“好咯,请台子边坐下来。”说着,卖粽人用从锅中捞起一只粽子,麻利地剥去箬叶放入盘中……


6

这可不是时光倒流,也不是你穿越回到了民国,而是建国路上5组街塑产生的效果。

这些街塑树于本世纪初,形象地再现了上世纪初建国路上的世俗风情。

有趣的是:

那空灵抽象的民居街塑建在望吴门旧址;

那卖布的街塑正是旧时“义昌福”绸缎店的位置;

说书的位置以前是“公益书场”;

而那井台洽洽就在香花桥老址,这里正是民居稠密区,反映市井生活的街塑最恰当不过;

粽子担街塑虽不在原张家弄“五芳斋”旧址,但他旁边的气派的“五芳斋总店”与之倒也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街塑一向是检验一个城市品味的试金石,从这些街塑中,能否体察到嘉兴的城市建设者的良苦用心呢?


--END

本文地址: https://www.tanjiaoyicn.com/n/2233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部分来源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或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高煮轿
    以前也有啊
  • 东门批
    哈哈,良苦用心…[赞][笑哭][祈祷]
  • 糜操
    转发了

    联系我们

    938401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baban38@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